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辽宁省东港市西南19海里处,矗立着一座面积约6海里的建筑。这个6平方公里的岛屿就像一只躺在黄海中的梅花鹿,因此得名“大鹿岛”。 在岛的东部,在绿色的松树和柏树之间,有一个庄严的墓地,那里矗立着一块 25米高的石碑上刻有金色的“邓世昌墓”字样。 在岛上村民的口耳相传中,英雄的灵魂就安息在这里。
在押岛西南约9海里处,是英雄的遗体从水中出来的地方。 如今,大海平静而坚定不移,只有偶尔的风浪打破了宁静。 但在100多年前,这里还是一个战场。 1894年9月17日,中国北洋海军与日本联合舰队在这片海域进行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蒸汽铁甲舰队战争,被称为“黄海之战”。 这场战役对中日战争后期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
双方各出动10多艘**舰,用“雁行阵”和“字阵”对峙,大炮轰鸣,海水仿佛被烧开了。 海战从中午一直持续到下午五点半,持续了五个小时。 最终,北洋海军损失了五艘**舰,撤退到旅顺和威海。 最英勇的一幕发生在下午3点左右,北洋旗舰定远号被击中**,日军舰趁机接近,企图一举击沉。 就在这关键时刻,致远号船冲了出去,全力向敌阵驶去。 虽然船多处受伤,严重倾斜,但船长邓世昌还是下定决心要死,要和敌人一起死。 然而,在距离日本船不远的地方,致远船突然猛地**一声,沉入海底。
邓世昌因此成为英雄,光绪皇帝赐下“今世泪满面,有一支强大的海军”的对联,至今仍受到称赞。 然而,致远号的沉没留下了许多谜团。 李鸿章向清廷报告说,这艘船是被一艘日本船只鱼雷击中的,而其他人则回忆说是一门巨大的大炮导致了沉没。 但日军的战斗报告中既没有提到鱼雷,也没有提到大炮。 直到2015年,沉睡在海底120年的致远号才被重新发现,通过碎片和遗物提供的线索,谜团逐渐变得清晰起来。 此次发掘也标志着自2013年启动以来的“家屋沉船水下考古”的首次正式收获。
在接下来的十年中,该计划继续推进,到2023年,几乎所有剩余的北洋海军沉船都已被识别和调查。 《致远船水下考古调查报告》也于今年正式发布,作为规划的首次全面总结。 从2024年开始,科研人员将开始集中精力完成定远号船的考古报告,京源号船和进港船的报告也将陆续提上日程。
对北洋沉船的搜寻实际上早在1980年代就开始了。 现在在中日战争博物馆展出的两门210毫米火炮来自1986年打捞的济源号船的文物。 “致远”号也经历了几次打捞计划,但一直未能取得实质性进展。 这些探索虽然没有成功,但也反映出一个不争的事实:包括致远号在内的沉船的调查甚至打捞,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任务。
时任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研究馆员的周春水告诉我们,从具体操作的角度来看,北洋沉船的考古工作面临诸多问题。 首先是找到残骸的位置,这很复杂,不准确,甚至相互矛盾。 此外,北部地区海水温度较低,每年可用于搜索的时间非常有限。 其次,如何识别沉船的面孔也是一个大问题。 传统的沉船考古学是针对木帆船的,而北洋海军的**是一艘钢铁巨舰,这无疑增加了考古学的难度。
尽管困难重重,但我们仍然对北洋海军的历史和中日海战充满好奇和敬畏。 那些沉睡在海底的人和英雄的遗骸正等待着我们揭开他们的秘密。 我们期待未来的考古发掘能为我们带来更多的信息和细节,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这段悲惨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