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篇题为《知名老面包店85度,满是“失意”的上海老人》的文章在网络上引发热议。 文中的老人经常出现在上海静安区彭浦新村一家85°C的面包店里,这里将成为每个工作日中午到下午老人打发时间的固定场所。
视觉中国。
事实上,被老人“占领”的面包店远不止于此。 一月份的一个工作日下午,我在上海闵行区看到两家星巴克和一家麦当劳,里面全是老年人。 他们要么聚在一起聊天,要么干脆找个角落坐下来,用**软件播报当天的最新情况,有的情侣,每人一个座位,靠在后面打个盹。
一家咖啡店的店员告诉我,房间里大约30%的老年人“没有点任何东西”。 “我们不能把他们赶走,实际上每天都有很多人来,我已经习惯了。 这位年轻的店员说,有时候在这里见到叔叔阿姨,就像在老家见到退休的父母一样,“店开门了,给老人一个休息的地方就好了。
咖啡馆和面包店几乎满足了老年人想要的所有元素:温暖、离家近、很多同龄人和便宜的东西。 正如上述热点文章所说,“在老年人的生活中,确实缺少这样的公共空间”。
上海是目前中国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城市。 上海的许多适龄做法值得在全国范围内复制和推广。 例如,遍布上海的老年餐服务点和老年食堂,以实惠、清洁的方式,有效解决了老年人和附近白领的一日三餐需求。 例如,几乎每个社区都有日托中心和养老院,公开透明,为残疾老人、半残疾老人、刚做完手术、无人照顾的老人提供支持服务。
在上海养老服务平台上,所有养老服务场所都有联系**,有些地方不仅有座机,还有手机号码。 养老服务中心2279家,日托中心921家,养老院2034家。 在上海黄浦区最中心地带的一家养老院的主页上,写着一张床加护理的每月费用约为2700元至3300元。
然而,为什么老年人仍然觉得“周围没有公共空间”呢? 我进一步打听,发现上海实际上有6248个老年人活动室,487个老年人综合服务中心,3720个睦邻点。 从理论上讲,这些可以为能够照顾自己的老年人提供公共空间。
但老人为什么不去呢? 我打开了上述几个活动空间的主页,每个空间都展示了自己的“配置”——位于北郊某小镇的综合性老服务中心,面积1050平方米,有书桌、电脑、会议室、躺椅、按摩椅、谈话室; 在南郊某小镇的老年日间服务中心,有8张单人沙发,每张沙发都整齐地叠着一条小毯子,还有配备爬楼梯机和跑步机的健身房,还有潦草地写着几本书的阅览室; 中心城区200平方米的餐饮中心,设在安保人员看守的养老院内; 中心城区一处住宅小区,88平米的空间隐藏在一处宽约七八米的铁栏门内,房间空无一人; 在北郊,睦邻点位于村委会办公室,在150平方米的空间里,有一张旧桌子,三个旧凳子,一把扫帚和簸箕。
视觉中国。
一位在养老服务行业工作了五年的社工说:“我认为我们需要反思。 我们社区的老年服务设施是为谁建造的? 设施越来越多,但老人服务多少? 我们应该提供什么样的服务? ”
我注意到,公共养老金空间虽然真诚,但缺乏温暖; 有空间,但缺乏操作。 比如基层街道、村居委会已经划出了100多平方米甚至上千平方米的空间来服务老年人,在每一寸土地都宝贵重重的上海,可谓是“诚意十足”,但这些空间缺乏温馨的布局,有的还装有空调, 但它们不能长时间使用;有些规定了开门和关门的时间,但可能并不总是有人负责开门和关门; 虽然有些人购买了健身设施,但未必考虑到这些设施的“老化”,腿脚不便的老年人无法“爬”爬楼梯机。
空荡荡的**养老金空间与任何“操作”无关。 这些空间大多还处于“老年舞蹈队排练”的小众层面,每次使用,可能都要向居委会工作人员申请并报告。 一个重要原因是,养老空间一般设置在基层部门的办公空间内,门随着员工的通勤时间而开闭。
据国家卫健委数据显示,预计到“十四五”期间,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总数将超过3亿,占比超过20%,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 2035年前后,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超过4亿,占总人口的30%以上,进入严重老龄化阶段。
面对越来越多的老年人,能否尽快利用养老服务空间,能否提升运营能力,是摆在众多城市管理者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作者:王业杰。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