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批鱼苗来了,大家赶紧上去完成收尾工作,调试一区的设备。 2月22日中午,贵州现代渔业集团贵安新区高峰镇工厂化养殖示范项目负责人张传新来到项目现场指导项目收尾工作。
记者在现场看到,养殖区内每株植物都有多个蓝色的圆形鱼塘,几根白色的管道伸入鱼塘,池塘内暂时没有水,几名工人正在清理鱼塘及周边设施和道路。 “鱼塘的大小是根据实际地形和养殖需求设计的。 张传新表示,该项目有三个区,占地约36亩,目前一个区域有8个直径7米的5 m 深的鱼塘,直径 12 x 6 m,15米深的鱼塘,三个区共有98个鱼塘。
张传新介绍,目前的计划是重点养殖鲈鱼,后期会考虑增加鳜鱼等品种。 预计三天后第一区将迎来第一批鱼苗,第二、第三区也将在不久的将来投入使用。 这三个区域全部投产后,每年可生产50万公斤鲈鱼。
鲈鱼的肉质鲜嫩,深受消费者欢迎。 贵州水资源丰富,历来有养殖各种鱼类的传统,但过去江湖采用的网箱养殖方式,不仅养殖密度低,经济效益差,而且对环境造成很大污染。 “张传欣说。
为保护水域生态环境,2018年全省禁止网箱养殖,使水产养殖摆脱了“靠水吃水”的被动局面,养殖密度高、经济效益好、零污染,大规模工厂化养殖得到广泛应用。
工厂化养殖配备可控水环境智能控制渔业养殖系统,可为所有鱼塘供氧,并可自动完成水循环和废物清理,大大提高了产量。 一旦进入天然水域,只有 05 至 1 公斤鲈鱼,而工厂化养殖每立方米水可养殖多达 50 公斤鲈鱼,产量增加 50 至 100 倍。 “张传欣说。
记者在另一家工厂看到,几名工人正在调试一些大型方形水箱。 张传新介绍,该厂为水处理车间,采用小、中、大三层水循环,车间“小循环”24小时进行。 工人们正在调试的大水箱,用于处理“小循环”中的粪便和饵料残渣,确保鲈鱼生长的安全清洁环境; 整个养殖基地开展的“中间循环”,将对养殖尾水进行再处理,并返回养殖区回用; 由于蒸发和其他损失而需要补充的水从外部“大循环”中补充。 这样,三层水循环耕作法大大减少了污染,水分流失很少。
项目还在办公区设置展厅,并专门设计了独立的参观路线和人行通道,与车辆和货物通道分开,为后续推进农旅融合奠定了基础。
近年来,贵阳贵安持续提升水产品生产供应能力,推动生态渔业高质量发展。 今年1月,贵阳市农业农村局印发《2024年贵阳贵安生态渔业新水产品产量百万斤工作方案》,明确将推广先进养殖技术,引进优良育种品种,提升经济效益。
贵安新区高峰镇工厂化养殖示范项目于去年11月开工建设,也是参与规划的项目之一。 根据规划,贵阳贵安将在武当区新宝乡、西山镇、西丰县陆沃镇、贵安新区贵澳工业园区、高丰镇建设或升级改造5个生态渔业基地。
据贵阳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贵阳贵安将在项目建设、主体培育、种业发展、品种优化、科技服务、安全生产等方面下功夫,推动生态渔业高质量发展,助力贵阳贵安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产业振兴。
记者:唐新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