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岁的士兵在战场上轰炸敌方堡垒,双腿断裂,父母白头

小夏 健康 更新 2024-02-21

“青春无所畏惧,每一代追求梦想的青年,都有自己燃烧的激情岁月; 青春坚定,每一代全力以赴的青年都有自己矢志不渝的理想; 每一代献身于祖国的青年,都有自己深厚的爱国情怀。 ”

顾克禄17岁的少年,与传统意义上的正值壮年形象不同,却充满了对未来的无畏追求和对祖国的深爱。

年仅17岁的少年顾克禄写下了深刻而有力的战争请愿书。 他的抱负不是日记里琐碎的日常生活,也不是考场上死板的话题,而是将自己的热血和青春奉献给祖国。

对越南反击的爆发,让12岁的顾克禄第一次接触到战争的残酷,五年后,他明白了自己的梦想和爱国情怀。

他的出生地山东省邹城市北苏镇小北村,自出生起就深受父亲顾天津的影响。

顾克禄的父亲顾天津是抗美援朝战争的退役老兵,在战场上立下了大功。 1953年,年仅19岁的他为了报效祖国,毅然决然地决定参军。

入伍后,他满怀热情来到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成为第68军的一名英勇战士。 同年6月,“十字架山”之战打响,顾天津毫不犹豫地投身于这场激战。

在战场上,他不顾个人安危,与战友们一起完成了艰巨的任务。 战斗结束后,他继续在军营里住了一段时间,之后他被命令退休并返回家乡,在那里他开始了自己的平静生活。

顾天津的人生一直很顺利,几年后,他有了孩子,顾克禄是他的次子。

顾天津,原军战士,虽然退伍后回到家乡,但心中始终牢记人民疾苦,始终牢记党的教诲。 面对家乡人民的贫困,他毅然决然地决定致力于带领家乡人民脱贫脱困,过上悲惨的生活,并以实际行动践行父母的教诲。

父亲的言行是儿子的教诲,顾天津从小就懂得关心群众、热爱祖国。 1979年,当对越南的自卫反击爆发时,顾天津密切关注着战局的发展,儿子顾克鲁也深受影响,望着战场的方向,眼中充满了担忧和兴奋,仿佛胸口有一团熊熊烈火在燃烧, 渴望为祖国做出贡献。

在国家面临挑战的关键时刻,父子俩一致决定,年仅17岁的年幼顾克禄从父亲手中接过钢枪,肩负起保家卫国的重任。

事实上,国际形势并不平静,争端时有发生。 越南对我国进行了多次武装挑衅,触及了我们的底线,国际社会对我国采取了不同的态度进行报复。

面对这种情况,**明确表示,即使面临风险,我国也绝不会容忍侵略者的挑衅。

国家主权和国土安全不允许放弃一寸土地。 1979年2月17日,《人民》杂志发表了一篇题为《是不能容忍的,但又不能容忍:来自中越边境的报道》的文章,向世界表明中国对任何挑衅的坚决态度。

战争分为两个阶段:自卫反击和边境战争。 自卫反击在云南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两个方向进行,分三个小阶段进行,最终在减少损失的前提下,于3月16日全部撤回中国。

尽管越南在自卫和反击战争结束后一再受到挑战和侵略,但中国始终坚持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虽然中国一贯主张和平,但越南的挑衅令人难以忍受,严重威胁到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安全。

