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吴子胥帮助吴鲁王发展吴国的时候,他的仇人楚平王死了,年仅九岁的楚昭王继承了皇位。
据说,在楚昭王登基之前,也曾有过一个小插曲,有人想扶持楚平王的其他儿子继承皇位。
但很快有人跳出来阻止,以周天子的事件为例:
当初,周幽王准备废掉太子的小儿子,但太子的爷爷却非常生气,勾结外敌,要屠杀周幽王。
现在的继承人虽然只有九岁,但他的祖父是秦国的君主秦爱公,你得罪不了这种神。
最终,楚昭王还是毫无危险地继承了皇位。
这件事虽然没有成功,但至少说明了一点,那就是楚国内部的派系并不多,大家为了争夺权权和利益,都不是很好看。
楚昭王只有九岁,没有能力处理这种事情,所以楚昭王继位的头几年,楚王的内讧就越来越严重了。
既然楚国是大国,当楚国内部的强势派系吃亏却在国内找不到立足之地时,自然会把目光转向周边的小国。
总而言之:我楚国,保护你的安全,所以你多付保护费也不算太过分吧?
这样做一两次也没关系,一两个人这样做也没关系,但是如果很多人这样做很多次,一个小国根本受不了。
所以在公元前506年,蔡、唐两小国忍无可忍,四处找人告,希望大家能克制楚国的霸道行为。
晋国对削弱楚国很感兴趣,但当时他们也遇到了一些麻烦,他们一直在和西北的异族交战。
更何况,晋国的家族内斗,不亚于楚国,他们当时的状态可谓“无能为力”。
正如我们之前所说,吴国虽然在逐渐壮大,但仍然无法与楚国相提并论,要想灭掉楚国,就必须要有晋国的配合,否则是不可能的。
正因为如此,当伍子胥极力建议趁机攻打楚国时,何璐很不高兴,认为伍子胥是在为公私目的而利用,只想为自己报仇,却想赌自己的国财。
但吴子胥并不是一个人来向何璐提出建议的,他的想法得到了一头公牛的认可,那就是《孙子兵法》的作者孙武。
孙武认为,楚晋两国都陷入了内讧,但仍会互相关注。
在这种时候,如果吴国率领一群小国结成联盟,楚国不会被视为威胁,仍然会把主要防御力量放在北方,以防止可能的金国入侵。
而如果金加入吴的联军,朱会立即派兵在联军形成之前想办法打败吴和其他小联军。
这样一来,楚国就有机会正面抵挡住晋国的攻击。
现在,如果晋国不能加入,楚国的主力就不会被调动起来,而我们吴国加上一批小国的实力就会得到加强,只要你小心一点,就可以用突然袭击的手段,对楚国造成沉重的打击!
孙武的话很有道理,但这显然是军事冒险,用优秀的战术改变既定的战略,是很不合理的。
但何璐不愧是英雄,他仔细想了想,发现这种冒险确实有成功的可能,于是摆了摆手,批准了吴子胥和孙武的建议。
从修改战略的过程来看,这是一次危险的打击,但从具体战术的实施过程来看,吴军的前进是极其容易的。
得知吴军入侵后,楚国并没有当回事,派出一支军队去抵抗,但后来发现挡不住,就又派了一支,然后又派了一支,又发现挡不住,于是第三军出发......
如果打仗变成加油的战术,楚国再强大,很快就抵挡不住了。
所以当吴国大军到达楚国首都时,楚国的君主和大臣们都惊呆了:事情怎么会发展到这个地步?
后世史学家对此也颇为疑惑:楚国是晋国的老对手,双方都有丰富的战斗经验,为什么对吴国的表现如此差?
主观上来说,楚国不尊重对手,内部派系多,相互阻碍是有原因的。
客观地说,当时的吴国确实有实力突袭楚国。
也就是说,如果晋国和楚国都是100公斤的选手,那么吴国也至少有30公斤。 楚国要想在晋国和吴国的攻击下取胜,就必须迈出打败武国的第一步,否则根本抵挡不住。
当吴军攻破楚国都城时,楚国赵王已经趁乱逃往附近的隋国,这场战争该如何解决? 吴国内部有不同的意见。
显然,这突如其来的惊喜大大超出了吴国俊臣的预料,虽然伍子胥和孙武在战前言辞满满,但是在一切真正实现之后,他们还是觉得天上掉下了一块大馅饼。
现在的吴国真的尝到了馅饼的滋味,如果继续吃下去,说不定会得罪其他原本站在吴国一边的小国。
原因很简单,当时世界的大趋势是晋楚分离,齐秦看戏,中原小国被晋国欺负的时候,可以向楚国求助; 当他被楚国欺负时,他可以找到晋国的支持。
左右很难,但你可以生存。
楚国若是沦陷,晋国做事还会有所顾忌吗? 显然不是。
如果楚国沦陷,吴国能否在短时间内消化占领区,成为第二个与晋国竞争的国家? 显然这也是不可能的。
几个小国的初衷,只是为了找人给楚国一个教训,不要太欺负人,但并不代表他们要打破平衡。
这个时候,几个小国的想法是,吴国给楚国一个教训,然后撤退,等楚国恢复实力,再和晋国达成平衡,可是他们不敢再这样欺负人了。
何禄曾写信给绥国君主,希望他能交出楚昭王,绥国君主的回信很简单:人不在我这里,我不相信你能亲眼看看。
这已经够微妙的了,如果何禄不懂事,真的要带着大军去绥国,恐怕他所谓的盟友都会被人背后捅刀子。
这就是吴国攻打楚国都城的历史背景,至于弟弟的叛逃和吴国军队的腐化堕落,这些因素其实都是次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