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过去的2023年,储能市场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景气:有利的政策刺激、装机容量大幅增长、多元化技术示范、资本密集涌入,多地产业集群兴起。 然而,在疯狂扩张的背后,产能过剩的隐忧也暴露无遗,“*战”硝烟弥漫,企业盈利能力和产品质量面临双重考验。
风知草,储能行业也是如此。 储能作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正逐步渗透到各种应用场景中。 随着系统成本的不断降低以及市场和先进机制的逐步完善,储能行业将加速从商业化初期向规模化发展的转变,进而迈向全面商业化时代。
值此行业调整变革之际,《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了中国能源研究会储能专委会主任委员、中科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所长、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理事长陈海生。 面对市场竞争的加剧,陈海生建议储能企业要保持战略聚焦,练“内功”,找到差异化的市场定位,从而摆脱低层次的“内卷”,实现高质量发展。 展望2024年,陈海生表示,预计我国储能在攻坚克难中继续快速前行,在大规模发展进程中迎来实质性变化。
规模和技术正在迅速发展
第一财经报记者:2023年过去,新能源储能继续保持强劲发展势头。 您认为有哪些突出的亮点? 主要好处是什么?
陈海生:我认为2023年新能源储能的亮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储能装机容量保持较快增长。 截至2023年底,我国已投产86座储能装机容量5GW,同比增长45%。 其中,新能源储能装机量再创新高,全年新增装机近21座5GW,约为上一年的三倍。
二是储能技术发展迅速。 22MW飞轮储能储热调频项目、45MW用户侧铅炭电池、300MW电网侧先进压缩空气储能、5MW超级电容+锂电池混合储能项目等示范项目发展迅速,各类新型液流电池和100兆瓦钠电项目已列入省级示范项目名单。
三是储能应用模式不断丰富。 自主储能的大规模发展,不断提升储能参与电力市场的体验,山东、湖南等省份自主储能的实际运行可以接近每天一次充放电。 实际应用证明,储能可以参与电力市场,为新型电力系统的调峰和调频做出贡献。
这主要得益于四个方面:一是我国新能源的快速发展,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对储能提出了重大需求; 二是国家对储能的政策支持,包括国家科技计划、国家示范工程和新能源配储政策; 三是储能技术本身发展带来的技术性能提升和成本持续下降; 四是电力现货市场进入实质性运行,大量细分应用场景实现新储需求多样化,储能商业模式和一流机制逐步形成。
《第一财经》:储能技术正在蓬勃发展,您如何判断未来技术的发展趋势? 预计长期和短期储能何时会相辅相成?
陈海生:不同的应用场景对储能技术有不同的要求。 目前,锂电池在中短期储能领域应用较多; 在长期储能领域,压缩空气储能、液流电池储能等技术具有比较优势; 飞轮储能、超级电容器等更适合短时高频应用。
对于未来技术的发展趋势,我有几点看法:
首先,长期储能技术值得关注。 新能源调峰问题日益突出,长期储能凭借其长期大容量的特点,可以在更长的维度上调节新能源发电的波动,减少电网拥堵,提高清洁能源消纳能力。 它可以专注于长期储能技术,如压缩空气、液流电池和储热。
其次,短期高频储能技术也应重点发展。 具有快速调节能力的新型储能技术是电力系统解决功率平衡和系统稳定性的重要手段,因此飞轮、超级电容器等短时高频技术也将受到关注。
第三,随着新能源装机容量比重的不断提高,电力系统对新储能的多样化需求将不断发展,长短期储能互补的发展形态将逐步形成。 同时,数据中心、光储充、冷热电联产、V2G(电动汽车与电网交互)等用户侧应用场景也将形成差异化需求。 混合储能技术对于满足不同应用场景、不同工况的差异化需求,实现综合效益最大化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电力市场的逐步完善,混合储能在技术和经济方面的综合价值有望逐步形成。
转向高质量发展
《第一经营报》:面对激烈的竞争,您认为企业需要解决哪些问题?
