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文明是加强人与人之间合作效率的最好途径,加强合作效率的最好途径是建立共同体,共同体太大,容易产生内耗,共同体太小,无法聚集足够的力量。
1644年3月19日,李自成率领的农民军攻占北京,崇祯皇帝在煤山上吊死。
今天,已经知道历史方向的我们,不会怀疑1644年是明朝灭亡和清朝崛起的一年,但是如果我们回到当时的历史背景,如果我们同意清军占领北京标志着清朝成为整个国家的合法权力, 这很可能会被视为一个笑话。因为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刚刚入关的清政权,都比南京的南明政权弱一个政党。
与南宋相比,南明政权的名气无疑要小得多,人们对南明的印象主要有两点:一是短,一般认为南明永历皇帝朱友郎在1661年被吴三桂所杀,标志着南明政权的彻底灭亡, 这距离1644年攻陷北京也只有17年,就算算郑成功建立的“郑明”,也只延到1683年,也只有39年,几乎不值一提。二是惨不忍睹,清军对南明的战争虽然不能完全用毁灭性来形容,但清军的整体攻势是顺畅的,此外,在清军与南明的战役中,还有“扬州十日”、“嘉定三屠”和全城被杀的江阴之战, 这给南明历史增添了不少悲剧色彩。
如果我们只关注这些孤立的历史事件,就会给人一种直观的感觉南明抗清,南宋抗元朝,都是弱者中的弱者,以不屈不挠的斗志抵抗强敌,虽然最后失败了,但也在歌声呐喊但事实上,南明时期(至少在洪光政权时期)的情况比南宋时期要好得多,这不可避免地提出了一个问题:南明的形势比南宋要好,清军远没有当年的蒙古军那么无敌。 今天,我们通过对南明历史的简要回顾,试图找出南明的问题。
1644年5月,江南明朝大臣得知崇祯皇帝去世的消息后,立即支持伏王朱友松在六都都南京登基,年号为“洪光”。
南京是朱元璋时期明帝国的首都,后来明朝的祖先朱棣将首都迁至北京不过,南京作为刘国的首都,依然保留了完整的官僚制度,现在朱友松登基为帝,理论上来说,这个**可以马上开始。
此时的南明洪光政权看起来很有前途,一方面因为拥有很强的正当性,此时的傅王朱有松是明神宗朱义君的孙子,明光宗朱长洛的侄子,其父朱长勋颇受万历皇帝的宠爱,这是皇位的有力竞争者, 但由于“国争”失败,没有王位,总之,伏王朱有松的血脉比较纯正,这样的血统使洪光政权具有高度的合法性。
另外,南明宏光政权手中的牌非常好,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此时,东南沿海地区已成为中国的经济中心,北方和西南地区的战争对该地区的影响相对较小,因此其财政状况得到了较好的保障。
2.二是区位优势,除了长江自然灾害之外,还有“江北四镇”的兵马,如果运用得当,不仅可以作为抵御清军的第一道防线,甚至可以有效反击清军。
江北四镇。 3.清军刚刚占领北方,无法迅速消化这么大的领土。
4.此时的清军只有7-8万满族八旗,加上蒙古八旗和汉族八旗的5-6万,总兵力反正不到15万; 而光是江北四镇的兵力,就至少有十二万,武昌还有一个左良玉,号称五十万佣兵。
这些军队虽然人数众多,但都是临时组建起来的,为了让这些军队积极作战,南明朝廷给了很好的奖励:
1.江北四镇的守卫黄德公、刘良佐、刘泽清、高杰被封为爵士,允许世袭。
2.这些人被允许自己筹集资金和食物,招募军队。
3.反击收复失地运动可以包含在您的势力范围内。
有了人、有钱、有政策,按理说,接下来要发生的应该是齐心协力抗清军的一幕,但真实的历史恰恰相反。
江北四镇的军官们并没有像洪光政权想象的那样积极收粮练兵,然后伺机收复失地,而是忙着抢粮抢地(当然不是从满清朝,而是从对方那里抢来的)。 高杰军本来应该在扬州城外,然后出征北伐,但高杰军觊觎扬州的财富,要求进城驻扎,但高杰军在扬州城外村子肆意抢劫的现象,已经为扬州百姓所熟知, 所以他拒绝进城高杰大怒,下令围城。
高杰和黄德公一直不和,高杰居然上演了在黄德公出门的路上伏击黄德公的戏码,而黄德公也不是省油灯,高杰不小心被刺死后,立即去抢高杰的地盘; 江北四镇本来就乱七八糟,湖北兵力最多的左良玉更是高兴,他本来对洪光帝不满,与当时掌权的马士英意见不合,于是以“清军一方”的名义出兵南京。
除了之前黄德公战死和高杰遇刺外,刘良佐、刘泽清和左良玉的儿子左孟庚先后投向清朝。 清军可以说是打得越来越厉害了。
而这些主动向清朝投降的将领,一旦反击南明,也不心软,扬州十日、嘉定三劫都有高杰和李承东。
最终,本来可以立下大功的南明洪光政权,除了石克发坚持扬州、黄德公和芜湖与清军作战外,几乎都不战而降,最终,洪光政权只坚持了八个月左右,南京城就被攻破了, 洪光皇帝被俘被杀,洪光政权灭亡。
洪光政权垮台后,清军占领了东南地区的大部分地区,在南明洪光政权与清军的战斗中,对扬州石克发部的抵抗最为坚决,只有一万多人,在此期间,石克发曾数次向洪光皇帝求援,但均未等待援军, 最后石克法战败而亡,扬州百姓惨遭屠杀,南明君臣忙于内讧,好局面白毁洪光政权垮台后,双方实力真正逆转,清军成为强势一方。
1645年6月,唐朝国王朱玉坚在福建地方势力郑志龙的支持下,与福州一起被立为皇帝,年名龙武。
