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儿子谢飞的父亲。
他的父亲谢觉才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延安五长老之一,中国法制奠基人,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政部长、最高法院院长、全国政协副主席。
因此,我从小就被认为是“**孩子”。
我对我父亲了解多少? 直到我老了,我才意识到我对他了解不多。 2014年是我父亲的130岁生日,他比我母亲大29岁。
我的母亲王定国在二十九岁时生下了我,所以我和父亲的年龄相差五十八岁。 如果我们把一代人定义为二十岁或二十五年,那么我和父亲就活了两代人,巨大的时间差异使我们之间的交流更加困难。
当我父亲还活着的时候,我们的七个兄弟姐妹(五个男孩和两个女孩)中的大多数都是小学生、青少年或年轻人; 而当我父亲年纪大的时候,他正值“**”的时候,虽然我已经大学毕业了,留下来教书,但由于经常运动,我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田里,和他在一起的时间很少。
1971年6月,我从保定市白洋淀农村干部学校回到北京准备结婚时,有人告诉我父亲去世了,我需要参加葬礼。 在当时“扫除一切坏习惯”的“革命气氛”中,记得在北京医院的太平间里,我们一家为遗体举行了简单的告别仪式,正在医院休养的“延安五长老”之一的董必武副会长在儿子梁喜的搀扶下,最后一次见到了老朋友。
儿子手里拿着董老写的一副挽歌,我至今记忆犹新:“长征老兵,文革诗人。 ”
时光荏苒,父亲已经去世四十三年了,我才刚刚开始真正了解他。 小时候,我忙于创业和组建家庭,没有足够的时间去了解我的父亲。
然而,到了晚年,我开始阅读母亲写的《谢觉雅传》等书籍,对父亲的思想、工作、生活有了深入的了解。 虽然晚了40多年,但“迟到总比不做好”。
上世纪五十年代,父亲利用业余时间发表了大量思想文化文章,受到高度评价。 他在《爱父母》一文中提到,人生的三大任务是结婚、生孩子、照顾老人。
当你的孩子需要照顾你时,你也需要做好准备。 去年,我搬到了母亲家,与老人共度时光,阅读父亲的著作。 她的母亲也是一名老红军,身体健康,基本照顾好自己,她最大的幸福就是有孩子在身边。
对于父亲来说,了解他的生活和思想是我们对年轻一代的责任。 这促使我编辑了这本《谢觉雅的家书》,里面收集了我父亲写给家人的90多封信。
这些信件不仅是我们父辈的足迹和喜怒哀乐,更是我们的责任和尊重。 看着这些泛黄的信件,我不禁感慨了书信之道的美丽与伟大。
随着数字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微博、微信等的使用,我们已经失去了酝酿和表达情感的空间和时间。 我们要思考的是,这是否给我们的人类文化和情感带来了进步或退化。
20世纪60年代,谢觉雅、董必武等人视察福建。 好在能够整理出版前辈的书信,如畅销的《曾国藩家书信》《傅磊家书信》等,从中我们可以了解他们的思想、情感、生活,甚至历史、社会。
不幸的是,我们无法收集我父亲年轻时写给父母的信。 父亲十六岁时,母亲去世; 二十一岁那年,他的父亲也去世了。
除父母外,家庭的主要成员是配偶。 现在,我们找到了我父亲的一些信件,其中大部分是他写给前两位女士的。 有趣的是,在《**》结束之前,我们的兄妹俩对父亲的第一任妻子何敦秀几乎一无所知。
直到通过父亲的日记和书信,尤其是拍摄电影《湖南姑娘小潇》的时候,我才第一次回到了父亲的故居——湖南省宁乡沙田乡堆子村的南福冲,才第一次见到何夫人**。
我知道,在50年代,她和小儿子谢芳住在北京,直到1967年去世,享年88岁。 编辑通读了父亲20多岁到40年代写给何太太的信,渐渐明白了父亲为什么这么小心翼翼地瞒着我们的孩子,渐渐意识到时代变迁带来的父亲家庭生活的复杂性,终于体会到了父亲理性的光辉, 在他的一生中处理家庭和婚姻问题的温暖和人性。
父亲与何敦秀的婚姻,完全符合旧中国农村典型的传统婚姻。 何敦秀出生于一个中医世家,父亲是举重运动员,是清代第一,家境优厚。
当时父亲在何家附近的一所大学读书,和何敦秀的表哥是同学和朋友,多次被邀请到何家玩。
父亲结婚时只有十五岁,何太太比他大近五岁,妻子比丈夫大四五岁,这是当时的当地习俗。 在1939年9月8日父亲写给何太太的信中,他回忆说:“四十一年前,秋天,我娶了你,那天,我不记得是谁在房间里唱《送儿子》,我爷爷把我拉进来,说这是一件'大事'。
