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非遗、欢年、在非遗中寻传统文化,汇集全国21个省市200余件精选非遗项目,龙年非遗藏品仍在祥河县国安市第一城向公众开放, 这几天是河北省,并将持续到农历正月十五的元宵节。
对于我们为什么不断收集来自全国各地的非遗藏品,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会长王晓峰近日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表示,“我们的理念之一就是为人们创造一个新鲜、有生命力的非遗沉浸式空间。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会长王晓峰(左一)在龙年非物质文化遗产收藏现场。
据悉,龙年非遗收藏由文化和旅游非物质文化遗产厅指导,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廊坊市人民、中信国安集团联合举办。
汹涌澎湃的消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组织的跨年非遗征集活动是三年前的第一届,年度非遗征集活动首次与河北省有关方面联合举办,并于湘河县元首首转入线下, 河北省,在国安市第一城开幕,汇集了来自21个省市的200余件精选非遗项目,在龙年非遗收藏中展示了隐藏在闺房深处的诸多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什么选择在湘河县国安市第一城开幕?在这样一个规模宏大、中国式的仿北京建筑园林中,与龙年非物质文化遗产藏品进行了哪些有效的结合和创新?
龙年非物质文化遗产收藏现场。
王晓峰:这次龙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收集,就是为了让人们过上一个繁荣的春节,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找到传统一年的记忆,体验、参与和感受传统一年的氛围。 其实,国安第一城是模仿明清时期京都的城墙风格,按照1:1的比例还原了老北京“九内七外”的城墙格局,这个场景是汉化的,是中国传统的建筑群,国安第一城的领导们也非常重视中国传统文化, 这也是他们非常需要的工作。从我们最终的展示来看,我们确实在第一城市国安找到了合适的位置,所有的文化符号都非常非常符合我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和形式,所以可以说,今年的春节真的在一个城市里创造了一个充满春节风味的场景, 让大家沉浸其中,度过一个欢快多彩的农历新年。
龙年非物质文化遗产收藏现场。
澎湃新闻:这种非遗藏品融合了中国南北非遗,彰显了新年的味道,最让你印象深刻的是什么? 您认为这些活动在促进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将发挥什么作用?
王晓峰:我不仅走过了这个非遗收藏,从开始的策划到现场的布局过程、施工过程,一直到之前的准备和演练,我们在除夕三十天在这里过年,因为我们庞大的收藏品其实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从1月8日到1月20日,中间有十天左右的拍摄时间,我们先设置了非遗收藏,组织了非遗传承人,并在**电视台的大布景上拍摄了一场派对,这个晚上叫“新年非遗之夜”, 2月4日播出,后来多次重播,这个节目给大家呈现了浓郁的贺年味,非常感人。节目呈现了一批以非遗为背景的创新性、综合性节目,同时通过营造沉浸式市场氛围和强烈的互动体验,以独特的匠心为观众观看节目带来新的可能性。 据中央电视台报道,该节目的播出覆盖了超过5000万观众,掀起了欣赏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庆祝新年的热潮。
新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夜“现场。
龙年非物质文化遗产收藏现场。
我觉得这个节目很成功,春节期间大家都非常喜欢文娱活动,如何更好的将这类活动与非遗结合起来,如何更好地呈现非遗,并且以更生动的形式呈现,然后我们就想到了非遗收藏来做。 这一次,我们是在一条街上,在市场里,在人们沉浸其中的空间里,让传承人、演员和人们面对面,形成一种互动,大家真的沉浸在新年的感觉中,这种形式是我们的第一次创作,也是一种创新。 这种创新似乎是相辅相成的,一方面呈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也让人们真正感受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同时又找到了新年的乐趣,是传统新年的乐趣。
龙年非物质文化遗产收藏现场。
龙年非物质文化遗产收藏现场。
“新年非遗之夜”的很多节目都是原创的,舞蹈《一线一雕,同一个世界》是根据福建蔡漆线雕刻的同名作品改编的,歌曲串烧《我的家乡好吃》盘点了四川、天津等五地的非遗美食, 并演唱《舌尖上的中国》,其中有20多首原创歌曲,让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被收录、传播和表达,增进了大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爱、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我们在谈到增强文化自信时,前面也说过,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需要增强文化自信,要让人民群众在精神上更加充实。
龙年非物质文化遗产收藏现场。
澎湃新闻:这也可以说是一个新的开始,特别是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呈现的创新形式上,我们看到,这些年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广方面注重了很多组合, 一是地域的结合,二是传统节日的结合,旅游的结合,哪个更重要。
王晓峰:是的,我们协会现在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变成了一系列的事情,变成了一系列的品牌活动。 我们的理念之一,就是为人们创造一个生动活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沉浸式空间,让老百姓了解我们的文化,了解自己的传统文化,热爱它,共同保护和传承它,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老百姓,尤其是年轻一代,如果我们对过去的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没有接触,就很少有深刻的理解,只有沉浸其中,了解它,接触它,对于我们的文化,传统文化,才会体会到它是如此伟大,如此迷人,他们会爱上它,会参与其中, 那么我们的保护工作就容易办了,这其实就是一种工作方法。
龙年非物质文化遗产收藏现场。
澎湃新闻:有句话叫“寓教于乐”,可以说是把非物质文化遗产带入了乐趣之中。 像以后,除了与春节结合,比如中秋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也很重要,未来传统节日的结合会不会有更多的想法?