龙武政权。 龙武帝也有收复失地的强烈愿望,一登基就宣布要“复辟皇室,驱逐清军,维持我太祖的事业”。 朱玉坚不仅有收复失地的决心,而且有具体的计划,他制定了先南京(半功)后北京(满功)的战略方针,在收复南京时,他甚至提出了向第五条路线派兵的具体计划,7月,学者黄道舟出发远征。 起福州经延平、建宁、崇安,出水口,到江西广新,到浙江和安徽地区。 8月,苏鲁博太子黄宾清奉命率领水师“从阜宁、邵晋、曲等地进军,联手剿剿和恢复南都”。
洪光政权垮台后,清廷下达了剃须令,引起了江南地区人民的激烈抵抗,嘉定、江阴等地的抵抗也发生在此时,这些抵抗不仅对清军的势力造成了沉重的打击,也使清军无法迅速南下, 而龙武帝的北伐,也在这个时候得到了当地人民的支持。黄宾庆后来在舟山驻军,极大地鼓舞了浙东和江南的反清势力。 其中,还有明朝睿昌王与南京附近龙武帝的北伐军的合作,瑞昌王出兵攻打南京的人马最多能达到两万人。
不过,龙武帝虽然有北伐的意向,但毕竟登基时间不长,自身兵力薄弱,能调动的人马几乎都是新招来的临时拼凑而来的,郑志龙作为福建的土豪,对收复失地并不是很感兴趣, 他更关心的是自己的势力不被破坏,郑志龙率领的福建地方势力被动地对付龙武帝的战略,最终使**计划失败,当清军南下时,郑志龙果断地向清军投降。
1646年9月,福州城被攻破,朱玉坚被俘,后绝食而死,南明龙武政权灭亡。
龙武政权的建立,离不开郑志龙等地方势力不过,郑志龙的首要目的却是保住自己的势力,龙武帝的积极北伐甚至可能影响到他的地方势力因此,郑志龙在收复南京的战略上是被动的,而向清军投降则非常积极。
龙武政权垮台后,清军占领东南各省,1646年11月,明朝广西都督屈世云支持在肇庆立贵王朱友郎为皇帝,年名永历。
其实此时的南明王朝本身并没有太大的势力,在与清军短暂的战斗之后,就败下阵来,而在随后与清军的战斗中,关键作用的就是原大西政权的残余:张宪忠在与清军的战斗中阵亡, 孙克旺、李定国、刘文秀、艾能起四将军整顿了大西军的残余,因为人们对大西军的评价一直不高,在李定国的建议下,四人决定带领人民加入南明永历政权。
永利政权。 此后,大西军开始了更加积极的军事行动,由孙克旺负责守卫云南和贵州的大本营,李定国和刘文秀分别进攻湖南和四川,在随后的战斗中,李定国的军事天赋得到了充分发挥,在桂林战役中,李定国击败了孔有德, 清定南王孔有德在绝境中死去。占领桂林后,李定国扩大了在湖南的战果,在恒州之战中,李定国在前线击毙了清京金的亲王尼坎。 李定国相继杀了清朝的两位国王,正如历史所说“两位名王”。 一时间,李定国的名声大受震慑,清廷甚至有与李定国分江的打算。
但李定国的胜利并不是大家想看到的,留在大本营的孙克旺,处处盘算着李定国,最后让孙定国之间的矛盾直接发展成一场火合并,孙克旺当然不是李定国的对手,于是转身投奔了清军。
有孙克旺说,“领导党”的清军在李定国面前再也不会被动挨打,而永历政权的皇帝朱友朗正好与龙武皇帝朱玉坚相反,他怕清军打仗,跑到缅甸也只能放心。
然而,一心想活下去的朱友郎最终还是没能活下来,由于种种制约,李定国为清军而战逐渐转为被动,1661年,面对吴三桂的军队,缅甸国王将永历皇帝朱友朗送回云南,永历皇帝在昆明被吴三桂用弓弦勒死。
至此,南明政权几乎可以说已经结束了,当然,台湾还有自称明朝的“郑明”,郑成功在1657-1659年也进行了三次北伐,甚至一度差点占领南京,但由于当时永历政权的内讧, 李定国的军事行动与郑成功北伐没有形成很好的配合,三次北伐都白费了。
回顾南明三大政权与清军的斗争,我们会发现:每个政权都有机会,但除了洪光政权之外,没有机会。 因为在合法性问题上,只有洪光政权被普遍接受。
洪光、龙武、永历政权分别属于东南、正南和西南,三个政权及时得逞,实力依次减弱,但最弱的永历政权取得的军事成就最多,最强的洪光政权被打得最彻底,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因为洪光政权权力太大,内耗太多, 虽然永利政权相对简单,但很容易形成联合力量。
三政权的衰落与内耗有很大关系,但永利政权没有洪光政权那么严重。
我们来回顾一下南明王朝形成的比较成功的抵抗,无论是石可发在扬州孤军奋战,还是江阴军民抵抗清朝81天,无论是瑞昌王攻打南京,还是李定国的两位名王,其兵力都比较单一, 所以没有太多的内耗。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南明的灭亡是由于社区的问题,虽然不能说明朝的大社区的概念已经完全消失了,但太多小社区之间的利益纠纷所引起的内耗却是惊人的更可怕的是,这些小社区似乎对其他小社区变大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恐惧。
这种对变弱或别人变强的恐惧,让他们在清军面前选择了投降。 新成立的清帝国,因为建国的原因,还是很有凝聚力的,这也让他们打得越来越大,最后占领了整个中国。
南明乃至整个明朝的灭亡,都源于大社区凝聚力的丧失,以及小社区相互争斗的力量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