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59年的庐山会议上,彭先生的《万字之书》反对大跃进、人民公社等运动,提出了许多关于经济建设的合理主张,但都被误解了,随之而来的是严厉的批评,成为老元帅军政生涯的转折点。 彭先生于1959年7月14日提交了这封1万字的信,在7月23日之前,他还没有受到正式的批评,也没有对这封信进行定性,只是以“意见信”的形式触发,让大家自由讨论。 有两位元帅基本同意甚至支持彭先生的观点。 他们是谁?
虽然彭先生的信号称是一万字的书,但全文其实还不到四千字。 一方面,由于字数多,意见较多,被称为“万字之书”; 另外,彭先生在上世纪60年代还真写了一封8万多字的信为自己辩护,那封信才是真正的万字书。 在59年的庐山会议上,彭先生的正确意见得到了聂帅和朱先生的支持。 从红军成立之初,聂帅、朱总、彭总就在红军第一队里日夜相处,彼此之间有着深厚的信任和理解,他们的战友情谊也非常深厚。
会议开始时,十位元帅并没有全部上山,聂帅和朱老总是早点看到这封信,对经济形势的看法比较一致。 7月23日之前,董事长的态度很平静,他先让大家讨论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并没有急于给这封1万字的信定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聂帅担任代理总参谋长,后来又负责军工生产,所以他非常关心国内一些重要资源的产出,尤其是与军工密切相关的钢铁。
鉴于在大跃进运动中,只强调产量,不强调质量,钢铁生产存在诸多问题,因此聂帅本着科学负责的态度,认为这种工作还是应该交给专业的大厂,比如武钢, 包头钢铁等厂生产,又不支持民间的“小高炉”,所以他非常赞成彭总的提议。不过,聂帅的讲话也非常委婉,他没有直接否定大跃进,而是说“小高炉的生命力还在”,也算是给相关部门和领域留出了空间,可见其工作水平。
朱先生从宏观角度肯定了彭先生的观点,此时朱先生甚至没有提到信中的激烈措辞。 彭总对经济指标的计算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朱总也非常注重工作的规划,认为建立合理的指标和核算方法更为现实。 夸大其词的趋势越来越严重,不可能靠不切实际的目标,让百姓过上好日子。 对于彭先生在信中的提及,朱先生表示同情,并表示支持较为明确。 在早期的军旅生涯中,这也十分符合我军总司令、副总司令处理问题的方式,庐山会议也不例外。
值得一提的是,两位元帅的观点和意见是在7月23日正式批评彭先生之前提出的。 之后,因为形势的变化,很少有人敢从经济建设的角度和这封信的出发点为彭先生说话。 尽管如此,聂帅和朱先生在随后的会晤中并没有真正意义上批评彭先生,朱先生的一些讲话甚至被批评为“挠靴子里痒痒”。 朱和聂无疑希望彭先生能够尽快通过考验,化解这场危机。 庐山会议期间,在彭先生所在的芬兰别墅拜访他的元帅只有三位元帅,包括聂帅和彭先生,另一位是叶帅,可见几位元帅对彭先生的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