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市值观察泰勒。龙年春节已成为“史上最热的春节假期”。由Koichi Mei编辑。
据携程发布的《2024年春节龙年游报告》显示,2024年春节假期期间,国内、出境、入境游订单量同比均大幅增长,超过2019年同期水平。 国内景区门票订单同比增长6%以上,境外景区门票订单较2019年增长130%以上。
除了航空业加速复苏外,中国机场也迎来了重要的行业拐点,更重要的是,短期业绩逆转的潜力和高质量机场长期可持续增长的价值。
机场作为航空服务业,明显受益于中国航空业持续繁荣的大趋势,尤其是客运量增长带来的非航空收入增长。
张坤曾评价上海机场优质机场的流量价值:本质上是一个微信,在所有的基础设施和跑道建成之后,它是一个基础平台,这个平台上的所有流量都可以实现,实现的形式可以是商业的,也可以是广告的。
首先,它的流量是排他性的,没有人与之竞争。 其次,它的流量是零成本的,甚至是负成本的。 第三,它的流量是经过筛选的,而且是封闭的空间,乘客不能去,流量实现的单一客户价值非常大。 这种流量价值对任何货币化者都极具吸引力。
张坤表示,不仅适用于上海机场,也适用于其他优质机场。
如果说中国上市的航空公司是国航、东航和南航,那么上榜的机场呈现出一超多强的格局。
上海机场之所以脱颖而出,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独特的地理优势和客流结构。
相较于首都机场和大兴机场的相互改道,白云机场与深圳机场乃至香港机场的相互改道,上海机场位于中国最富饶的长三角地区,几乎垄断了该地区的优质客流。
从2015年到2019年,上海机场的国际旅客数量已接近50%,而首都机场和白云机场的国际旅客数量不到30%,深圳机场的旅客数量不到10%。
更重要的是,上海机场的国际航班主要面向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高端商务旅客较多,而深圳、白云机场的国际航班主要面向东南亚等国家,国际旅客消费能力与上海机场存在较大差距。
作为A**领域的一匹大白马,上海机场的盈利能力明显强于其他几个机场。 较多的优质客流,以及市场定价的非航空营收,成为上海机场业绩的重要保障。
但上海机场并非没有压力,因为其他机场的国际旅客数量也在增长,来自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四个一线城市的竞争无处不在。
2017年至2019年,疫情前,深圳机场国际旅客增速连续三年超过30%,远高于7的平均水平24%的增长水平。
根据深圳规划,到2025年,深圳机场旅客吞吐量将超过7000万人次,比2019年增长近40%,其中国际旅客吞吐量超过1000万人次,比2019年增长近1倍。
2016-2019年,白云机场国际客运量从1352万人次增长至1871万人次,年均增长率为115%,也高于上海机场。
在四大机场中,变数最大的可能是首都机场。
客运量最高的中国机场,近年来在资本市场上一直冷门无比,市值一直很低。 除了大兴机场对旅客分流的影响外,更重要的是首都机场集团会从上市公司转移部分利润,最典型的就是免税扣分份额,严重拉低了公司的盈利能力。
从长远来看,大兴分流部分旅客后,未来国际旅客的占比可能会凭借更靠近市中心的地理优势大幅增加。 交通结构的变化可能会对首都机场的未来表现产生重大影响。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上海机场并没有停滞不前。 目前,公司已并购上海虹桥机场,成为国内首家拥有两个国际机场的上市公司。 两地机场合并后,上市公司的业绩规模无疑将凭借交通互补和资源共享继续增长。
从短期复苏韧性和长期增长确定性来看,上海机场无疑仍是中国最具优势的机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