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悄然过去,这一年,对于整个储能行业来说,发展可谓是跌宕起伏,就像坐过山车一样:上半年景景无限,下半年连续不断,产能过剩,内卷也愈演愈烈。
然而,在众争议的背景下,储能行业终于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2023年,虽然储能行业仍将保持快速增长,但行业内将出现“寒意”。 在结构性产能过剩迎来拐点之际,储能行业正陷入“冰”与“火”的拉锯战。
截至2023年12月底,我国新能源储能累计装机容量已达34个5gw/74.5GWh,仅2023年新能源储能新增装机量就达到21个5gw/46.36GWh,是上一年的三倍。
展望2024年,工商业储能将如何发展
从主要**中,我们似乎看到了诸如“内卷”,“战争”和“淘汰”之类的词。 然而,回顾历史,钢铁、水泥、家电等许多成熟行业都经历了一流的战斗和整合,最终龙头企业实现了稳定的利润。 从长远来看,目前储能行业的发展也有其合理性
引用周宏伟先生在风马牛年终展上的一句话:“.
因此,在这个充满复杂不确定性的行业环境中,要敏锐抓住机遇,勇于创新,积极开拓增量市场。鉴于储能发展高度依赖政策的支持和引导,吕雨能将从2023年发布的重要政策和市场趋势出发,梳理新一年工商业储能市场的增幅。
在预期的快速增长下,绿泰宇能将围绕以下4个关键词,探讨2024年新型储能产业的发展趋势和特点
竞争
竞争是2023年新能源储能从业者最突出的感受。 电池级碳酸锂继续走低,区间为9在6万吨至51万吨之间,年底均价为2265万吨,同比下降53%。 年末均价甚至跌破10万吨,较峰值60万吨下降80%以上。 岳芬在2024中国储能CEO大会上透露2023年,国内储能系统招标规模达到65个7GWh,同比增长383%,200多家企业中标。 然而,储能系统的平均投标价格继续下降,跌至0。79元瓦时,几乎减半,甚至低于06元瓦时**,创行业新低。
根据国家能源局2022年3月发布的《“十四五”新能源存储发展实施方案》,到2025年,新能源存储成本将降低30%以上。 出人意料的是,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新能源储能提前完成了“十四五”降本目标。
岳芬指出2023年储能系统机架集收量适中,十大采购单位规模占总规模的90%,以“五大六小两网两建设”为主。不过,预计2023年中国企业在全球市场出货185GWh储能电池,低于年初预期。 受各种因素影响,行业平均产能利用率仅为50%左右,下半年出货量将放缓。 随着产能的快速扩张和行业竞争的加剧,缺乏资金和技术积累的企业将面临生存压力。
竞争激烈主要是由于发电侧强制配储导致储能利用率下降,加上能源持续下滑,行业资本涌入,上游原材料大幅下滑。 天合光能储能总裁孙伟在高新技术储能年会上指出,这让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尤其是对于缺乏资金和技术积累的企业来说,生存压力越来越凸显。
创新
尽管面临挑战,但新储能从业者对未来仍然充满信心。 天合光能总裁孙伟表示,预计到2030年,储能出货量将有10倍增长的空间,市场确定性增长明显,给从业者带来了极大的信心,目前的困难只是短期的。 孙伟强调,与动力电池相比,电化学储能市场尚未形成明确的龙头企业,中小企业仍有很多发展机遇。
思科奇董事长傅文辉也认为,储能行业正呈现出一定的趋势。 新能源储能正逐步从试点示范向工程化、规模化、系统化、产业化发展,迎来快速发展期。
科华数能常务副总裁崔健提出,突破当前困境、提升竞争力的根本途径——持续技术创新。 他指出,从业人员要对储能技术保持专业和充分的尊重,不断提高自身技术水平,坚持长远,持续加强内部培育,进行自主的核心技术研发和技术经验积累。 这包括结合用户需求和痛点的产品和解决方案,探索储能的多样化技术和多场景应用。
储能市场新一轮竞争已经开始,大容量、长寿命、低成本的电芯成为各企业研发的重点。 电芯容量在目前主流280ah的基础上快速迭代,出现了300ah、560ah、700ah、1130ah等不同设计的储能电芯。 同时,基于大容量电芯的储能电池仓功率也有所提升,宁德时代、阳光电源、天合光能等龙头企业纷纷推出20英尺5MWh集装箱储能系统。 这一创新趋势表明,该行业不断追求卓越的技术和产品,以满足市场对更高性能和更可靠的储能解决方案的需求。
解决问题
从下游应用来看,建而不用的问题明显突出,如何解决成为当务之急。
中国工程院院士饶红指出,全国28个省(区、直辖市)出台了10%-20%的新能源配储政策,新能源配储在电力侧储能中的占比超过80%。 但实际运行数据显示,新能源配储平均利用率较低。
根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发布的《2023年上半年电化学储能电站行业统计》,2023年上半年,我国电化学储能电站日均运行时间仅为4个17小时,仅为电站设计利用小时数的34%。
