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销量一出,市场如预期般变化,新能源汽车小幅上涨,燃油车大幅下滑。 大幅下滑的原因不难理解,在各品牌和4S店为了获得更高的激励而完成2023年的销售任务后,每年的开局总是一个调整期。
新能源的小幅上涨也很好理解,大部分都是订单型的,1月份的销量更多的是制造多少,交付多少,12月份赢得的订单被消化了。 现在的销售数据反映出市场现状有一定的滞后性,而新的事情是年轻人的汽车消费观念也在发生变化,买车的理由不多,等待交付的理由也不多,主要关注的是等待新车。
于是,互联网上的5岁法则又被应验了,那就是比我大5岁的人有代沟,比我小5岁的人知道的太少了。
这条法则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褪色,但它的本色不会改变。 8年前,当移动互联网刚刚兴起时,有一股关于汽车的热议,黑龙江的一位车主被问到为什么要买一辆大众汽车,答案是“因为大众汽车更先进”,被很多人做成了表情符号。 而8年后,年轻人也在追求所谓的奢侈品品牌感,比如极受欢迎的Far Ahead,或者特斯拉。
但是,哪里有多数,哪里就有少数。 在遥遥领先的华为赋能汽车业务后,AITO文捷M7、文捷M9和智捷S7的订单将在2023年9月后爆发式增长,就像Mate60系列一样。 为了保住订单,官方给出了最高1万元的补贴政策。 保留的是多数,现在退款的数量是少数,而在少数人中,第一批放弃华为相关汽车的年轻人已经出炉。 此外,不要放弃金钱。
2024年1月底,就在智杰S7遭遇延迟交付的时候,一天只能生产几十台的消息传开了。 其实也有少数第一批车主拿到了这辆车,当时在江苏常州,单车交付的数量在30辆左右。 许多订购智杰S7的人也前往现场,看看他们订购的量产车在交付后的表现如何。 然而,就在活动结束后的几天,骑手群体中的退订人数增加了,而且他们都在35岁以下。 因为在用真车验证了标语后,他们发现这可能并不意味着它遥遥领先。
来自江苏盐城的李英峰,2023年12月,他下了智杰S7的订单,几乎毫不犹豫地下单的原因是,他是资深花粉,很多手机、平板、很多智能设备都选择了华为,而自己换车的预算在25-30万元之间,刚好和智杰S7相媲美。
和许多当代年轻人一样,喜欢数码的李英峰在订购了智杰S7后,也去看了几款销量方面已经得到大众认可的主流机型。 一次逛商场就能看到几乎所有的景点,而且几乎没有额外的时间成本。
但是,你看得越多,选择就越困难。 榜单上还包括特斯拉的3和Y、小鹏P7i、小鹏G6、爱通文杰M7、吉利Galaxy E8氪007,相对冷门的还包括哪吒S、飞跃C01、阿凡达12、蓝图追光。
而且,**吵吵嚷嚷,但公告已经留下了悬念的小米SU7,而大众品牌的蔚来内部代号为“阿尔卑斯山”,更和理想的L系列很有可能在3月份更新8295芯片,甚至有可能将理想L6推到25万元以内,等等。
放弃和做出选择是李英峰的主线,和他有同样想法的年轻人不在少数。 答案在于,即使可支配收入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增加,但经过前几年,仍然没有必要提及太多冲动的消费念头。 买对了,赔钱少,买错,赔钱多。除了新车外观不同,功能、空间、尺寸、续航时间、加速度等都差不多,就连注重安全的人也只能听广告,无法做出科学合理的判断。
毕竟,如果真的不安全,车企不会承诺甚至补偿,而是无休止的敲诈。
与此同时,数字世界最流行的想法不断实现,党最终会获胜。 越来越像智能手机的智能汽车,直销神话被打破,没有一家车企能站得住脚。 特斯拉店铺补贴近万元,比亚迪最近在春节前给予了相当于5000多元的补贴,小鹏汽车的G9和P7i都在官降,3万元以上的区间比比皆是。 理想直接宣布2023款车型开业**,门店折扣范围3万元起。 遥遥领先的AITO M7的折扣率为150000多元。
新词款定型,532,长5米,轴距3米,售价约20万元,除了即将改装的比亚迪汉EV DM-i,优惠约1万元,其他车型几乎没有折扣。
而稍微了解一下二手车的残值,弃用的情绪会进一步增加。 当年落地超过160万元的特斯拉Model X,在行驶不到8年、行驶里程不到7万公里后,如今售价不到40万元。 也就是说,平均每年蒸发15万元,这不仅仅是顶级机型面临的问题。 新车的**直接影响到二手车的残值,奔驰宝马现在新车每天有10万元甚至更多的折扣,几乎所有的新能源车型都在降价,所以二手车的残值犹豫不决。
