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以抗日战争为题材的影视剧中,都能看到掷弹兵的身影,谁发明了这种超轻迫击炮,却没有办法去调查,但是二战中的日军装备掷弹兵最多,每个50到70人的班都装备了一个掷弹兵队。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时,每组有两个掷弹兵罐,由于重量轻,不到3公斤,因此由单个士兵携带。 掷弹兵的发射也很简单,首先由射手先拉动发射杆,然后从枪管口装填弹药,用左手握住发射筒,根据目标距离转动手柄调整杆达到相应的长度,射手通过瞄准线进行一般瞄准, 拉动发射机上的皮带,击中火炸药的底部,将手榴弹射出。
掷弹兵罐不小,口径一般小于50毫米,但威力不小。 这种**具有射角大、发射准备时间短、操作方便、弹道弯曲等特点,专门设计用于杀伤隐藏在防御工事或隐蔽物后面的目标。 掷弹兵的杀伤半径约为5至8米,如果一枚手榴弹落在人口稠密的地方,可以杀伤数十人,这对于50毫米口径**来说是相当强大的。
日军在二战中使用了大正10型和**型掷弹兵,射程分别为175米和500米。 1937年淞湖战役中,日军动用了大量的掷弹兵,造成大量掷弹兵冲向抵抗中队。 国民革命军第18军下属的一个旅装备了36挺轻重机枪,在日军掷弹兵和轻炮的火力下,还有4挺可以使用。 1938年武汉会战,日军为了突破顽强抵抗,动用掷弹兵发射了剧毒、腐蚀性的毒气芥子气,造成我军大批抗日士兵和平民伤亡。
掷弹兵还具有更便宜的优点。 二战前,日本是亚洲工业最先进的国家,对于拥有成熟军事工业的日本来说,制造掷弹兵很容易,因此大规模生产掷弹兵的成本非常低。 根据1941年日本陆军军械司令部的记录,在同年12月调整的临时武器表中,称为38型步兵枪的38型步兵步枪每支90日元,而大正10式掷弹兵仅为97日元。 这么便宜的**,比起掷弹兵的好战绩,简直太划算了。
由于其强大的力量和廉价,日本军队在二战前后装备了约120,000名各种类型的掷弹兵。 这种属于排级的前线支援,可以根据战场的需要及时进行战术打击,使用起来非常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