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来自安顺,喜欢复古、怀旧的风格。 2月13日,吴女士和姐姐来到贵州省遵义市1964文化创意园,在老式机车旁拍照留念。 “我们对传统与现代的融合感到惊喜,无论是在历史还是在艺术上。 吴女士说。
走进1964年文创园区,美术馆、图书馆、展览馆、游乐场、篮球场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散落一地,街道上的工业零件和旧机器无不彰显着旧时光的回忆。 过去,这里是贵州长征电气集团公司长征十二厂的老厂房,建于上世纪70年代。 红砖厂房高大整齐,保存完好,2015年改造后,在原有建筑的基础上融入现代设计理念,继承和发扬“三线精神”。
园区内的工业零件。
66岁的王在长征12号工厂工作了30多年,现在已经退休,每天都在公园里散步。 无论他走到哪里,他都能清楚地记得原来的网站是什么样子的,以及它的用途。 “我很荣幸看到,我为之奋斗的地方并没有因为时代的变迁而被遗忘,而是发挥了更重要的作用,丰富了人们的休闲生活。 ”
园区内,遵义三线建设博物馆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前来参观,全面展示了遵义三线企业的创业发展历程和成果,是对三线建设场地的保护、传承和利用的有效结合。 据了解,2023年展厅共接待约5名参观者40,000人。
在遵义三线建设博物馆,游客们正在收到明信片。
作为本地年轻人,我觉得我们应该了解历史和“三线精神”,把三线建设的故事讲给更多的人听。 “00后”遵义唐亚妮在博物馆当了一年多的讲解员,接待过不同年龄段的参观者。 她告诉记者,她对在原厂工作过的老人印象深刻,“他们看展品的眼神真诚而深情,每年都有人来怀念那些多事之秋。 ”
除了在三线建设中感受人文精神外,还可以体验现代时尚的生活方式。 在公园里,七米花工坊结束了假期,在情人节前一天早早准备。 店主蔡琦(化名)在这里已经五年了,之所以选择这个地方,不仅是因为政策支持好,还因为这里浓厚的文化氛围。 蔡琦表示,作为一名创业者,坚持拼搏、不断创新,其实与园区传递的精神内核不谋而合。
游客在公园内的热门地标前拍照留念。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已有87家中小企业入驻园区,涵盖餐饮、酒店、美术培训、婚礼策划等领域。 同时,利用公共空间开展了爱国主义、科普教育、文艺演出、文化论坛、专题讲座等400余场系列活动。
遵义1964文化创意发展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我们将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将更多厂址打造成文化创意产业的孵化器和聚集地。 围绕资源、旅游资源和服务三大要素,加强规划、运营和推广,将“三线”文化与一体化旅游深度融合。 ”
贵州**天研新闻记者袁立倩.
编辑:龙飘。
二审刘娟.
三审闵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