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无疑是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也是中国大陆最频繁的酒宴假期,现代谚语“每个节日三斤肥”由此而来,频繁的娱乐甚至成为整个节日中一些人的心脏病。 如何以轻松、快乐、健康的方式度过这个团圆和节日,越来越成为现代人重视自身健康的考虑因素。
于是,《回园》推出了本期《健康春节》特刊,用系列文章介绍一些与节日相关的健康知识,同时介绍一些处理酒宴的技巧和方法,希望能对部分读者有所帮助。 《汇普》编辑部全体同仁也祝大家春节快乐,阖家健康。
作者 |方玄昌.
除了极少数情况外,人们在参加酒会时不会期望喝醉。 但在酒桌上,不管你愿不愿意,都难免会遇到想要你多喝点,让你喝“开心”,或者想和你打架的人。
于是,民间出现了一系列当地的“宿醉”方法。 其中最著名的有三个。
第一种是在酒会开始前一二十年吃一个生鸡蛋,相信蛋清会覆盖胃壁,阻止酒精吸收。 诚然,生鸡蛋的消化吸收速度比煮熟的鸡蛋慢(而且营养吸收率也较低),但用它来“隔离”酒精与胃壁的效果有限,并不明显好于先吃几顿饭再喝。 而在整个消化道中,肠道是酒精吸收的主要场所,蛋清不能总是阻止酒精通过幽门进入肠道。 同样重要的是要考虑到生鸡蛋有时会被沙门氏菌污染,沙门氏菌有一定的食物中毒风险。
二是每隔一段时间上厕所时,主动通过挖喉咙等手段诱发呕吐。 这种做法的“宿醉”效果往往比很多人预期的要低,危害也很明显(呕吐物因为胃酸对食道和牙齿有严重的腐蚀作用)。 酒精在食道中的吸收是游离渗透,吸收速度比水快,除非你在喝酒后迅速呕吐,否则在喝酒和上厕所之间会吸收大量的酒精(特别是如果你喝了高酒精)。 而酒桌上的每个人都要留着面子,以免太频繁地上厕所。
第三种是在饮酒聚会之前或中间喝蜂蜜水。 如果不考虑肉毒杆菌毒素的问题(胃酸可以破坏这种毒素,**一般不会中毒; 一岁以下的婴儿因胃酸分泌不足需要避免食用蜂蜜),或者用标准化生产储存的人造蜂蜜代替,这是一个好的做法:蜂蜜水可以减少饮用后经常出现的酒精低血糖问题,另一方面,其中的果糖可以激活酒精脱氢酶(当然, 这也将使乙醛更快地在体内积累)。
另外,有一种说法是,人们提倡喝后喝茶,用茶来缓解宿醉,这也是错误的。 茶碱和酒精都是利尿剂,只会使身体更快地脱水。 喝糖水或蜂蜜水有时可以缓解饮用后的不适,因为糖水有减缓酒精低血糖的作用。
酒桌上也有老人。 一些所谓的酒高手只喝酒,不喝,但他喝的酒大多是通过桌上的热毛巾进入地毯的,或者让服务员通过更换茶杯帮忙倒入下水道。 比起上述土法的“内力”性质,这种“外力”对健康无害,但毫无疑问不值得提倡,就算不查浪费和欺骗的本质,喝到这个地步又有什么意义呢?
如果我们以它影响乙醇及其代谢物乙醛分解的速度为标准,那么世界上没有真正有效的宿醉治疗方法。 市面上能缓解宿醉、增加酒精量的药物(有的还打着进口的旗号)是没有科学依据的。 常年喝酒不会加速酒精的新陈代谢,但可以增加身体(包括大脑)对酒精的耐受性,给人一种酒精量增加的错觉。
对于经常饮酒的人,建议每天适当补充维生素B1,因为长期饮酒会导致体内维生素B1缺乏。 维生素B1是体内能量代谢的重要辅酶,慢性缺乏症患者可能没有明显的症状,但如果在短时间内突然摄入大量碳水化合物,或者在急诊科注入大量葡萄糖,可能会迅速耗尽体内的维生素B1, 导致严重的脑病。
对于注重健康的人来说,避免酒精危害的最有效方法当然是不喝酒或少喝酒。 如果您因各种原因不得不饮酒,请尽量控制酒精摄入的总量和速度。 首先,你必须停止在酒桌上空腹喝酒。 喝酒前先吃点饭,可以使胃吸收酒精的速度更慢; 特别是,先吃一些碳水化合物可以过快地避免酒精性低血糖的症状。 在饮用过程中多喝水,防止脱水,有助于稀释酒精,使酒精吸收得更慢。 另外,不要为了表现出傲慢而“喝一口”,小口慢慢喝,给肝脏更多的时间代谢酒精。 俗话说,你不能用你的国际象棋技巧喝得那么多。
喝多的人也有个总结,“混合酒容易喝醉”。 其实,醉酒的速度只与身体吸收酒精的速度有关,从这个角度来看,如果你在相同的时间内喝同样量的酒,那么你显然会因为简单地喝高酒精而喝得更快。 这似乎与很多人的经历背道而驰,但不难理解,人们往往认为呕吐是醉酒,但实际上呕吐和醉酒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一起喝几种酒会让很多人的胃很快不适。 而醉酒是由血液中酒精的浓度决定的。
对于那些不想喝醉的人来说,酒桌上还有最后一招,那就是对人畜无害的欺骗——它来自李寻欢在古龙笔下的一句话:装醉比真正喝醉要有趣得多。
本文由科普中国明星计划项目支持,由中国科协科普部出品,中国科技出版社监理,北京中科银河文化传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