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东流,每年携带数亿份沉积物和近万亿立方米的水入海,最终在江海交汇处造就了一片美丽的绿洲——崇明岛。
崇明岛位于长江入海口,总面积1200多平方公里,是中国第三大岛,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河口冲积岛。
它不仅是上海的避暑胜地,素有“长江门户”和“上海后花园”之称,还有一个神秘而美丽的名字——东海的瀛州。
据说,这个素有海外仙境之称的地方,几千年来一直没有被发现,直到明朝太祖朱元璋将都城定为南京,为了祈福,他将这个名字命名为崇明岛,让这个传说中的仙境落户于此。
崇明岛的美景犹如沧海沧桑的活化石,与“东海颍州”不朽的凌然名号十分相称。 崇明岛东西长七八十公里,南北宽十多公里,形状像一个大鞋底的印记。
它的形成不是一日之功,而是经过千年历史,长江水精心雕琢的“绝世杰作”。
崇明岛的地理位置在两三千年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当时,长江口远在镇江、扬州一带,两口相距甚远,河口呈开喇叭形。
在科里奥利力的影响下,长江口东进时,北口多变,南口稳步东移,长江口的演变形成了一幅复杂多变的历史图。
在秦代之前,如皋以东还有一片浩瀚的大海,现在如皋以东的海中有一个沙洲,叫做福海洲。
前秦时期,东晋和南北朝时期,在长江口,福海州与如皋陆逐渐相连,在长江北岸形成新的沙嘴,使江岸线从如皋延伸到如东。
这是长江口北岸首次通过河口外的沙洲与大陆相连。 同时,在南通市主城区所在地,北口以南海域——胡拓州,出现了一个新的大沙洲。
可追溯到唐朝高祖武德时期,长江口北口首次形成有陆的沙洲。 潮汐带的影响使沪树州东南海域**东沙和西沙两沙洲相隔70余里,即崇明岛的前身。
东沙位于今崇明岛东部的湘华镇和陈家镇一带,而西沙则位于今崇明岛中部的城桥镇一带。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东沙和西沙逐渐稳定和增加,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沿海居民定居和填海。 五朝时期,长江口是吴越与南吴的交界处,双方经常在这里发生冲突。
为了巩固统治,南吴在西沙建立了崇明镇,这就是崇明这个名字的由来。 由此可见,当时西沙的发展程度要高于东沙。
10世纪初,沪树州西北与如皋大陆相连,是长江北口的第二个沙洲连接。 到11世纪中叶,东步州也与南通大陆相连,长江北口延伸到今天的启东市的鲁司港地区。
这些变化影响了长江口的古北河,使东西沙成为新的分界点,周边海域的沙洲也上升得更快更大。 在科里奥利力的影响下,长江口沙洲仍呈现出北淤、南塌陷的趋势,因此宋代崇明岛的发展从东沙开始,逐渐向西北扩张。
北宋天圣三年,东沙西北部升起一粒沙子,名叫姚六沙,后来向东南延伸,与东沙接壤,东沙向西延伸,汇合成一个更大的沙洲。
靖国神社元年,在姚六沙西北50里处的河中央出现了一个大沙洲,被称为三沙。 因为三沙隶属于崇明镇,西沙,所以又称崇明砂。
宋宋时期,东沙、瑶骏沙、西沙、三沙的地形为崇明岛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南宋嘉定十五年,宋**在姚六沙设立天赐盐田。
元元十四年,天赐盐田进一步开发,在扬州路下改名为崇明州,三沙镇在三沙成立,西沙由镇降为巡检司。
明朝洪武二年,崇明州降为崇明县。 这些事实表明,自南宋以来,东沙-耀柳沙财团在地方政治经济上已经超越了西沙,也证明了东沙和西沙在北宋时期崩溃的说法是不准确的。
从《明代洪武苏州州志附崇明县地图》中可以推断,早在明朝之前,三沙就与东沙-瑶六沙相连,形成了一个更大的沙洲。
在长江口北崎路长期沉积的影响下,明清时期出现了许多新的沙洲,从下面所附的《明正德崇明县志》地图可以看出,当时的北山路沙洲较多,大致可分为以东沙-药里沙-三沙杂岩为中心的三个沙洲群, 西沙和平阳沙。
崇明岛最终形成于明末清初,其间经历了多次沙洲兼并。 先是西沙残骸上的长沙和瑶韶沙协会合并为一个岛屿,然后平阳沙群也加入进来,最后崇明岛的形态基本稳定下来。
崇明岛的形成史,是一部沧海变迁的生动史,其中沙洲的兴衰和县城的迁徙都留下了深深的印记。 崇明县的建立始于元朝十四年(1277年),历经五次迁徙和六次复辟,每一次都是历史的见证。
特别是晚清,当地人民为了抵御侵蚀,在县城南部修建了坚固的石堤,以保住县城。 崇明岛崛起的历史就像一部写实的剧本,揭示了自然的力量和人类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