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世白先生1925年出生于一个教育世家,从小就热爱文学和社会科学。 由于学生时代恰逢国外帝国主义列强和新旧军阀和中国人民在困境中掠夺旧中国,抗日救国运动的兴起和无产阶级革命文化的传播对刘世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他开始阅读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政治经济学著作,尤其是联合出版有限公司出版的《资本论》,成为他进入经济学殿堂的指南。 1942年,刘世白考入武汉大学经济系,系统阅读了马克思的经济学著作、亚当·斯密的《国富论》、李嘉图的《政治经济学和税收原理》和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等一大批西方经济学的原著。 1946年,刘世白从武汉大学毕业后,受聘于四川大学经济系,开始从事经济理论研究,主要讲授政治经济学、外国经济史和当代资产阶级经济理论等课程。 1958年后,研究重点从当代资本主义经济转向社会主义经济理论问题,积极参与国内学术界对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和社会主义经济学影响的讨论,为他今后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和制度改革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刘世白对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所有制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价值规律与市场机制、家庭责任制、向市场体系转型等重大经济理论问题进行了大量创新性研究。 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对推动我国探索和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起到了积极的学术作用。
刘世白的学术探索体现了三个鲜明的特点。 一是全面改革我国经济体制。 他对改革的研究并不局限于某个领域,而是着眼于全局,从多个方向和视角进行自主研究。 第二,立足中国的实践和国情。 他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为指导,对改革开放以来的许多“新事物”提出了自己的学术观点。 三是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他坚信,只有扎根于生动的实践中,才能激发理论的生命力,实现理论创新,进而推动理论的发展。 正是由于他坚持走在中国改革开放实践的前沿,他的许多理论观点才具有很强的洞察力和说服力,这种优良的学风和学术品格使他成为后人学习的典范。
一
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辩证认识
1979年2月,刘世白在《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场利用》一文中明确界定了社会主义经济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属性,挑战了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传统观念。 刘世白指出,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最关键的是要充分发挥和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的积极作用。 这就要求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社会主义市场的性质、范围、结构、机制、规律和作用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 他还指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上是生产理论加分配理论,但缺乏市场理论。 由于传统理论概念的制约,这种理论认识的形成在当时需要很大的勇气。 同年4月,刘世白通过《论社会主义计划管理与市场机制的运用》一文,进一步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概念,并进行了论述。 在他看来,市场经济具有一般经济范畴的性质,是指为市场生产的这种商品经济。 但是,“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的传统认识是缺乏科学依据的,因为市场经济是为市场生产的商品经济,既不是独立的生产方式,也不是资本主义社会特有的经济范畴,而是原始公社解体后萌芽、存在于人类社会几乎所有经济形态中的一般经济范畴。 这一观点后来被写入1984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此后,“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成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实践的重要突破口。
1992年7月,刘世白在《我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看法》一文中指出,20世纪90年代的今天,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早已暴露得十分明显,进行根本性改革已经是一项非常紧迫的任务。 这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念的主张,是我国在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及时总结经验、加深理论认识的合乎逻辑的发展。 什么是市场经济? 刘世白认为,从广义上讲,市场经济是一种商品经济,列宁对此已经论述过了。 从狭义上讲,实体市场经济是社会化大规模生产条件下的商品经济,是市场充分发展,表现为完整的市场体系,充分发挥市场调节作用的商品经济,是发达的商品经济。 此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涵还体现在五个方面的基本特征上。 一是市场经济不能拒绝计划,而要充分利用和发挥计划功能,对宏观经济进行适当调控,引导微观经济。 第二,市场经济不排除最佳经济功能,也不排除国家组织和设立某些领域的企业。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切实发挥经济调节、计划、监督和服务功能。 三是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性质,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 第四,市场经济以市场机制为基本调节器,借助计划功能对经济活动的自发性和盲目性进行限制和引导,从而实现国民经济整体的有序运行。 五是市场经济存在盲目生产、经济波动大、收入差距扩大等弊端。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上述弊端可以借助计划职能和调控功能,尽可能地减少。
由于当时的中国理论界机械地、教条地理解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公有制社会的论述,照搬苏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把市场经济和公有制放在经济理论上对立起来,认为两者的关系是不相容的。 刘世白认为,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相容性”问题只能在实践中解决,不能在研究中解决。 以“苏南模式”为代表的市场经济改变了我国传统的城乡集体经济,使后者获得了与市场相适应的机制和组织形式。 此后,农村土地股份制进一步增强了与市场机制的对接力,主体产权更加明确。 这些基于中国实际问题的探索和创新,成为经济学界长期争论的“市场是否与社会主义相容”问题的完美答案。 从此,市场机制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体制的有机结合,不再是能否实现两者的问题,而是如何更好地融合两者,实现最大程度的“兼容”的问题。
