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ject Sword (剑计划)
印度会取代中国吗? 印度还是中国? 这是整个西方都关注的两个命题。 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印度近年来的经济发展确实令人瞩目。 巨大的人口红利和强劲的发展势头,让西方国家开始大举押注印度,同时炒作“中国威胁论”。 特别是在制造业领域,在“中国脱钩”盛行的当下,西方国家普遍希望印度取代中国成为新的“世界工厂”。 但从长远来看,印度很难发展成为下一个中国。
就相当于购买力的GDP而言,印度确实成为仅次于美国和中国的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其GDP甚至超过了前宗主国英国和日本,成为世界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从根本上说,印度近年来经济的快速发展很大程度上得到了外部力量的支持。 特别是在中西世界矛盾不断激化之后,美国等西方国家通过转移部分**链条,让印度源源不断地获得外国企业和资本。 由于印度自身劳动力庞大且廉价,为了发展经济,印度推出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使得欧美企业纷纷涌入印度市场。
然而,从根本上说,“不稳定”和“不稳固”仍然是对印度经济的批评。 从资金链上看,印度本身资本储备并不丰富,对海外资本的依赖程度极高。 说到核心制造业,印度在很多领域都缺乏核心技术,而且在第一链环上也漏洞百出,无法自给自足。 相对而言,中国不仅是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业大国,而且拥有世界上最完整、最大的工业体系和产业链。 从制造能力到配套产能,再到产业品类和多层次劳动力,印度无法与中国竞争,难以支撑全球**链条,也不可能成为世界工厂。
尽管印度近年来也实施了改革,以借鉴中国建立大市场的内生增长模式,但一些长期存在的问题尚未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案。 就人口而言,这对印度经济发展来说是一把双刃剑。 庞大的劳动力是印度吸引外资的有利条件,但印度劳动力在人口素质和人口社会结构方面存在很大缺陷。 特别是由于教育影响的不均衡,印度既有大量的海外精英,也有大量的文盲。 我们可以看到,即使在一些世界500强的西方公司中,印度的技术精英和高级管理人员也很多,但在印度,“精英”却很少。 中下层高素质劳动力的短缺,制约了印度高端制造业和科技产业的发展。 以印度军工为例,“印度制造”的口碑差,可以说是家喻户晓。
从国家制度上看,印度是一个分散的联邦制国家,虽然幅员辽阔,但区域发展却大相径庭,贫富不均,再加上复杂的民族和宗教问题,印度经济市场一直无法实现统一。 同时,印度国内官僚主义极其严重,不仅导致印度上市公司稀缺,而且经济自由度指数极低,使得印度的商业化进程极为缓慢,许多产业发展受到干扰和影响。
特别是在营商环境方面,虽然外资和外资是印度经济发展的核心,但印度**却打着公平公开的旗号,搞着害人害己的“扒羊毛”行为。 印度在对外国企业保持警惕和排斥的同时,把国际社会视为儿戏,经常使用最好的手段干涉外国企业的投资和经营。 近年来,包括中国的小米,以及谷歌、亚马逊、诺基亚、三星等海外知名企业,都先后遭遇了印度的困难和罚款,大量企业纷纷失去投资并纷纷退出印度市场,印度也留下了“外资坟场”的恶名。 西方国家把所有的分量都押在这样的印度身上,希望印度取代中国成为世界工厂,这只能说是自娱自乐和羞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