当时,“大事”是家族的“继承”。 在他们共同生活的前十五年里,他们一起生了四个男孩和三个女儿。 父亲和母亲王定国的婚姻是“有组织的”。
1937年,父亲离开家乡,离开妻儿十多年,国民党和共产党开始第二次合作,共同抗日。
西路军战败,分居多日后,母亲在张掖找到了一个组织,开始了营救分散的红军的工作,半年后也来到兰州办事处工作。
后来,妈妈对身边工作的人(注意,不是直接和我们这些孩子在一起):当时组织说谢老年纪大了,生前需要有人照顾; 做时任兰州国民党甘肃省主席、宁乡同乡何耀祖的**工作,需要有妻子身份的人出面协助,希望母亲和谢老能成为夫妻。
母亲答应了,但晚上吃过晚饭和庆祝活动后,她让她进了谢老的卧室,她没有这样做。 她母亲出身贫寒,小时候是儿媳妇,又不识字,她说:“让我来照顾谢老,我同意,为什么我们还睡在一起? ”
别人告诉她,当他们成为夫妻时,他们就是夫妻,她犹豫了一下,说是希望给她时间好好想想,她自己在四方面军的时候有一个好朋友叫张景波,是她参加革命的向导。
后来才知道,烈士张景波在红军西伐战争中英勇牺牲,母亲也同意了这门婚事。
在“一夫一妻制”和“先恋爱后结婚”的现代时代,我们很容易误解甚至嘲笑旧时代的“一夫多妻制”现象,却忽略了我们父母所处的历史和社会背景。
当我仔细阅读父亲近半个世纪以来与两位妻子的通信时,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中国人民百年来生命形态和制度的复杂变化,也被中国人民几千年来“互为宾客、珍爱亲情”的美好民族传统所感动。
品味历史,欣赏大师的笔触——谢觉雅的笔迹。
父母的爱与责任:两段婚姻,三个孩子,书信,友情,一生的陪伴与关怀。 他们的故事告诉我们,夫妻之情是家庭的根基,亲情与责任并重,包容与坚持是相辅相成的,努力与收获并存。
3.抚养子女和孙子是父亲家书的主要内容。 这些书信文字,说明我们老一辈人为人正直,值得学习。
大多数写给孩子的信都是关于学习和道德教育的。 父亲年纪大了,生了所有的孩子,很幸福,对他寄予了无限的期望。
1957年,谢觉雅和王定国回到家乡湖南宁乡,与亲朋好友合影留念。 那时候,我们都是中小学生,大部分都住在学校里。
于是,我父亲利用周末时间教我们大家。 他让妈妈给我们讲讲小时候儿媳妇的经历,让我们想起了苦乐参半的回忆; 请书法家范淑珍教你怎么写书法,等等。
他本人不时集体写信给我们,要求秘书打印几份并寄给孩子们。 上世纪60年代,自从大儿子谢飘去外地上学后,父亲给我们写的信越来越多,他抓住一切机会写信,比如去外地开会、休养,或者是孩子们给他写信、送礼的时候,他每一个细节都关心和教导成长中的孩子。
1962 年 3 月 8 日的《给孩子们的信》是最长、写得最丰富的。 他从生活、饮食、穿穿三个方面谈了过去和现在,用自己和母亲的经历教我们:我家是地主,我是职业人士,我到京才穿上真丝内衣,或者有人送人,我以前没有手表, 但现在你穿真丝内衣,戴手表,琪琪没有手表,你可能想要它。
皮鞋,我记得1937年我去兰州干**工作,政府给我买了一双皮鞋,我去北京买了第二双皮鞋,以便接待外国客人。 我快七十岁了。
你从小就穿皮鞋,而且你穿了不止一双。 它要求我们“看过去,看别人”,“宽容别人,关注自己”; 在生活中,“自己动手”,“珍惜事物”。
今天读起来仍然感人至深,发人深省。时光荏苒,许多信件丢失,这本藏品中只收集了九十七封信件。 它们传达了丰富的广度和广度,绝不限于我上面提到的几点。
终其一生,谢觉才把写信视为一种重要的生活方式。 他不仅与家人通信,还与同事和朋友通信,而且与他根本不认识的群众、读者和年轻学生通信。
在他的通信中,与内政部、最高法院、宁乡县委干部的通信是最重要的部分; 与文章的读者、通过报纸和杂志转学的年轻人以及中小学生的通信并不少见。
1954年11月,他主动给不认识的宁乡县干部写了一封信,希望通过这封信了解家乡的情况和变化,从此与他们成为多年的朋友,请他们向家乡的公众宣布: “谢觉斋愿意跟人往来!” ”
做亲戚胜过做亲戚,在父亲的心里,亲情、怀旧、人心相通。 因此,这本书还收录了他写给家乡基层干部朋友的18封信。
全书共收录115封信。 如今,人类已经进入“大网络时代”,微博、微信、微说正在取代传统的通信和通信方式。
编辑出版《谢觉雅家书》一书的目的,就是要保存历史,让现代人不忘前人走过的路; 当我们阅读和玩弄这些即将消失的文字和形式时,我们将把前人、人类长期积累的思想、情感、文化和才能转化为新的形式、新的语言,并永远继承和发展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