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著名驻法国大使卢沙野大使曾以“波罗的海三国不是实际意义上的主权国家”和“克里米亚是否属于乌克兰需要辩证地看待”等言论震撼了整个欧洲。 近日,卢沙野大使转载了他的大辞,直言不讳地谈到了法国此前的行为和可能的倾向:如果法国要打一场“**战争”,法国将“难以抗拒”! 那么,我们不得不问,法国到底想做什么,卢大使为何会发表这样的表态?
原来,这是因为,最近,法国出于一己私利,准备煽动欧盟对中国生产的电动汽车展开所谓的“反补贴调查”,一旦欧盟认为违规行为,将对中国生产的电动汽车出口欧盟加征25%的关税, 这将不可避免地影响我们的汽车公司向欧盟的汽车出口。法国的举动是借此机会发展自己的电动汽车,甚至整个汽车工业。 对此,美国曾评论称,此举可能引发中国的对等反制措施,甚至引发中欧之间的“**战”,最终结果必然是欧洲车企将受到“重创”。
不仅如此,法国最近还出台了对电动汽车的补贴,但购买国产电动汽车却没有补贴。 这无疑是赤裸裸的差别待遇,其目的是大刀阔斧地搞“保护”,与当前国际经济全球化趋势背道而驰。 此举不仅会极大地影响中法、中欧之间的信心,也会让原本计划在法国投资做生意的中国企业无法前行。 直到法国公开对中国电动汽车实施“歧视性”做法后,卢沙野大使才郑重表示:如果“第一场战争”真的发动,那么法国电动汽车企业将“难以抗拒”。
客观地说,卢沙野大使的言论并非虚假。 毕竟,如果说在传统燃油车领域,包括法国、德国等在内的欧洲国家依然排名第一。 所以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欧洲国家基本上只属于“二梯队”,甚至日本、韩国等国家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也比法国更远。 然而,即使是日本、韩国和欧洲加起来,也远远不如电动汽车领域的两个强国。 在未来的新能源汽车领域,只有中国和美国会走在前面,对日本、韩国和欧洲来说,拾取一点智慧是件好事。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法国与中美完全不在一个数量级上,充其量只能说是“萌芽”。 一旦“**大战”真正开始,大家都知道结果会是什么。 因此,笔者认为,法国马克龙政府可能并不是真的想在经济领域与中国对抗,而只是利用这个借口为自己在法国赢得更多的支持者。
因此,法国很有可能只是在“虚张声势”,在受到卢大使的训斥后,可能会有所收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