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据说会非常困难,但最近的消息是行业内多个龙头品牌仍保持持续增长态势,部分区域品牌甚至保持30%以上的增长率。 那么,哪些公司的“蛋糕”正在一步步被蚕食呢? 哪些品牌被推到了市场的边缘,甚至一点一点地消失了?
答案是以前的二三线品牌。
在不同品牌的产能构成中,长期以来,无论是企业数量还是品牌数量,二三线品牌所占份额最大,也是行业主力军。 毕竟,头部品牌屈指可数,尾部品牌也很少受到关注。 市场的主流往往是大量的二三线品牌。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面对行业洗牌的浪潮,最先被清除或边缘化的品牌往往是那些未能及时转型调整的二三线品牌。
形象展示**与佛山产区无关,拥有全国最多的二三线品牌,曾经是行业的中流砥柱。 这些品牌大多拥有自己的工厂、品牌营销中心和健全的市场网络,在品牌、产品、渠道、工厂等某个领域已经领先同行一段时间,同时相对重视品牌建设和推广。 虽然不能与一线品牌齐头并进,但它是一线品牌的紧跟者,是以另一种超高性价比的方式将一线品牌的新产品、新型号推向市场的庞大集团。
2023年初,某二线品牌因拖欠员工工资陷入停工风波,此后一直没有扭亏为盈的消息; 又一个二线品牌因总部展厅关闭而退市。 一年多来,我身边一大批二三线品牌都陷入了业绩下滑的泥潭。 巅峰时期,年业绩突破10亿,甚至有望冲刺到20亿,但目前正在快速下滑,1月份只有2000万或3000万。 由此产生的连锁反应是,客户开始大规模流失,许多品牌甚至达到了合并、关闭和转移总部展厅的地步。
图片展示 **无关紧要 2024年新年伊始,一个曾经的二线品牌,停产了很久的生产线被拆除,销售团队被解雇,公司被重新招聘。 此外,多个二三线品牌也开启了战略联盟,以保暖、优势互补、共渡难关。 更多的二三线品牌在销售业绩、品牌活跃度、终端门店数量、新品推广等方面都在迅速下滑。
在这一点上,最明显的变化是过去几年的终端市场,在大卖场中,如Actually和Red Star,除了头部品牌占据第一的位置外,还有大量的二三线品牌和少数来自广东产区的区域品牌。 然而,近年来,随着市场的急剧下滑,在红星潮中居然关门,大量原本进入市场的二三线品牌基本消失,只剩下一线品牌守着那里孤零零的门店。
那么,为什么二三线品牌在行业低迷中受到的伤害最大呢?
首先,该细分市场的品牌和企业数量最多,而且数量较多,出现问题的概率很高。 有的企业转型迅速,找到了新的增长点,能够保持甚至向上发展,而大量企业则陷入了逆流而上、不进不退的尴尬境地,只能一步步淘汰。
其次,二三线品牌遭受了一线品牌的降维打击。 过去,一线品牌与二三线品牌的定位、渠道和客户相对清晰,市场几乎没有重叠。 随着竞争的加剧,一线品牌开始通过扩产、渠道下沉、市场领先等手段逐步蚕食二三线品牌原有的市场份额。
这从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公布的数据中可以看出,CR10市场份额占比逐年增加从2020年的18%增加到2025年的25%; 未来5-7年,CR20的市场份额将提升至50%。 行业领导者和区域品牌将分享近一半的市场蛋糕。
第三,绝大多数二三线品牌集中在广东产区。 近年来,随着中西部产区的快速崛起,特别是受煤改气、环保政策的影响,区域头部品牌与广东二三线品牌形成了明显的成本差异,在品牌建设和新产品研发领域没有太多优势。
也许有人会说,二三线品牌也可以通过降维来抢占尾品牌的市场份额,从而实现自我生存。
事实上,这种策略几乎没有成功。 近两年,虽然受到消费降级的影响,中低端市场的份额有所扩大,但最大的市场依然是第二市场,那些在低端市场耕耘多年的尾品牌,早已将各种成本控制到了极致,将把第一场战争打得淋漓尽致。 不管你怎么控制成本、降价,都打不过那些从一开始就瞄准低端市场的本土化、规模化、低成本的公司。
同时,行业内一大批新品牌、新企业借助新品类、新款型、“专专新”等差异化产品和渠道快速发展,逐步向行业内新的二三线品牌迈进。 而那些上市时间长、包袱重、转型缓慢的老品牌,只能先淘汰。
前方有头牌降维压制,后方有尾牌围捕,边路有新品牌新势力强势崛起,二三线老牌和大品牌萎缩退出,看似合理。
作者 |王莉.
蒙娜丽莎集团文化总监。
原标题:“消失最快的二三线品牌”。
文本结束)。
图像显示 **无关
推荐观看
2024年的陶瓷市场会是什么样子? 叶德林, 卞成, 黄建平, 谢月增, 李志林, 肖立彪, ......
展览面积增至40000个,从建筑陶瓷到大型建材,2024福建博览会将大幅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