总之,目前年轻人对特斯拉缺乏兴趣,迫使Model 3和Model Y在今年1月连续下达了几波优惠政策**,这符合整个行业面临的挑战。 产品同质化程度高,性能接近度高,消费者对汽车了解不够,很难判断,更多的是根据品牌知名度。 然而,那些懂一点学问的人,正在慢慢选择成为侍者一方,平躺买车,平躺消费。
深度同质化,在20万-25万元的范围内,是不可避免的:
主流品牌动力电池在非A即B,主要在宁德时代,辅以比亚迪佛迪、中创航空等,CLTC纯电动车型续航里程在500公里以上,大部分性价比实际上可以在700公里左右的上限购买;
2.功率电机和电子控制装置的显示结果高度均匀。 在轿车层,Model 3的单电机功率为264马力,小鹏P7的单电机功率为267-276马力,后来的智杰S7单电机为292马力(价格相对较高),吉利Galaxy E8单电机为272马力,而目前只有极氪007实现了单电机400马力以上, 和 ** 在 300,000 以内。SUV的动力也基本差不多,Model Y单电机299马力,特斯拉做什么,其他车企校准什么,差不多都是怎么做;
3.在智能驾驶方面,它几乎已经形成了标准配置,极氪007有NZP,小鹏有NGP,吉利Galaxy E8有NOA,特斯拉有AP,智捷S7有华为ADS20、比亚迪有di-pilot,AITO M7有ADS2目前,20万元以上的车型大多配备高速公路智能驾驶,少数配备城市级智能驾驶。 不过,整个2024年,主流车型几乎都会完成标准配置,但开松的数量会有所不同,这也是为什么何小鹏、于承东、李翔、李斌现在都是疯狂的内卷。
电池品牌几乎是一样的,甚至大部分的电池型号都是一样的,大多数品牌在电机上都会进行相应的自我开发,但大部分都是转型,基础也是一样的,比如理想L系列上的电机和华为DriveOne有着深厚的关系。 配置表满是黑点,智能驾驶支持高速,OTA持续优化,城市级智能驾驶即将在2024年完成。
结果,剩下的就是设计上的差异,SKU的差异(小鹏G9刚上市时价格调整了一下,只是因为SKU不合理),安全带没有女王的车,车内的材质也不同。
不过,好在2024年还会有2个变数,可以让年轻人有点期待。 比如蔚来汽车的大众车型-阿尔卑斯山,以及一直在调动网络情绪的小米SU7。
有了谍照**,基于此前对李斌的采访和最新表态,已经澄清了蔚来子品牌的初步消息。 2024年下半年上市,四季度概率高,预计20-25万元起步,整车定位于Model Y。 此外,根据李斌在2023年底的两次采访中回答,如何销售和如何打造,同时继承了蔚来品牌的一系列核心DNA。 因此,仅从外观的谍照来看,其车型的亮点大概就是空间会比Model Y更大,舒适度会增加,乘坐体验会与Model Y形成鲜明对比。
智能驾驶的高速+城市NOA能力,至少是嵌入式的。 肯定会有换电,但肯定是蔚来母品牌的权重,优先级更高。
小米Su7的基本信息也早就正式公布了,目前还未确定的只有**,而雷军想要多发一些关于用户反手的信息。网络上的猜测其实并没有特别的意义。 因为底层逻辑是雷军已经说过梦想车的概念,如果最低销售体系超过30万元,将面临很多退订,不会被纳入大多数普通消费者的购买品类。 其次,小米 Su7 其实被困在一个高度同质化的局里,但因为研发项目靠后,所以更接近当前市场的主流技术。
299马力的单电机是目前轿车细分市场中最好的,但竞争优势不是动力数据,而是21000rpm的加速质地预计会略好于现有主流,能耗预计会略低。 然而,很难在这两个优势的领先优势之间展开鲜明的对比。 智能座舱 智能驾驶,是目前最重要的属性。
可以简单地得出结论,2024年中国售价20-25万元的新能源汽车不难,但很难卖好。 理性消费下,又是一轮可预见的新战争趋势。
事实上,不仅消费者麻木了,车企也乱了。 所以现在它还是呈现出新的对比,最浅的成交量**,配置的选择,成交量智能,这个初级阶段已经基本达到顶峰。 它成为,滚动 Kaejo,音量 OTA 频率,以及您面前最受欢迎的音量交付。
一切都基本符合智能手机的发展路径。 下单后,无论是**还是现货,是否能有一点或几点让人冲动消费在高度同质化下。 比如比亚迪的名气,可以支撑其新车甚至二手车的消费和流通速度,比如华为遥遥领先,确实能刺激很多人冲动下单,然后是魏小丽或者谁有自己的光环。
而且音量没有答案,无论是向上还是向下。 小鹏和滴滴的莫娜谍照已经出来了,今年肯定要上市了,15万可以有高端辅助驾驶; 华为与四界的轮廓也越来越清晰,但身价百万元的华为仍得打上一个问号。 还有经常被喷的小米,以及一些已经在转型中的传统企业。
其中,对于平躺食用是否是一个好的选择,没有答案。 但答案是,冲动性消费正在慢慢被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