总体来看,新能源储能还存在利用率低、建设不利用的问题。 作为市场快速发展的方向,独立共享储能已录得100吉瓦时以上,但也存在准备不建、建不用的问题。 永泰数码能源副总裁江沩亮指出,这些问题的核心在于市场机制不完善,储能盈利模式不明确。
问题还不止于此。 饶红指出,“目前,储能计划总体上比较广泛。 “不同地区的储能按不同比例纳入功率平衡,缺乏明确的平衡系数标准。 例如,一些省份将电力侧储能纳入电力平衡,按装机容量的20%计算,而负荷侧储能则不然; 还有一些省份以装机容量的50%参与电力平衡,而其他省份将在2030年左右以10%和30%的比例纳入电力平衡。 “对于如何部署储能,目前仍缺乏明确的规划方法和指导标准。 ”
中国大唐集团科技研究院新型储能研发平台研发总监李同辉坦言,“在调研了数十家储能电站后,我们得出的结论是,有三个难点——难选择好的设备,难建好的储能, 而且很难很好地利用发电站。“储能项目在规划设计、设备选型、调试等方面存在诸多不足,招标时承诺与实际落实差距较大,运维故障不断,系统一致性、额定容量、可用率难以达到预期, 导致项目的实际容量或可用率较低。因此,如何有效解决建筑不用的问题,成为亟待解决的核心挑战。
利润
在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中,新型储能不仅需要建设好,而且需要用好。
广东省国家新能源存储研究院联席院长陈建福强调,产品再好,仍然需要通过应用实现其价值,从而形成良好的回报机制,促进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他指出,大型储能一体化系统面临多机并联控制复杂、电池侧控制粒度低、电网支撑功能不足等问题。 要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对储能应用场景进行研究和探索,深入了解每个场景对储能的应用需求,凝聚出每个场景下不同储能技术和系统指标的精准差异化需求。 同时,要研究提高储能规划、调度、交易调控技术的方法,建立适合储能高效运行的业务机制。
中国能源研究会理事长石玉波认为,在电改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建立能够充分体现新能源储能多重价值的市场机制至关重要。 他指出,要建立全过程规范管理体系,建立高质量发展准入门槛,科学指导储能项目建设,制定项目库出入口机制,避免资源浪费和恶性竞争。
储能需求的增长将促进政策和市场规则的不断完善。 2023年9月,国家能源局发布全国首个电力现货市场基本规则,《电力现货市场基本规则(试行)》明确了储能、虚拟电站等新业务主体参与交易的机会。 随着电力市场的推进和峰谷价差的扩大,储能以主体参与电力现货市场和配套服务市场,通过交易获得收益的机会也在增加。 公布的1月份电网电价数据显示,19个地区的电网电价超过0最大峰谷价差7元千瓦时,广东、江苏、湖北最大峰谷价差达到13053元千瓦时,11414 kWh 和 10693元千瓦时。 这说明,新能源储能的盈利机会正在逐步打开。
进入2024年,困扰行业两年的原材料问题已大大缓解。 近两年,由于动力电池需求增速放缓,以及锂电池全产业链大规模扩张,各环节材料均出现大幅回落。 2023年,碳酸锂将超过80%,电芯将超过50%,电池成本降低将进一步提高新能源汽车和储能的经济性,行业渗透率将持续提高。
随着碳酸锂接近成本水平,去库存接近尾声,需求持续增长,锂电池产业链有望进入“量利双增”的局面。 本文将从供需两方面进行分析,重点关注行业发展趋势和新周期储能技术转型。
未来,随着电力市场的开放和对多样化储能应用场景的需求不断增长,软件和系统管控能力将成为工商业储能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在碳达峰试点政策的带动下,零碳园区和储能将迎来大爆发。 2023年10月,国家发布《国家碳达峰试点建设方案》,计划在全国范围内选择100个城市和园区开展碳达峰试点建设。 储能系统将在零碳公园转型中发挥关键作用。 同时,这一趋势也为工商业储能企业提供了巨大的市场增量。
从规模上看,零碳园区配储需求巨大,市场潜力巨大。 我国拥有2000多个国家级和省级工业园区,是大量高耗能企业的所在地,面临高耗电、高碳排放等问题,亟需开展零碳转型。 同时,根据《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计划》引导工业企业入园,推动产业园区能源体系整体优化和污染综合整治。 这一政策将进一步扩大工业园区的规模。
未来,大型企业的工厂在完成能源转型后,将形成独立的零碳园区。 中小企业可以借助产业集群和大型企业在第一链上形成园区,通过园区管理的集中规划进行能源转型。 在零碳园区中,工商业储能装置可以通过园区运营商的统一规划和建设来支撑整个能源系统。 这种集中管理将使储能设备更高效地为工业园区提供能源支撑,为园区内企业提供可靠的零碳能源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