二. 二.第二
深刻揭示社会主义所有制的多元化
除了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外,刘世白还对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和完善,特别是对公有制新形式的探索作出了重大理论贡献。 1979年第二期《经济研究》发表《论经济改革与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的完善》,提出了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应当是“不完全”的全新观点,从理论层面阐述了收支统一、吃“大锅饭”的国有企业转型为企业的必然性和合理性对自己的损益负责的实体。1981年,在第一次全国所有制理论研讨会上,针对社会主义长期存在的“纯公有制”、“单一公有制”、“全民所有制等于国有企业”,刘世白提出了所有制结构多元、所有制形式多元的“三性”观点, 社会主义社会特定公有制形式的多层次性,立即引起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他认为,社会主义公有制作为主体,将与其他形式的社会主义所有制长期共存,除了全体人民和集体之外,还有“全民+集体”、“全民+集体+个人”、“集体+集体”、“集体+集体”等多种形式的共同所有制。 以国有制形式,有国有国有、国企经营、国有集体租赁、国有个人租赁等; 在资本结构和分配结构方面,将按股份吸收部分职工资金并实行分红,也可以按股份吸收集体资金、社会个人资金和对其他企业的投资等形式分红。 1985年,刘世白以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关于社会主义所有制的理论为基础,结合中国改革的实际,对社会主义所有制的基本内涵和运动规律作了深刻的论证,从而出版了专著《社会主义所有制研究》。
1986年以来,刘世白发表了一系列关于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文章,对社会主义产权理论进行了不懈的探索。 他认为,改革开放以来的各项改革措施之所以未能使我国企业真正振兴,是因为产权制度改革相对滞后。 企业要成为经营主体,首先必须是财产所有者,拥有财产的所有权或控制权,享有“财产权益”并承担“财产责任”。 由于我国缺乏法人财产机制,企业没有被赋予市场所必需的责任、权利和利益,不可能真正实现盈亏自负、拥有经营主体的行为特征。 因此,我国在构建市场机制时,重点是改革国有企业产权制度,即按照产权分立原则,探索构建保障国有制、强化企业经营权的法人产权制度,从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这就要求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将单一的国有产权制度转变为多元化的产权制度; 要把高度集中的国有产权制度转变为两权分离的产权制度,把模糊的产权关系转变为明确的产权关系。 1993年,刘世白参与起草了《四川省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国有企业改革“三十三条”等文件。 他明确指出,要战略性地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坚持进退,有事有做。在国有经济布局的战略调整中,要通过资产重组来完成。 搞好国有大小企业的振兴,必须有好的机制、好的产品、好的领导者。 其中,制度是前提,制度决定机理,机制决定生命力。
三
系统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刘世白认为,按照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万事万物都处于从量变到质变的运动过程中,这些不同的质的状态使事物的运动分阶段出现。 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唯物主义的辩证发展观来分析人类社会的运动,创造了人类社会要经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五种社会形态的科学理论。 但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不仅把人类社会的向上运动划分为五个阶段,即五种社会形态,而且又把同一社会形态进一步划分为若干小阶段。 这些小阶段的本质是一样的,但存在一些局部的质的差异。 对于共产主义社会形态,马克思进一步将其分为两个阶段: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由此可见,把同一种社会形态划分为发展成熟程度不同的几个阶段,一直是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作者研究历史的科学方法。
根据马克思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任何社会形态都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三维结构,而经济基础是紧密依赖和决定物质基础的。 因此,社会主义社会发展阶段的划分必须以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关系为基础。 具体来说,要正确回答从资本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过渡期结束后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问题,必须既要考虑生产关系的性质和条件,又要考虑生产力的性质和条件。 从广义上讲,社会主义的发展可以有以下三种类型。 首先,社会主义诞生于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 一方面,由于以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比较成熟和完善,另一方面,现代生产社会化程度的高度发展,意味着社会主义的物质技术基础已经成熟,此时的社会主义将比较迅速地以成熟的形式表现出来。 这样的国家,不经过初级阶段,就会比较快地进入社会主义的高级阶段。 第二,社会主义是从资本主义中诞生的,发展水平适中。因为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具有某些不成熟的特点,社会主义的物质技术基础也具有某些不成熟的特点,例如生产力的发展还没有达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水平,此时的社会主义将具有某些不成熟的特点。 这样的国家,必须经过一个短暂的社会主义初级或中间阶段,然后才能进入社会主义的高级阶段。 第三,社会主义诞生于资本主义不发达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由于社会主义生产关系还具有相当明显的不成熟性,如公有制结构的低水平性、公有制的不完全性十分明显,同时生产力的多层次性和不平衡性十分明显,因此社会主义物质技术基础的形成存在滞后性。 这样的国家,必然会经历一个相当长而稳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然后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高级阶段,甚至经历一个社会主义的中间阶段。
