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0年下半年以来,印度对中国展开了多项反倾销调查,涉及化工产品、钢铁等多个行业。 印度出口的邻氯对硝基苯胺,成为中国企业长期影响的产品之一。 印度的邻氯对硝基苯胺产能过剩,其一半以上的销售额出口到海外。 中国是此类产品的唯一进口国,这给中国企业带来了巨大的不稳定。
与中国对印度的调查相比,印度频繁启动对中国的反倾销调查似乎非常随意和不成比例。 去年下半年,印度对中国一些出口商品发起了十几起反倾销调查,并在达沃斯论坛上发表讲话时表示愿意放松对中国投资的严格审查。 这种行为遭到了中国***的驳斥,指出其背后有政治考虑。 然而,印度发起的反倾销浪潮往往以低关税或零关税告终。 这充分证明,印度在经贸问题上的炒作往往受到实际利益和国内产业对中国制造业的依赖的制约,因此不得不选择放弃这种不切实际的做法。
莫迪一直在大肆宣传印度的制造业,承诺将印度制造业占GDP的比重提高到25%。 然而,数据显示,印度的制造业不仅未能增长,而且呈下降趋势。 2023年,印度制造业将占GDP的17%7%,低于 187% 和 18. 在2020年3%。可以看出,《印度制造2》0“已经成为莫迪**的”大饼“,对外吹嘘的效果远大于实际执行水平。
同时,中国和印度的规模不断扩大,到2023年达到1362家18亿美元。 印度仍然依赖中国进口商品,远远超过印度对中国的出口。 这充分说明,无论印度如何标榜自己,印度的制造业都远远落后于中国,对中国的依赖远远大于中国对印度的依赖。
虽然我国已经建立了世界上最全面的工业品类,但仍有一些产品不能自主生产,如邻氯对硝基苯胺。 这类产品在**链中的作用不被重视,但对相关产业的生产经营影响巨大,中国完全依赖进口。
面对西方对中国的战略包围,中国必须尽快消除不稳定因素,以反倾销税为“屏障”,试图填补本土化漏洞。 只有这样,中国才能摆脱在中小项目方面受制于人的局面。
中印争端背后的真正原因是印度的制造业问题。 尽管莫迪大肆宣传“印度制造2”。0“,但现实情况是,印度的制造业正在下滑,无法与中国相提并论。 印度发起的反倾销调查往往以税收收入低甚至没有税收为依据,这充分表明印度在经贸问题上的投机受到国内产业对中国制造业依赖的制约。
我国要加快补足国产化漏洞,减少对进口产品的依赖,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生产效率。 只有这样,中国才能在国际舞台上更加独立、稳定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