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昌荣集团是一家在江苏省镇江市和广东惠州市投资设立工厂的台资企业,是一家百年企业,是全球最大的热塑性橡胶供应商。
在109年的漫长历程中,力长集团如何取得长远的成功,又是如何应对时代变迁和挑战的? 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力长化学的传承吧!
转型需要30年时间,没有管理的创新将是企业的负担
李某伟,李昌荣集团总裁。
近日,李长荣化学通过“李长荣国际”与日本电解签订合作协议,为日本电解的子公司“电凯美国”(Denkai America Inc)提供950万美元的融资,李长荣集团旗下的“李长荣科技”也获得了日本电解技术的授权。
李长荣表示,此次合作将使双方在高端PCB铜箔的生产方面拥有更大的灵活性,预计将用于中国大陆、台湾和世界各地的封装基板、5G和驾驶辅助系统(ADAS)应用。
李长荣集团始建于1915年,至今已有109年的历史。 1990年,家族二代、创始人李坤之子李某威被免去总经理职务后,通过不断的转型创新,他不仅研发出了最全系列的C1-C5化工产品,还通过成功的并购拓展了自己的业务版图。 如今的李长荣集团拥有三大核心企业:李长荣化工、李长荣科技、环球塑胶; 在海峡两岸及海外共有15个生产基地和42条生产线,横跨化工、塑料、橡胶、电子化学品、铜箔、太阳能等领域。
值得一提的是,李长荣化学一直全球最大的热塑性橡胶供应商,公司生产电子级异丙醇(EIPA)是半导体工艺中重要的晶圆洗涤剂; 特别是在目前,全球仅有两家化工厂能够提供7纳米以下的先进工艺,而力长荣就是其中之一,可见力生化工在全球化工行业的地位。
李长荣创立于1915年,从木材行业起步,50年后公司成立后从木胶合板转向化工原料,30年后再进入铜箔和太阳能领域,这也是它能成为百年长青成功之道。
李昌荣家族二代深知,一个企业要想走向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有灵活的手段来应对时代和环境的变化和挑战,他说:“企业需要在30年左右进行转型。
位于台北市八德路的李长荣集团总部。
李长荣集团前身为李可木业公司,始建于1915年,由李燉威集团总裁李某威的父亲李坤志创立。 如今,位于台北市八德路的李长荣集团总部,曾经是李长荣出口木胶合板的工厂。
1965年,李长荣成立50年后,李长荣化工成立,再从上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李长荣家族走上了“胶合板+化学”两条腿走,除了在基隆、屏东开设木厂外,还先后在汐止开设了甲醛、脲醛树脂厂, 并在新竹和高雄设立化工公司;1975年,李长荣化学的**在台湾证券交易所上市。
1982年,李长荣木业更名为李长荣实业,从1983年开始,李长荣化学开始生产异丙醇等化工产品。
1997年,是李昌荣进军大陆市场的关键一年,这一年,镇江李昌荣化工、镇江李昌荣石化仓储、李昌荣科技在镇江成立。 进入新千年后,李长荣开始向海外扩张,并于2003年收购了Polimeri Europa S.p.A公司位于美国德克萨斯州贝敦的热塑性橡胶厂(TPE)使李生集团成为全球最大的热塑性橡胶供应商。
2005年,位于广东省惠州市的李昌荣塑料有限公司成立,同年,李昌荣与中海壳牌石化签订了与中海壳牌石化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丁二烯、苯乙烯等单体原料供应协议。 前后,镇江李长荣的甲醛及多聚甲醛产能持续扩大。
