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平台正在向消费者靠拢
随着新年的到来,直播行业依旧风起云涌,那么去年双11全网最低价争夺战的场景会不会重演?
不少消费者反映,在主播的直播间买东西越来越不划算了。 以前在直播间买的东西比其他平台便宜很多,但现在直播间和同款产品的平台已经没有太大区别了几乎打成平手
主编观察到,某款产品在抖音某直播间打折**399,但从其官方***来看,同款产品**几乎一模一样。
图源:电商平台截图。
从去年全网电商低价战来看,电商平台、商家、主播、消费者之间的关系正在慢慢失衡,行业也在发生着微妙的变化。
首先,从平台端来看,平台在不断拉近与用户的关系。 上月底,**发布仅退款公告,JD.com 还修订了京东.com的售后和交易争议解决政策,增加了用户仅退款的新标准;抖音电商还推出了发货后快速退款服务,并制定了相关规范。
来源:微博热搜。
具体来说,如果卖家差评或违规太多,一旦被投诉,平台会直接判断是退货退款还是只退款;在未经买家许可延迟发货或强制发货的情况下,系统支持买家“仅退款”。
从京东.com的规则来看,当商家交付给消费者的商品质量严重劣质且商品未上板时,京东有理由相信商家无意履行合同,将视为商家拒绝履行合同,交易支持仅退款或退回商品退款。
如今,当互联网流量红利逐渐触及天花板时,平台却在努力留住消费者。
当然,这也反映出互联网巨头们正在陷入增长焦虑,用户是增长的下一个突破口。 马云曾在一次小规模的沟通会上表示,阿里电商应该回归**、用户和互联网。
此外,平台不再看中头部主播的流量优势,开始在头部主播之外与品牌方合作。 去年的双11,京东采购销售通过“无人才、无提成、不坑费”的模式成功出圈。
双11期间,其成交额、订单量、用户数均创下新高,京东.com直播总人数突破3人8亿;京东采购销售直播间直播不到5小时,**总人数突破1亿,订单量近40万。
简单来说,这种模式相当于用公司的钱先买货,自己卖货,所以不需要收取坑费和人才佣金,平台会有更多的话语权,然后有一定的定价权,把利润转移给消费者。
这相当于从大主播手中抢走了话筒,把定价权掌握在他们手中,同时又省下了天价的坑费,是不是很美。 当然,拥有定价权的商家也可以更灵活地适应市场变化。
值得一提的是,刘强东还宣布,从2024年1月1日起,京东采购、销售等一线业务人员的年度固定工资将大幅提高近100%,2024年初,京东零售全体员工的平均工资将不低于20%。
不久前,京东还下发了《京东采购营销召集令》,呼吁京东采购营销离职员工“回家后加薪”。 从这个情况来看,京东.com的采购销售直播模式是有可为的。 目前,京东已经开通了各品类的采购、销售直播间矩阵,流量不小。 主编在 JD.com 的直播间观摩,该直播间约有13万人**。
主播陷入信任危机
对于顶级主播来说,2024年是动荡的一年。 比如李佳琦的眉笔事件,以及备受热议的“低价协议”等,都把大主播推上了风口浪尖,消费者不断质疑低价的真实性。
事实上,大多数直播间都可以通过设置高价和低**来吸引消费者购买,从而创造看似很大的折扣。 但是,原价往往被夸大了,而且是真实的价格。
随着直播间产品实现低价变得越来越难,长期以来,通过原价与**的巨大虚假差距吸引客户,消费者对主播的不信任逐渐蔓延开来。
从双11主播频翻车事件可以看出,消费者已经开始抵制主播了。 例如,双11期间,贾乃亮的抖音直播间带来了amiro的胶原蛋白大炮产品,在顶级和线下销售渠道上存储**同款商品的价格不同,线上比线下贵1600元;
专业打假人员王海下来,把李佳琦的直播间和田宇打假;抖音网红“红绿灯黄”在直播间宣传高端美妆品牌伊夫·圣罗兰(Yves Saint Laurent)一周年气垫产品时,其夸张搞笑的热身形式引起了部分消费者的不满。
可以知道的是,在主播和消费者处于信任危机的同时,主播的权威也在瓦解,当然这也意味着主播所拥有的议价能力也开始动摇。
值得注意的是,顶播更换频率越来越快,抖音上超亿的主播数量也翻了一番。
从新斗22年12月发布的带货主播名单来看,22年12月销售额过亿的主播已经超过48 位;东方甄选榜首,直播间销量突破75亿;《交朋友》升至榜单第二位,预估直播销量为25亿-5亿;第三名是一对广东夫妇。
也是抖音新主播有货单的数据,12月23日销量突破亿的主播总数84 位,11月数量突破78家,销量在7500w-1亿区间的主播有37家。
12月,主播带货上榜 来源:新摇。
东方精选仍位居榜首,而@Xinjiang和田玉老郑和@董先生则位居榜首。
II. 第三。 当时交朋友已经排在第21位,广东夫妇不在榜单上名单上有更多新鲜面孔
也可以看出,除了东方甄选这样的两三间顶级直播间的存在外,平台中腰主播的占比也逐渐提升,平台的生态也向好的方向发展。
商家学得好
随着主播不断从神坛上掉下来,许多企业不再寄希望于主播,即白标会成为热门。
要知道,白标找头主播带货,大多都是赔钱赚钱的问题。 一位商家曾透露,“我们要给主播20万元的进站费,还要支付20%的佣金,加上样品、差旅等费用,在主播身上花费将近35万元。 ”
此外,他还要承担包装、派送、物流运输、客户服务、退换货等费用。 即使生产成本被压缩到极致,依旧不赚钱。
不是商家不知道找主播发钱带货有风险,而是还是想抱着侥幸的心态,通过流量开启自己的品牌声音,花钱买人气,做好营销。 但现在,白牌将无法成为华西子。
有商家透露,过去只要小品牌能精准投放到直播间,他们就很有希望能够把白标变成爆款产品,两年前能实现1:5的转化,现在在美妆等热门领域1:2的转化已经是不错的成绩了。
商家开始摒弃人才主播,选择店铺直播和品牌自播,沉淀私域,降低成本。 去年双11期间,**大博和店铺直播都爆发了。 截至11月11日零时,已有58间直播间突破亿元,其中7位选秀主播、7家品牌店播今年首次突破1亿。 店播也成为新的增长引擎,38个店播直播间营业额突破1亿元,451家营业额突破1000万元。
总的来说,商家不再像以前那样对头部主播有敬畏之心,也不再寄希望于头部直播间能带来很多**和品牌建设效果。 而是脚踏实地沉淀,找到自己努力的正确方向,挖掘增量市场。
毕竟,在这个消费者逐渐回归理性的时代,商家关注实实在在的利润和正现金流是非常必要的。
作者 |李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