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3日,在成都平原上,鸭河畔,新建的三星堆博物馆里挤满了游客。 人们在青铜神树、青铜大莲等文物前驻足久久,在AI、全息投影等现代科技的加持下,感受着古老的蜀文明。
新建筑的内部视图。 资料来源:央视新闻。
新三星堆博物馆将于2023年7月26日建成开放,建筑面积为5占地44万平方米,是西南地区最大的文物馆单体建筑。 目前,这里展出的陶器、青铜器、玉器、金器、象牙(含象牙雕刻器)等文物(套)1500余件,其中首次展出的文物600余件。
今年春节期间,青铜祭坛、鸟脚雕像、骑兽雕像、龟背格栅等重物将在这里迎接游客。
鸟足神的青铜雕像。 新华社记者王习摄。
它展示了灿烂的古代蜀文明。
三星堆遗址总面积12万平方公里,自1929年被发现以来,先后进行了多次考古工作。 随着8个祭祀坑、城墙、大型建筑地基遗址等重要遗迹的发现,纷纷被“唤醒”的三星堆文物,宛如银河般展现出灿烂的古代蜀文明。
在“天地人神”展区,星空下陈列着被誉为市政厅宝物的“通天神树”。 通过高度 396米高的青铜神树分为3层,每层有3根枝,每根枝条分为一竖一吊,枝上的神鸟昂首挺胸,眺望远方。 在树干的一侧,一条铜龙躺在地上,龙头火焰升起,龙身缠绕在树干上,鸟儿仰望天空,龙躺在地上,神树形成一个整体,表达了神树传达天地的形象。
青铜神树。 资料来源:四川发布。
神树塑造了古人崇拜太阳的信仰和习俗,是古代“十日”神话的实物写照,也表达了古代蜀族祖先对宇宙的原始想象。 博物馆导赏员刘佳丽说。
2021年,三星堆祭祀区8号坑出土的龙柱被称为“猪鼻龙形装置”。 它的长度 12米,高38厘米,呈长柱状,龙头咧嘴大口整齐排列的“牙齿”,身体部位雕刻有翅膀图案、麒麟羽毛图案等,造型奇特典雅。 刘佳丽说,三星堆的祖先在创造龙的形象时,吸收和借鉴了中国土地上其他地方的文化元素,并结合当地文化进行创新,这也使三星堆的龙变得有趣。 “三星堆的发现是中华文明在多元融合中起源和发展的重要见证,也是中华文化开放、包容、创新和创造力的实证证明。 刘佳丽告诉记者,新馆自开馆以来一直火爆,今年元旦假期期间,接待游客5人次76万人次,同比增长225%。
现代科技让文物“活”起来。
新三行堆博物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3D打印等现代技术对文物进行修复和展示,既满足了文物保护的需求,又保证了展示效果,让文物“活”起来。
数字技术使文物碎片的碎片在3000年的时间里被拼凑在一起并重新组合在一起。 例如,“青铜鸟脚神像”由8号祭坑出土的青铜尊像、龙站立的青铜雕像、2号祭坑出土的青铜鸟脚雕像等一批文物组成。 这怎么可能?
青铜鸟足雕像的细节。 新华社记者王习摄。
它采用“数字修复演示”的展览方式,修复专家和人工智能算法对文物进行修复,通过数字虚拟修复技术,实现文物跨坑拼接和修复修复,并通过3D打印技术制作出原始规模的研究修复的仿制品,再现文物的精神。 刘嘉莉向观众解释道。 “高度超过2米的文物,经过了3000多年的淬炼,身体脆弱。 通过AI技术和3D打印,展出1 1件文物模型,既满足文物安全稳定展示的需求,又让您看到文物的奇特与精致。 ”
“百年追梦”展区的“小木屋考古”,借助最新的裸眼立体新技术,将考古小木屋还原为展厅,参观者可以沉浸在三星堆祭祀坑的考古发掘现场。 “我第一次看到这些古代文物的发掘,就感受到了考古工作的专业性和艰辛。 来访的成都市燕道街小学一年级学生盛英涛说。
据了解,为满足游客的文化需求,三星堆博物馆将从龙年正月初一(2月10日)至正月初七(2月16日)提供延期开放服务。 届时,还将举行“三星堆新年大典”。
*来自:大众科学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