2006年,李昌荣收购富巨,后成立富巨太阳能生产多晶硅。 2018年,镇江李昌荣综合石化产业更名为镇江李昌荣高性能材料有限公司
李某伟. 从第一代创始人李坤之,到第一代李某威的第二代,李昌荣从木材行业起步,然后转入材料化学、铜箔、太阳能等领域,正如李昌荣集团总裁李某伟所说,为了适应时代的变迁和挑战, “30年左右的转型”,又出现了一个问题,李长荣是跨界转型,企业是永续的、常青的,人才必须是第一位的,最关键的是要依靠管理,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李某伟出生于1957年,11岁时被父亲送赴美国留学,1982年奉父亲之命从美国回台加入李昌荣,8年后接任总经理,成为家族二代传人。 李某伟拥有30余年领导公司转型、投资材料化学的经验,一直把人才培养作为自己工作的重中之重,他曾说过:“人才培养不仅关系到行业的生存,更是台湾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的基石。 自2008年以来,他一直通过LCY教育协会为年轻教授提供奖学金和研究助学金。
2017年,李某伟聘请了时任巴斯夫德国副总裁的刘文龙担任李昌荣总经理,李昌荣开始退居幕后,想攻读博士学位。 发现自己患有呼吸暂停的李某薇,在网上买了一台防打鼾装置,开始研究降血糖装置,点燃了他当科学家的梦想。
众所周知,材料化学的研发有时是一条漫长的道路,从投资到上市可能需要10年以上或更长时间。
有一种具有阻燃功能的添加剂,由于对婴幼儿的不良影响,已被欧盟完全禁止,美国逐步禁止; 事实上,早在20年前,一家知名化工厂就开发了一种新型添加剂,但当时法律并未禁止,决定将专利授权给他人。 不久前,被授权的李长荣认为时机成熟,随后一举推向市场,很快进入了产业链。 李某伟说:“研发需要管理,不能包罗万象。”
李某伟透露,李昌荣近年来引入了研发机制,当研发进入下一阶段时,需要进行审查和评估,“10到20个项目中,最终可能只有一个进入市场。 他认为,“创新从来都不是企业的负担,而是企业没有专注和管理的负担。 ”
严守吃苦,为企业永续发展奠定基础
李某伟. 今年是李长荣化学被全球最大的私募股权公司KKR收购并私有化的第六年。 2018年9月10日,李昌荣化工并购案经临时股东大会通过后,原大股东、总裁李某伟用2张A4纸发出了“李某伟公开信”,业界震惊不已,很多人都想不通李某伟当时为什么要这么做?
在这封信中,除了向股东及其家人解释全球最大的私募股权**KKR并购是五年多来最高的股价,让每个人都能获利外,他还表示,他用**股权来弥补家族之前数十亿新台币的投资损失, 并计划偿还从银行借入的数十亿新台币,用于投资太阳能和其他创新业务。
当时,李某伟在信中提到,李昌荣集团经营100多年,1982年从美国回台,2017年8月卸任董事长,他35年心愿就是把李昌荣化工打造成世界级的化工企业。 不过,他表示,2014年7月31日高雄瓦斯爆炸打乱了他原本的人生规划,在与受害者和解后,他选择在瓦斯爆炸事件发生三年后辞去董事长职务,实现了多年的“经营权分离”理念。
2018年5月11日,高雄地方法院以高雄瓦斯爆炸案判处他和五名同事有期徒刑4年,这对李某伟和李昌荣化工来说无疑是更惨的,尤其是李某伟63岁,已经到了退休年龄,第一个孙女出生了。 李某伟在信中说,如果确定了刑事责任,金钱和名声对他来说又有什么用呢?
