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科技部、交通运输部、文化和旅游部、国资委、中科院等7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贯彻《实施意见》,现将其解读如下:
一、《实施意见》出台的背景是什么?
**,非常重视行业的未来发展。 ** 2023年9月,总书记在黑龙江视察时指出,“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的质量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 * 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推动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的质量生产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及到2035年远景目标》明确提出,要规划布局一批未来产业。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加速,重大前沿技术和颠覆性技术不断涌现,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融合不断深化,催生了元宇宙、人形机器人、脑机接口、量子信息等新的产业发展方向。 我国具有产业体系完备、产业规模大、应用场景丰富等综合优势,为未来产业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各省(区、直辖市)都在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等地纷纷出台培育未来产业的政策文件。 然而,我国未来的产业发展也面临着系统规划不足、技术基础薄弱等问题。
为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转型机遇,加强对未来产业的前瞻性规划和政策引导,围绕制造业主战场加快发展未来产业,支持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形成新的优质生产力,工信部等7个部门联合印发《实施意见》。
2. 如何考虑《实施计划》的主要目标?
《实施意见》遵循未来产业发展规律,从技术创新、产品突破、企业培育、场景发展、产业竞争力等方面提出了到2025年和2027年的发展目标。
到2025年,未来产业技术创新、产业培育、安全治理全面发展,部分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产业规模稳步提升。 打造一批未来产业孵化器和试验区,突破100项前沿关键核心技术,形成100个标志性产品,打造100家龙头企业,开发100个典型应用场景,制定100项重点标准,培育100家专业服务机构,初步形成符合中国实际的未来产业发展模式。
到2027年,未来产业综合实力将显著提升,部分领域将实现全球领先。 关键核心技术取得重大突破,一批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得到广泛应用,实现了重点产业规模化发展,培育了一批生态龙头企业,形成了未来产业与优势产业协同联动的发展格局。 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相继建成,形成了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成为世界未来产业的重要源泉。
3.《实施意见》如何部署前沿技术催生未来产业?
未来产业发展的核心是前沿技术的创新和突破,《实施意见》本着“技术创新-前瞻性识别-成果转化”的思路,提出了推动前沿技术产业化的具体举措。
一是抓创新。 面向未来制造、未来信息、未来材料、未来能源、未来空间、未来健康六大重点方向,实施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和重大科技突破,充分发挥国家实验室和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创新载体作用,鼓励龙头企业率先建立创新联合体, 系统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二是精细识别。 打造未来产业瞭望站,跟踪重点领域科技发展趋势,聚焦前沿热点,利用人工智能、先进计算等技术,精准识别具有高水平技术突破、产业化前景广阔的技术创新。 三是推动转型。 定期发布前沿技术推广目录,高水平打造未来产业成果“线上发布大厅”,打造产品交易平台,举办成果对接展,提供精准对接。 打造高水平技术市场和科技企业孵化器,高效整合创新资源,推动先进科技成果落地转化。
4、如何构建未来产业体系和发展生态?
《实施意见》聚焦技术供给、产品创制、学科培育、丰富场景、支撑体系等,构建未来产业发展生态。
一是加强技术供给。 充分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龙头企业作用,加快突破前沿、颠覆性技术,打造原创技术源泉。 二是打造标志性产品。 在下一代智能终端、适应通用智能化趋势的工业终端、满足数字生活新需求的消费级终端、适合老年人的智能医疗健康终端、具有爆发潜力的超级终端等方面取得突破。 优化信息服务产品,开发下一代操作系统,推广开源技术。 强化未来高端装备,突破人形机器人、量子计算机等产品。 三是做强产业主体。 引导龙头企业前瞻性规划新赛道,落实未来产业行动计划第一企业。 打造未来产业创新型中小企业孵化基地,逐步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小巨人”企业。 依托龙头企业培育未来产业链,构建先进技术体系。 打造未来产业先行区,推动产业集聚发展。 加强产学研应用合作,推动大中型企业融合发展,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生态圈。 四是丰富应用场景。 围绕设备、原材料、消费品等重点领域,打造设计、生产、测试、运维等应用试验场。 加快推进工业元宇宙、生物制造等新兴场景。 依托载人航天、深海深地等重大项目和项目场景,向探索未来空间的方向加速成果创新应用。 定期选择并发布典型应用场景列表和推荐目录,通过对标演示和供需对接,打造标志性场景。 五是优化产业支撑体系。 实施新的行业标准化试点,统筹布局未来行业标准化发展路线,加快关键标准制定。 同时,打造中试能力,提供关键技术验证的试验环境,加快新技术向实产转化。 大力培养未来行业领军企业家和科学家,优化鼓励原创、包容失败的创新创业环境。 进一步推进5G、计算基础设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车联网、千兆光网络建设,构建高速、泛在、集成、互联、智能、绿色、安全、高效的数字基础设施新建。
五、为推动重点任务落实,《实施意见》提出了哪些保障措施?
《实施意见》从统筹协调、资金支持、安全治理、国际合作四个方面提出了保障措施。 一是加强统筹协调。 加强部际协调和中央地方合作,以实施意见为指导,围绕脑机接口、量子信息等专业领域制定专项政策文件,形成完整的未来产业政策体系。 二是加大资金支持力度。 推动前期投资和硬技术小额投资,完善金融和税收扶持政策,鼓励政策性银行和金融机构加大投资力度,引导地方政府设立未来产业专项资金。 三是加强安全治理。 坚持包容审慎治理理念,加强伦理规范研究,科学划定“红线”和“底线”,构建识别、评估、防御、治理一体化机制。 四是深化国际合作。 鼓励国内企业和科研机构走出去,鼓励跨国公司和国外科研机构来华建设前沿技术研发中心,加强与相关国际组织的合作,积极贡献中国产品、中国解决方案和中国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