王晓峰:是的,我们之所以选择春节这样的节日,之所以选择春节这样的大节日来做这样的活动,其实就是因为在这种节日活动,这种传统民俗中,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内涵, 你看春节,从吃、穿、玩、玩,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东西都高度融入了春节,如果你在这种时候从事这种活动,也许老百姓就能从中感受到自己的文化,感受到我们的根源。
龙年非物质文化遗产收藏,河北中旗演出。
澎湃新闻记者:我看到很多中小学生参加演出,他们表现得非常好。
王晓峰:我们说非物质文化遗产要保护和传承,最重要的是要有人,而且要在传承人中。 在传承人身上,我们觉得核心是年轻一代和后代,所以文化和旅游部近年来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工作,比如比如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带入校园,从小学到中学,让很多年幼的孩子从小就接触到非遗, 他们参与、学习、了解、了解,这项工作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然后我们协会也做了青年传承人的支持工作,还有一个专门的扶持计划叫“青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重点是帮助和促进年轻传承人的成长,这些努力的根本目的实际上是让年轻一代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记住我们的传统,认识并自觉积极地保护和传承它。我们也希望通过这个计划,调动更多的社会力量,让全社会都关注起来,从而帮助非遗传承人成长,让更多的人关注、热爱和参与到非遗中来。 通过这种方式,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得到更好的保护,并以更可持续的方式传承。
草原民间艺术家。
贵州丹寨蜡染。
澎湃新闻:近年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激活和利用方面策划了大量活动,做了大量宣传工作,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取得了良好的反响。
王晓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策划的活动非常丰富,每年都有大型主题活动,比如一年一度的非遗年会、新年非遗聚会等。 其实,今年是新年非物质文化遗产收藏的第四年,前三年都是因为疫情。 此外,我们还将有很多主题活动和区域活动,如区域活动、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大会,例如,在客家群、江西、福建、广东、客家生态文化保护区举办客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晚会,属于区域性活动。 还有一些主题,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的融合,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景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度假区,我们会继续做这项工作,因为我上次也说过,这项工作很有意义,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这些旅游空间, 这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工作,一方面丰富了旅游业,参与了一些项目,让游客可以从中获得更多真正的乐趣,同时,非遗项目也可以得到很好的展示,这是一个双赢的局面,所以我们在推动这项工作。此前,我们在贵州丹寨、江西仙女湖也做过类似的项目,我们将继续扩大,让更多的景区、更多的旅游空间和旅游目的地,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融合,提升这些景区的魅力,扩大其影响力,同时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更好的保护, 继承和传播。
贵州丹寨蜡染。
龙年非物质文化遗产收藏现场。
澎湃新闻记者: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也一直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对外交流展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没有计划吗? 古琴、昆曲、木卡姆、蒙古族祖宋等作品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为推动中国人类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应用采取了哪些新思路和新举措?
王晓峰:中国为推动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做出了巨大贡献,我们也是第一个参加《公约》的国家,到目前为止,中国在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数量最多,有43个项目,是世界上最大的。 今年申报的项目以未来官方公告为准。
澎湃新闻,欲了解更多原创信息,请**“澎湃新闻”应用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