2014年7月31日,高雄瓦斯爆炸事件。
李某薇或许没有想到,李长荣被全球私募股权**KKR收购私有化退市后,他的人生命运也在2020年4月迎来了大逆转,之前的坐牢恐惧也烟消云散。
2014年7月31日,李昌荣化工高雄工厂丙烯管道发生严重瓦斯爆炸,造成32人死亡,321人轻重伤。 事故情况大致是当天傍晚,高雄市丙烯管道因锈蚀21年而损坏,导致80余吨丙烯气体直接泄漏到箱涵中,扩散到高雄凯旋、宜新、三多等路段,并在半夜被不明热源点燃, 造成32人死亡,321人轻伤,包括救援人员、消防员和路人。
此后,高雄地方法院一审认定李某伟为公司、华云仓储等9人有罪,其中李某维被判处有期徒刑4年,但在2020年4月的二审中,法院认定该厂家无责任,裁定无罪。 此后,检方不断上诉,2021年9月,最高人民法院裁定驳回检方的上诉,至此,这起重大瓦斯爆炸伤亡惨案的刑事诉讼已确定。
二审认为,高雄瓦斯爆炸事件的主要原因是公务员对公共工程质量的控制不当,应归因于高雄市李昌荣化工于1991年先埋4英寸丙烯管道,后由高雄市工务局下水道工程部承包,在委托瑞成公司时直接覆盖丙烯管道进行地下排水箱涵的建设。二审法院指出,当时项目监理人邱秉文本应与中石油及相关经营者协调搬迁、变更易燃易爆管道,但允许施工人员直接进行施工,此外,项目设计验收不仅没有亲自检查, 但最终批准了接受。
2021年9月,最高人民法院三审认定,时任高雄市秘书长赵建桥、副工程师杨宗仁、监理邱炳文因参与管道埋设验收检查,因过失致人死亡被判处有期徒刑2年半以上3年半有期徒刑,必须有期徒刑。 顺便说一句,当时的高雄市长是陈菊女士。
2020年4月,在得知高雄瓦斯爆炸案被推翻、宣判无罪后,李某伟亲自发表声明回应,称高雄瓦斯爆炸是一场不可磨灭的悲剧,他将全力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和经验,找出安全生产管理中隐藏的漏洞并加以改进, 以免悲剧再次发生。客观地说,对于李某伟个人来说,他要想从高雄瓦斯爆炸事件中脱身并不容易,但这次事件也给李昌荣化工造成了很大的打击,被私募股权收购并私有化只是影响之一。
李某伟. KKR收购李长荣化学并私有化后,李某伟及其家人被私募股权**邀请入股卡尔顿的上级控股公司,持股限制不超过45%,得以保留参与李长荣化学可持续经营的权利。
李某伟在工作和管理上有一套理念,那就是“严吃苦,奠定成功基石”。 11岁时,他被父亲李昌荣化工创始人李坤志送到美国求学。 这个从小到大的“富二代”,在美国上小学之初,在一个语言不懂,只能靠自己的环境中,在中学时就开始打工, 骑自行车给人们送报纸,还在电影院当清洁工。这样的经历也让他知道,只有甘于苦耐劳,才能有所成就。
因为对数学和化学的兴趣,李某伟进入麻省理工学院主修化学,当他决定没有家人的经济支持时,大二时被人帮教授帮改试卷赚钱,大三时拿到了学校奖学金, 然后成为一名助教,直到大学毕业,并在麻省理工学院用四年时间完成了学士和硕士学位。毕业后,他在加州湾区的雪佛龙研究公司从事研发工作,在一年内开发了六项专利。 虽然他的父亲要求他回来**,但他决定继续深造,并在斯坦福大学攻读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在斯坦福大学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他一边学习一边帮助父亲处理公司在美国的事务。 1982年,年仅25岁的李某伟在父亲的一再要求下,从美国回到台湾加入李昌荣化工,十年后的1992年,他开始接任CEO,善于利用收购将李昌荣打造成世界级化工企业。
对于李昌荣化工的成功,李某伟表示,他个人的成就是因为他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 他说,虽然他认为学习是他一生中最累的时期,但最严厉的老师是他的父亲李坤之。 只有在父亲的支持下,他才能让自己的冒险和创新得以实现,进而推动光长化学的转型升级。 他说:我们每个人都能有所成就,因为我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我们要感恩和谦卑地对待他人。
金龙吉祥,春天充满人间的祝福。 《一博说》祝大家新年快乐,万事如意,阖家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