根据上述划分,中国显然属于第三类国家。 由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近代中国的生产力水平很低,即使过渡期基本结束,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建立起来,社会生产力仍将长期具有传统生产力的性质,实现生产现代化和社会现代化还需要100年的时间。 因此,我国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将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由我国特殊的国情和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特殊历史决定的。 可以看出,在判断和划分社会主义发展阶段时,必须坚持以生产关系为直接标准,引入生产力标准。 在判断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时,用这种双重标准考察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和社会主义物质基础的性质和特点,可以科学地得出这样的结论: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之后,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同时,也有助于对我国社会主义未来发展阶段作出科学的展望。
四
推动理论创新,坚持面向世界
刘世白认为,经济学是应用研究,理论研究要在实际的基础上创新发展,这样才能始终服务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改革。 为此,他主张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必须致力于使人民富裕和国家强大,并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内容应当是“研究人民财富”。 1992年,刘世白的《社会主义经济学原理》一书以“人民财富”为贯穿全书的红线,强调实现人民财富的最大附加值、合理分配和最优利用,应作为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内容,进而把人民财富提升到理论形式。 基于这一认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实现全体劳动者的共同富裕。 在2005年出版的《现代财富》一书中,刘世白提出了一个关于财富结构多元化的重要学术命题。 他认为,财富的结构是由生产力、社会生产状况和产业结构决定的。 在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的带动下,世界正处于生产全面发展的时代,特别是文化消费需求的快速增长推动了文化产业的兴起。 由此,物质生产、服务生产、知识生产、精神生产组成的立体产业结构成为现代产业结构的基本特征,物质产品、服务产品、知识、精神产品成为现代社会财富的三大组成部分。 其中,文化要素与物质生产、服务生产广泛融合,这种文化与经济的相互促进和互动,成为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此外,刘世白2000年出版的专著《转型时期中国经济过剩运行研究》全面分析了转型时期中国经济运行的宏观问题。 例如,他指出,当时市场经济的运行存在两种不同类型的需求赤字。 一是缺乏操作要求。 市场经济是主体自主决策、自发运行的经济,主体形成需求的购买行为是自发的。 从供给的角度来看,市场经济条件下构成供给主体的生产是自发的、不稳定的。 因此,市场的自发力量决定了市场经济运行中经常出现需求不足或需求过剩的现象,这是一种暂时的运行总失衡,在市场的作用下会回归均衡。 二是缺乏制度需求。 在市场经济中,构成市场购买力的主体的收入受到基本社会财产制度的制约。 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私人垄断和财产分配不公,导致人民收入的增长落后于生产能力的增长,进而导致支付能力需求不足。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以共同富裕为导向的分配结构和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可以保证人民收入的增长与总供给水平的增长同步增长。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存在运行需求不足(或需求过大)的现象,但借助有效的宏观调控,可以实现经济的总平衡和稳定运行。 再比如,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经济运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之前的短缺到供过于求。 刘世白将这种过剩的特征概括为范围广、价格在低位持续下跌、产能过剩突出、过剩经营持续性、GDP增速放缓。 造成顺差的原因包括: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出口需求急剧下降、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增长放缓、转型过程中分配机制不完善、全面推进改革中抑制即刻消费的总体负面影响、流通体制和购销方式的缺陷、 消费观念和行为转变滞后,缺乏有效的供给增长。关于社会主义经济运行的周期性,刘世白认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由于经济活动服从于自发的市场机制,经济运行的波动性和周期性是不可避免的。 在经济改革深化阶段周期性变化的背景下,要大力拉动投资需求,并注意与不断扩大的消费需求相结合。 由此可见,上述理论分析和政策建议仍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总书记指出,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 实践没有尽头,理论创新也没有尽头。 要在理论上与时俱进,不断领悟规律,不断推进理论创新。 纵观刘世白先生的学术研究轨迹,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到研究方法,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到社会主义所有制多元化,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到主体产权,从制度改造到国有企业改革,从科技创新到现代财富, 等,它清晰地描绘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的逻辑主线。在70多年的教学、教育和学术研究中,他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真正理解、相信和实践马克思主义。 我们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当代中国实践相结合,亲自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现代化; 始终坚持根植于中国大地,为党和人民学习,为理论。 他自觉成为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徒和忠实实践者,生动地展现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与时代、现实、群众相适应的思想轨迹。
*: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日报。
作者:丁仁忠(西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经济研究所院长、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