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5月,在浙东敌后战场上,新四军兵力逐步壮大,夺取了主动权。 浙东游击队司令员何克熙认为时机成熟,决定进军大海,在海上开辟游击根据地,打一场夺取岛屿的行动。
然而,夺取该岛的行动需要海军的支持。 此时,新四军拥有一支特殊的“海军”,虽然装备简陋,但具备一定的能力。 这支“海军”是苏中军区司令员苏煜于1941年发展起来的,用于打击沿海地区的海盗和土匪。
他们从警卫团调来三个连作为骨干,组成了海防旅,这也是人民海军的前身之一。 经过长期的海上生活和特殊训练,海防大队官兵在短短几个月内成功控制了沿海重要港口和沿海地区,打通了海上交通线,与山东和浙东的抗日根据地建立了联系,足以完成夺取小岛的任务。
经过调研,新四军航海防大队将目光投向了舟山群岛北部的大鱼山岛。 通过占领这个岛屿,你可以进军整个舟山群岛,控制杭州湾的咽喉要道。
大雨山岛上的驻军不是很强大,只有一支伪军的治安分队,只有七八个人。 因此,登岛任务由中队长程光明、教官杨洪柱率领的海防第一中队执行,下辖6个战斗班,共64名士兵,装备机枪3挺、土炮2门、长短枪50门。
按照这敌我强的对比,看来拿下大玉山岛应该是容易的。 然而,由于一些疏忽,原本是一件容易的事,却变成了一场苦战。
8月20日晚,大雨山岛上的新四军成功登陆,但令他们没想到的是,岛上傀儡军的首领张龙竟然是个铁杆叛徒。 表面上,这只老狐狸自称和平共处,没有反抗,但实际上他偷偷跑到了代山,向日军报告了新四军的情况。
新四军过于信任伪军,是不该有的疏忽,让新四军吃大亏。 驻岱山的日军得知消息后,立即给驻定海的日军司令部发了一封电报,要求派遣海军和航空兵部队协调收复大于山岛。
日军行动迅速,驻扎在舟山的日本伪军在几天之内集结了600多人,向大雨山岛进军。 清晨,日本侦察机出现在大雨山岛上空。
很快,日军的登陆部队就出现在海平面上。 据新四军侦察,日军动用了五艘木帆船、两艘登陆艇和一艘装甲炮艇。
新四军的分量不大,打这样一场固定的防御战非常困难,形势不容乐观,守岛的部队无法躲转,大海成了撤退的唯一出路。
在这种情况下,海防大队副队长陈铁康决定逆水作战,尽量拖延日军,等待增援,等待突破机会。 新四军在驻军附近的大糌岗、虎庄头、大旗岗三个制高点建立阵地,依靠有利的地形抵抗日军傀儡。
日军在清晨突袭大鱼山岛,岛上居民瞬间**,房屋被烧毁。 抗日战争史上,我军唯一的防岛战开始了。
岛上的礁石数次遭到海军炮兵的轰炸,日军傀儡军多次攻击新四军阵地,但都被新四军三个阵地相互形成角的封闭火力网击退。
下午,日军改变战术,决定集中兵力攻击新四军的一个阵地。 在海军炮兵的支援下,日军步兵分批攻击旗哨阵地,战斗非常激烈。
新四军的弹药很快就耗尽了,日军一冲到阵地,战斗立刻就变成了白刃战。 新四军的士兵们用刺刀和石块与日军作战,战场上的杀戮声令人震惊。
当天中午,七岗阵地只剩下3名士兵,为了保住实力,教官阎红柱决定让士兵们先撤退,独自阻击敌人。 严红柱英勇牺牲,阵地上一声枪响后,他为自己留下了最后一颗子弹。
日军火力太强,新四军无法转移,防御战无法占优势,当晚,虎庄头阵地也被日军攻占。
在东溪岛战役中,新四军的士兵们面临着无弹药无粮的绝望局面,但他们仍然坚守阵地,与日军展开了激烈的白刃战。 没有刺刀,他们用石头; 当石头用完时,他们甚至冲向敌人,一起跳入海中。
最终,所有阵地都丢失了,他们用完了最后一颗手榴弹,与日本人一起丧生。 幸存的战士们被迫爬上悬崖,他们选择砸碎自己的枪,把他们扔下悬崖,都像琅琊山的英雄一样跳入海中,没有人向日军投降。
这一幕深深震撼了日本军官佐藤,他在战后回忆中写道:“尽管规模不大,但这是我在岛上遇到的最顽强的战斗。 ”
在小岛的包围下,大玉山岛的血腥战斗开始了。 这场战斗没有退路,因为叛徒的背叛,64名士兵与十倍于己的日本傀儡军激战了7个小时,最终有60多名日本傀儡士兵死伤。
令人遗憾的是,总司令陈铁康、成克明、闫洪柱等42名干部士兵英勇牺牲。 为了纪念这些海上英雄烈士,当地人民将散落在岛上的新四军烈士的遗骨埋葬在道港,并竖立了一座花岗岩纪念碑。
上世纪80年代,当地在大猿山腰上用白色大理石建造了大玉山战役革命烈士纪念碑,以纪念它。
大雨山岛战役的幸存者李金恩手上有一道明显的伤疤,那是日军子弹穿过留下的印记。 当他突围跳海时,日军反复用机枪扫射,造成新四军伤亡不少。
他很幸运,在海上漂流了两个小时后被渔民救起,伤势恢复后返回部队。 他的故事提醒我们,抗战英勇的历史不应该被遗忘,我们应该铭记历史,珍惜和平。
2005年8月,李金恩回到大鱼山岛,向与他并肩作战的战友们致敬。 虽然硝烟已经消散,但大鱼山岛的波涛还在。
望着雄伟的烈士纪念碑,李金恩不禁感慨万千,对那些老战友充满了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