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社工、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郭秀新荣获2017年度南海区十佳社区矫正工作者; 2020年获佛山市司法局《社区矫正法》研究宣传贯彻征文活动三等奖。 从事社区矫正工作10年,现为佛山市南海区贵城司法办公室司法社工。 自2013年以来,同志一直从事社区矫正工作,严格要求自己,勤奋工作,吃苦耐劳,注重工作积累,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坚持原则,依法纠正
郭秀新严格遵守法定程序,在协助日常监督管理工作中,做好每一位社会矫正主体的接收和纠正工作。 坚持每周一次社会矫正对象按时汇报,每月一次思想汇报,每月一次社区走访。 按照分级管理、全方位管理的原则,从细节入手,加强对社会矫正主体的监督和帮助,充分掌握每个社会矫正主体的生活、就业和思想状况,如有困难或违法迹象,及时谈心、跟进纠正、化解隐患。
>>温柔是相互的,心是至高无上的
郭秀欣从事社区矫正工作10年,接触了近千名社会矫正对象,她认为,社区矫正不仅仅是用冷酷的规定改变社会矫正对象的外在行为,更是从内到外挖掘他们的动机,让他们自主地由内而外地改变。
被矫正出狱后,被社会矫正对象赖先生满怀感激,将一面印有“社区矫正伸出援手,用心帮助杜成仁”的锦旗送到桂城司法所,他说:“非常感谢社区矫正人员在返乡的路上对他给予了更多的帮助,这激发了我重活下去的勇气和信心。 郭秀新系列的“心连心”教育,慢慢改变了赖的思维,从不懂社区矫正工作,到能够积极参与各种社区服务,实现人生价值最大化。 赖说:是社区矫正给了他重生的机会,现在他已经为人父母了,如果不是社区矫正,也许他还在监狱服刑。 而且发生了一系列的家庭变化,无法正常工作、生活、结婚生子。 ”
>>适应人情,发自内心
谭某作为老年社会矫正对象,长期处于焦虑状态,情绪常常像一只受惊的小鸟,这与她长期遭受家暴有关,影响她的睡眠质量和日常生活,不愿主动外出,经常独自一人在家,长期孤立,甚至影响她正常接受相关社区矫正的监督管理。
在了解了谭的特殊情况后,经过多次面谈,郭秀新针对谭的处境制定了个人干预方案,包括:一是定期面谈; 二是不定期家访; 三是不定期提供生活必需品; 四是向谭某女婿提供就业信息; 五是整合“阳光志愿者”资源,带领谭老师参与社区服务活动; 六是组织志愿者不定期探望谭某,主要是和谭某聊天,出去走走,结交朋友。
经过郭秀欣的一系列跟进和帮助,谭的状态逐渐恢复稳定,生活、工作和人际交往都有了良好的变化。 在一次家访中,谭某含着感激的泪水拉着郭秀欣的手说:“谢谢贵城司法办公室,感谢社区矫正人员,是你们让我感到温暖。
>>雪中送炭,重燃希望
曾从事建筑设计行业的社矫对象邓,在工作中意外发生事故,导致身体残疾,需要长期坐轮椅活动,无法正常工作,为了养家糊口,从事卖非法书籍,误入歧途。 在社区矫正期间,各种问题不断出现。 这个人意外致残,没有工作没有收入,基本的生活保障成问题,其次是婚姻问题、亲子问题、情感问题。
邓长期饱受病痛折磨,对再就业的可能性产生了极大的自我怀疑,情绪一再陷入抑郁,因此对社区矫正持抗拒态度。 在了解了纠错对象抗拒的根本原因后,郭秀新帮助他纠正了用人观念,克服了非理性思维,用自己的优势视角帮助他分析了自己的长处,帮助他调整了失落感; 另一方面,他积极为邓牵线搭桥社会资源,最后帮他牵线搭桥了一家愿意为他提供兼职设计工作的网络公司,邓顺利完成了工作,拿到了工资。
郭秀新说,在整个矫正过程中,很多复杂而棘手的问题需要社会矫正主体来解决,而矫正是一个长期的工作过程,比如对社会矫正主体的情感支持、社会关怀、家庭关怀、就业支持等。
郭秀新认为,什么样的人是社会矫正对象,他们是否具有改变某些情况和现状的潜力,取决于社会矫正人员如何看待和挖掘社会矫正主体的内在潜力,激发他们的积极想法。 “理解、尊重、接纳”是帮助和教导社会矫正对象的态度,帮助他们走上社会矫正之路,激发他们重新生活的勇气和信心,让他们重新开始生活,回归社会,重新点燃希望。
在南海区司法局的统筹指导下,自2017年起,佛山博瑞承担了南海区社区矫正司法社会工作项目,系统跟进了矫正期间全区社区矫正主体的督教援助工作。 为社区矫正对象提供思想教育、心理评估与干预、行为矫正、困难帮助等服务,协助社区矫正对象多维度反思自身行为,促进其思想行为发生积极变化,使其重建符合社会规范的生活方式,回归社会,降低再犯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