1952年,为了适应水利建设的壮丽山川
迫切需要专业人员
国家决定成立新中国第一所研究所
水利学科齐全的高等院校
——华东水利大学
钱正英院士担任首任院长
一众严凯、徐志伦、刘广文等高手齐聚校内
以“爱国爱水”的情怀报国。
书写“江湖蓄水兴,工程兴”的华丽篇章。
河海大学. 喜欢766
学校介绍
河海大学(河海大学),简称“河海大学”,位于江苏省省会南京市,是以百年校史、水利为特色,以工程为主,多学科协同发展的教育部直属教育部、水利部、国家海洋局和江苏省人民共同打造的国家重点大学, 是全国首批具有博士学位、硕士、学士学位授予权的企业,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是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拥有水文水利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水利资源水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河海大学的前身可以追溯到1915年在南京创办的“河海工程学院”。是国内第一所培养水利人才的高等学府1924年与国立东南大学工学系合并,成立河海工业大学1927年并入国立第四中山大学,后更名为国立**大学、南京大学。 1952年南京大学水利系、交通大学水利系、同济大学土木工程系水利组、浙江大学土木工程系水利组、华东水利学院合并成立“华东水利研究院”。 1960年被认定为国家重点大学。 1985年恢复了学校的传统名称“河海大学”,*同志亲笔写下了学校的名字。
院系和学科
学校下设水文与水资源学院、水利与水电学院、港口、海岸与海洋工程学院、土木工程与交通学院、环境学院、能源与电气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学院、机电工程学院、物联网工程学院、 力学与材料学院、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农业工程学院、海洋学院、理学院、商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外国汉语学院、体育系等专业部门, 以及大禹学院(顶尖人才培养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大禹学院、大
国家特色专业施工现场水文与水资源工程、水利与水电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土木工程、环境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工程力学、能源与动力工程、通信工程、农业水利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物联网工程。
全国专业综合改革试点: 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机械工程
国家虚拟实验教学中心: 力学与水利工程虚拟**实验教学中心。
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力学实验教学中心、水利工程实验教学中心、水利专业实验教学中心。
国家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常州宝林重工机械 *** 广州周立工SCM发展有限公司 *** 江苏国光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 中交第三港务局 ***
国家优秀工程师教育培训计划是一门学科专业: 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土木工程、港口与航道与海岸工程。
全国精品**公开课:水资源与现代水利、中国水文化、力学与工程、当前环境热点问题、临近地下水、水利概论、水利史六讲、组织奥秘、统计与生活。
国家优质资源共享课程水力学、海岸动力学、理论力学、弹性力学和有限元法、结构力学、水文统计学、工程水文学、水力发电站、水利建筑、涡轮机、动力工程、土力学
江苏省专业品牌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工程、工程力学、土木工程、物联网工程。
江苏省“优秀工程师(软件)教育培训计划”试点专业: 物联网工程、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自动化。
江苏省实用教育中心: 电力能源实践教育中心、常州移动物联网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江苏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力学实验教学中心、水利工程实验教学中心、物理实验教学中心、电子电气实验教学中心、电子信息技术实验教学中心、机械基础实验教学中心、经济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中心、测绘实验教学中心、工程材料实验教学中心、土木工程实验教学中心、工程培训中心。
学校风光
学校在南京和常州市设有西康路校区、江宁校区和常州校区,占地面积近2580亩; 本科专业56个。
西康路校区
河海大学西康路校区位于南京市鼓楼区青梁山北麓,占地800余亩。
常州校区
河海大学常州校区的前身是河海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成立于1986年,1996年5月更名为河海大学常州校区,2000年6月更名为河海大学常州校区。
根据2019年4月常州校区官网信息,常州校区位于江苏省西昌市苏州市高速经济发展区,占地436亩。 常州校区由机电工程学院、物联网工程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和基础科学学院组成。 设有二级博士点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个,二级硕士点7个,专业学位硕士点4个,本科专业15个。 现有本科生5503人,全日制博士、硕士研究生667人,研究生54人,继续教育在校生5879人,教职员工604人。 有3个省部级科研平台。
江宁校区
根据2019年4月的信息,河海大学江宁校区教学区位于南京市江宁开发区,占地863亩,学生居住区占地134亩,师工宿舍占地80亩,总面积1077亩。 江宁校区紧邻新时代南京发展前沿的江峻山和秦淮新河,毗邻东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参赛成绩
毕业方向
2022届毕业生总数为8,985人。 其中,本科毕业生4894人,硕士毕业生3794人,博士毕业生297人。
其中,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的比例如下。 9:1。
2022届毕业生选择从事制造业、建筑业、信息传输业、软件业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一小部分毕业生选择住宿餐饮业、采矿业等行业。
2022年研究生中,超过16%的学生选择了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其次是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
文章**在:北京外国人街***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