在这场战争中,17岁的士兵顾克鲁的英勇表现将永远被人们铭记。 和父亲顾天津一样,顾克禄有着极大的毅力和决心。

1984年,他参军,表现出和父亲一样顽强的阳刚之气。 尽管他年纪轻轻,但他并没有退缩,也没有害怕训练的艰辛和战争的残酷。

事实上,部队的领导最初并不支持他参军,因为一般来说,16-17岁的儿童不应该上战场。

他们默默地为保卫家园付出代价,只希望孩子们能平安长大。 然而,少年顾克璐坚定信念,终于赢得了这个机会。 每当领导想起他时,他都会想起那坚定的眼神。

顾克禄一生只有两个执着,对于少年的坚持,领导第一次没能说服他,第二次也没能改变他的决心,没有第三个......然后他第一次坚持,是他毅然决然地决定参军。

你还太年轻,不能去打仗,回去读书吧,孩子,我们现在不需要你承担这样的责任。 “当单位负责人第一次见到顾克鲁时,他严厉地训斥了他,其实是出于关心。

首领,我才17岁,已经是能为国负起责任的人了! 我们这些年轻人,怎么会怕死! 顾克璐坚定地看着首领,坚持要留下来为国家做贡献。

1984年12月,顾克禄成为陆军第67军第199师第596团团员。 这支军队历史悠久,军事功绩突出,顾克禄深表敬意。

他虽然初出茅庐,但面对真枪实弹的战场毫不退缩,执行命令冷酷无情,速度快,令人钦佩。 他的表演备受瞩目,也让他成功入党,成为一名光荣的党员。

在这场长达数月的战争中,他以实际行动证明了参军的决心,并取得了立功立业的决心。

新兵顾克禄好奇心十足,脸上挂着天真无邪的笑容,成为了连队的新鲜血液,被班长照顾着。 这个意气风发、面带微笑的少年让人无法想象,他会如此勇敢无畏地执行任务,甚至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

他的第二个坚持是要求连长“送他去死”。 原因是1985年8月31日,上级部门下达了对968高地进行突击行动的任务。

崂山968高地地形复杂,不利于大规模进攻,侧翼后方有敌主阵地的支援,攻占后要迅速作战,迅速撤退。 接到任务后,连队决定组建突击队,担任全连的先锋队,顾克璐自荐,趁着这个机会“送死他”。

顾克璐得知这个冲锋陷阵的机会后,主动报名参加,渴望为公司贡献自己的力量。 他的勇气和决心令人深感钦佩。

副连长孙兆群没有将顾克禄列入名单,但这并没有阻止顾克禄的决心。 他开始不断向孙兆群提出要求,希望能得到这个报效国家的机会。

顾克鲁坚信,这是他为公司和祖国贡献力量的时刻。 虽然每次都被孙兆群骂了一顿,赶了回去,但第二天还是会去**。

孙兆群对此感到无奈,因为他深知这次任务的艰巨性和危险性,而顾克璐年纪小,缺乏战斗经验。 不过,顾克璐的眼神中却充满了坚定和执着,他说,就算面临危险,他也会毫不犹豫地去。

他的眼神就像当初参军时一样,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和向往。

顾克璐和孙兆群对峙了很久,终于孙兆群妥协了,满足了顾克禄冲锋陷阵的愿望。 然而,这个“死亡的机会”并没有被当成一个玩笑,最终变成了现实。

每想到这里,孙兆群都忍不住哭了起来。 968高地的战斗极其艰难。 1985年11月30日,顾克鲁的突击队奉命潜伏在高地上,等待进攻的命令。

经过两天的潜伏,突击队接到命令,于12月2日攻击968高地。 待命队员立即分成三组,向目标逼近。

当突击进攻进行得很顺利时,越军没有反击的力气,火力点一个接一个地,他们从背后传来的枪声中得到了警告。 现在他们已经到达了高地,完全暴露在敌人后方的视线中,面临着被前后包抄的危险。

尽管突击队员们训练有素,但面对密集的子弹和手榴弹,他们无法逃脱,甚至没有反应的机会,他们遭到了猛烈的攻击。

刹那间,队伍中的几名队员中弹,但顾克璐依旧毅然决然向着高地前进。 他刚迈出一步,右腿就中了四枪,鲜血四溅。 他急忙躲了起来,想起眼前三排前排长英勇牺牲的情景,他咬紧牙关,用简易布包扎伤口,然后毅然决然地扛起爆破器,摧毁了敌人的火力点。

