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村里驻扎了两年多,始终牢记村里的初衷。
他以坚守青山的坚韧不拔,以俯冲做实事的态度,脚踏实地地为乡村振兴做了三件事——“输血”、“血流”和“造血”。
他抓住“百万工程”的机遇,与班组成员一起规划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他是中国农业银行广州分行的徐平超。 他还是中国农业银行广东省分行第一书记,按照省委组织部的要求,是驻镇帮乡帮村队的一员。
为乡村振兴注入新“血液”:搞帮扶,最好来点实事。
华东村位于粤北山区韶关市永源县西南部,常住人口2000余人,村里常年集体经济收入在5万、6万元左右徘徊。 刚到花东村时,徐平超和队员们马不停蹄地进行调研。 在他们看来,产业是乡村振兴的关键。 因此,他们忙于检查信息、制定计划、寻找专家和讨论开发......但是,在上村挨户的过程中,村镇干部多次提到,养猪养鸡谁赔钱,种三花里谁赔钱,种甘蔗谁就亏......他们所有的钱渐渐地,徐平超明白了“弦外之声”——要想帮忙,最好是实实在在的东西。
那么什么是真实的呢?帮助农民增加收入是驻村第一书记的重要职责。 自入驻以来,他和团队已经筹集了25万元,筹划成立村集体公司和电子商务平台项目。 目前,电商经营逐步走上正轨,农产品月均销售额已突破20万元。 同时,他还从建设党群服务中心、完善乡镇公共服务设施入手,让村镇干部和村民充分看到ABC的诚意。
2022年,永源县计划重建华东村党群服务中心大楼。 在中国农业银行广东省分行的支持下,专案组筹集了100万元的建设资金。 目前,该建筑的主要项目已经完成,并将在不久的将来交付。 徐平超还从中国农业银行广东省分行获得130多万元“630”资金,在官渡中学和官渡小学建了两个“爱心教室”,对官渡镇卫生院“爱心病房”进行了升级改造,还开展了救灾重建工作,“输血”帮助官渡镇、花东村尽力补短、缩小差距。差距。
疏通乡村振兴“血脉”:科学繁荣是必经之路。
徐平超认为,“输血”相对容易,“造血”是根本,“造血”先要打通,“造血”才要打通。 为此,他和班子组织了华东村主题党日、第一书记党班、村民代表交流会等活动,向村民灌输乡村振兴理论,提高党员干部的认识水平; 深入农户家庭广布,动员村民摒弃“等需”的观念,立足实际,努力工作。 同时,大力开展消费援助,帮助农民增加收入,与中国农业银行广州分行等单位合作,在华东村销售农产品。
艰苦奋斗是前提,科学财富是路径,ABC将为每个人提供资金支持。 徐平超继续鼓励华东村党员干部、养殖养殖专业户带头试行,投入信贷资金1038万元,帮助出水口第一鱼、丽花肉鸡养殖、香水柠檬园等项目。 成为农民通过勤劳、科学、金融致富的标杆,在当地村民中发挥了示范作用。
培育乡村振兴“造血”新功能:增强自我发展的内生动力。
产业是乡村振兴的关键。 培育农村“造血”功能,增强自我发展的内生力尤为重要。 在实地调研、摸清情况的基础上,2022年,徐平超将“人参红薯”种植项目引入花东村,积极探索乡村特色产业发展之路,2023年将种植面积扩大到130亩,带动村民增收60多万元。 “我们村的人参红薯又软又糯又甜,市场反响特别好! 说起村里特色农业,徐平超总是像个宝贝。
徐平超还为官渡镇制定了“一对一”金融服务方案,积极参与项目建设的财政支持,聚焦乡村建设和农村产业发展,投入信贷资金135亿元助力实体经济转型升级。 开展金融服务宣传,推进“信用村、信用用户”建设,自进驻以来,累计向农户发放贷款3130万元。 在他的推动下,中国农业银行永源县分行签署了为期五年的官渡镇乡村振兴金融服务五年期战略合作协议,助推官渡镇经济发展,自签约以来两年累计在官渡区投资2笔贷款99亿元。
在中国农业银行广东省分行和当地党政的大力支持下,花东村集体经济不断迈上新台阶,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20万元。
广袤的农村世界有很多事情要做,也有很多事情要做。 目前,徐平超和他的团队成员正在抓住“百万工程”的机遇,正在华东村规划一条更大的可持续产业发展和振兴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