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炳辉. 骆炳辉(1897-1946),云南省宜良县人,享年49岁。
1915年加入云南军队当兵,先后担任军士、排长、连长、营长、唐继尧副官、靖**总司令,在东征方面军总司令部参军,曾任江西吉安经卫旅旅长; 参加元军、东征、北伐。
1929年7月入华,同年11月率吉安精卫旅官兵起义,加入中国工农红军。 历任苏西南红军独立第五团团长、苏西南红军第6纵队司令员(政委曾炳春、王如凡)、红1军第12军司令员(政委***闽西军区总司令、红十二军司令员(政委*** 第22军司令员红五军(政委何昌、蔡树凡)、红一军第一师师长(政委蔡树凡、黄苏)、红九军团司令员(政委蔡树凡)、中国苏维埃第3师师长。
第一和第二临时执行委员会成员; 他参加了苏维埃地区的所有反“围剿”运动和红军长征。
罗炳辉纪念丛书。
1935年6月红色。
1、四方面军在四川会合后,随左路军出动,任红四方面军第三十二军司令员(政委何长功、李乾辉)。
1936年7月,红四方面军和红军并入红军后,任新组建的红二方面军第三十二军司令员(政委袁仁元)。 他参加了红军三线长征,三次翻越雪山草甸。
全国抗日战争期间,历任八路军副总参谋长(总参谋长***新四军第一支队副司令员(司令**,政委失踪)、第五支队司令员(政委郭树申)、新四军江北司令部副司令员(张云毅司令员, 政委失踪)和第五支队司令员(政委郭书申),新四军第2师副师长(师长张云毅,政委郑维三),抗日军政大学第八支部副院长(校长兼政委张云毅),新四军第2师师长、淮南军区司令员(政委***和校长
骆炳辉和妻子张明秀在淮南。
抗战胜利后,历任山东野战军第二纵队司令员(政委赵启民)、新四军第二副军长、山东军区第二副司令员(军长兼司令员**,政委饶树石,第一副司令员、第一副司令员张云毅)。
1946年6月21日逝世于山东临沂。
从奴隶到将军电影剧照。
1978年,拍摄了以罗炳辉为原型的剧情片《从奴到将军》。
1988年被军委认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36位军事战略家”之一。
2009年被评为“新中国成立突出贡献的百位英雄模范人物”。
杨厚珍. 前妻:杨厚珍(1908-1977),江西省瑞金县人,享年69岁。
1927年,他在赣州与骆炳辉结婚(两人于1937年在陕北离婚),1929年11月与骆炳辉一起参军,1931年入华。 历任红军疗养院一副长官、长官、行政长官、教官,福建军区合作社主任; 她是参加红军长征的30名红军女兵中唯一的“小脚”女兵。
张明秀. 张明秀夫人(1918-2011),四川省广元县人,享年93岁。
1935年加入红军,跟随红四方面军长征,1937年入华。 历任红四方面军总医院护理队第一、班长、延安女子学校连教员、新四军教队女队教员、山东军区交通学校政治部副主任、山东军区总医院一、班长、 华东军委卫生部人事处副司长、上海市教育局人事处处长、上海市第二医学院附属光慈医院党委书记、上海市第二医学院党委副书记。
骆炳辉、张明秀与孩子们合影留念。
文章中涉及的一些人物简介:
曾炳春(1902-1932)是江西省吉安县人。 1932年5月,他在江西苏维埃区的“镇压”运动中被冤枉杀害。
王如洛(1903-1935),湖南省启东县人,烈士。
何昌(1906-1935),山西省柳林县人,烈士。
蔡树凡(1905-1958),湖北省汉阳县人,后任国家体育委副主任。
黄素(1908-1935),广东省佛山市人,烈士。
李干辉(1905-1974),广东省惠州市人,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0军第一政委。
袁仁远(1898-1986),湖南省慈里县人,后任青海省省长。
郭树申(1904-1994),湖北省孝感市人,后任中央纪委副书记。
刘玉彪(1908-1997),江西省恒丰县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少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