这一举动虽然消除了炮火的威胁,但也暴露了自己的位置,他只能在炮弹的闪光中尽可能地躲避。

那一刻,顾克璐感觉自己的身体仿佛失去了知觉,耳边响起一声刺耳的啾啾声,他感觉自己的身体离地面有三四米,第一次体会到了生死的边缘。

落地后,顾克璐只剩下血淋淋的上半身。 尽管如此,他还是痛苦地向前转身,眼中充满了杀意,他用尽全力将手榴弹扔进了掩体,然后握紧了枪,扣动了扳机。

浑身的疼痛让顾克璐感到意识麻木,他的一举一动都是出于本能。 他眼皮沉重,却不敢睡着,双手紧紧攥着,脑海中回想起三连长临死前的决定,心里想:我做到了,我完成了任务!

当顾天津夫妇再次见到儿子时,他们只有一封遗书。 父母一夜之间脸色发白,悲痛欲绝,但他们从不后悔送儿子参军。

那是一个真诚的少年,一个无所畏惧的少年,一个有责任感的少年。

征服“十字架之山”——

相似文章

    17岁小将陈鲁英击败张雨菲,“王炸组合”毫无悬念夺金

    月日,在济南奥林匹克体育中心游泳馆举行的年全国游泳锦标赛进入第四天比赛。在本次比赛当天,女子米仰泳 男子米自由泳 男子米个人混合泳 女子米蝶泳 男子米自由泳 男子 女子米混合泳接力等个项目共产生金牌。女子米仰泳决赛中,万洛天以秒的成绩夺冠。来自湖北省和沙市的陈杰获得第二名,于一婷获得第三名。男子米自...

    17岁那年,她背着一名重伤士兵从战场上下来,解放后开国将军回来报恩

    在炮火中,一道身影迅速穿梭而出。她怀揣着革命的希望。年月,南昌起义失败后,余部部队在叶挺等人的带领下向南昌以东的惠昌县进军。杨庆岚随军来到这里,投身于这场改变中国命运的血与火革命。山城惠昌,在壮丽的明月山之下,此时已经硝烟滚滚。杨庆澜所属的第二十军第三师,与钱大军的部队激战。杨庆澜有两个任务 宣传和...

    17岁那年,她背着一名重伤士兵从战场上下来,解放后开国将军回来报恩

    前言。无论何时何地,男人和女人所发挥的作用都同等重要。革命战争期间,我们常说 谁说女人不如男人 革命的故事确实印证了这句话。在革命史上,我们对元帅和将军的了解较多,但在他们身后,也有数以万计的军人和普通百姓,他们也是女英雄。就像革命时期的 四女金刚 一样,她们虽然是女性,但革命事迹丝毫不逊色于男性,...

    乌军在巴赫穆特发动强势攻势,集束炸弹在战场上随处可见

    乌克兰和俄罗斯之间的冲突再次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在 穆特地区的战斗中,乌军与俄军展开激烈对抗,战争的残酷性再次彻底暴露无遗。平民是这场冲突的最大受害者。谁是这场冲突的真正受害者?穆特地区的战略地位意味着什么?穆特地区位于乌克兰东部,靠近俄罗斯边境,一直是乌克兰和俄罗斯之间争论的焦点。控制该地区对双方...

    夏万春,一个反清的义人,17岁14岁被杀,临终有名千古!

    在历史的大舞台上,政权更迭犹如英雄陨落,形形色色的人物层出不穷。然而,朱幼松政权是短暂的,转瞬即逝的。在这个历史的转折点上,现在繁华的上海松江,有一位著名的学者夏云怡。他关心国家,写了一篇慷慨激昂的悼词,要推翻朱有松政权。夏云逸不仅知识渊博,而且胸怀天下。他与志同道合的陈子龙和吴淞将军吴志奎一起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