陈海生:首先,如何在竞争和产品质量之间取得平衡。 以锂离子电池储能为例,系统**将在2023年初为15元瓦时左右,到12月,储能系统的平均投标价格已降至079元WH,部分集中采购中标价格低于06 美元月利率。 面对激烈的竞争,一些企业别无选择,只能低价竞争,为了获得利润,他们可能会降低材料、工艺等环节的成本,这可能会影响产品质量,这将给电站的后续运行和维护带来潜在的安全隐患。
二是如何实现储能技术差异化竞争。 不同的储能技术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需要找到差异化的市场定位,如大功率储能和长期储能等。 同时,储能企业在储能电站智能化运行、电网化储能、智能决策系统等方面下功夫,可以降低储能电站的运维成本,提高电站运行的安全性和效率。
《第一财经》:资本是储能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但无疑是一把“双刃剑”。 企业应该如何处理与资本的关系?
陈海胜:资金可以为储能企业提供充足的资金,也有助于构建先进的管理模式,推动储能技术进步和商业化。 但资本有时会对创新型储能企业的快速发展提出要求,希望尽快将前沿技术推向市场。 然而,储能企业的发展需要合理的过程和时间,一旦储能企业业绩与资本预期出现差距,可能会对储能企业产生负面影响,甚至影响市场对储能行业前景的判断。
资本和业务应该相互协调。 资本要对技术进步做出理性判断,保持一定的战略决心; 企业要在不断夯实技术基础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资本的助推作用,最终实现资本与企业的“双赢”。
第一财经报:当前,储能行业过剩风险显现,企业“内卷化”加剧,您如何评价当前的行业生态? 您对业务发展有什么建议吗?
陈海生:一方面,我国储能产业发展迅速,已投产的储能装机容量和新储能规模有望继续位居全球第一。 同时,储能技术不断突破,技术性能不断提升,政策不断完善。 另一方面,储能行业的竞争加剧。 由于需求快速增长,资源集中在储能行业,虽然投资扩大,产能增加,**下降,但竞争进一步加剧,企业压力增加。
在我看来,一个新兴产业在发展初期因快速发展而积累资源是正常的。 建议储能企业保持战略聚焦,从长远和整体的角度看待行业发展,根据实际市场需求和自身承受能力合理扩大产能。 二是搞好内功,强化科技创新和管理能力,提高储能绩效和企业效益,为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三是积极争取差异化竞争,找到自己的差异化市场定位,同时做好新技术应用,积极开拓海外市场,从而摆脱低水平“内卷化”,实现从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变。
加快探索全面商业化
第一财经报记者:2023年以来,储能系统成本大幅降低。 在目前的成本条件下,新储能是否还远未完全商用?
陈海生:目前,大多数新能源储能项目还没有完全商业化。 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储能系统本身需要进一步减少。 通过储能系统的技术进步和规模化发展,可以降低组件的投资成本,提高储能的循环寿命,降低储能全生命周期的LCOE。 二是储能市场机制和最佳机制仍有待完善。 完善现货市场、辅助服务市场、容量市场等电力市场机制,推动市场发现“真实”电力和电力供需**,为储能灵活资源提供公平的交易环境,助力加快新能源储能商业化进程。
《第一财经》:您对2024年新储能产业的发展有何期待? 您对完善储能市场机制有什么建议吗?
陈海胜:展望2024年,预计我国储能在攻坚克难中继续快速前行。 一是储能装机容量持续快速增长,预计全年新增装机容量将超过40GW。 二是储能技术将不断取得突破,包括变速抽水蓄能、固态锂电池、压缩空气储能、液流电池、钠电池等,长期大规模储能和基于电网的储能技术将备受关注。 三是储能政策和市场规则不断完善,行业管理逐步规范,商业模式日趋成熟,储能经济有望得到改善。 2024年,我国储能将实现从商业化初期到规模化发展的实质性转变。 完善储能市场机制有几点建议:
结合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需求,结合不同的应用场景,综合考虑各种储能技术的特点、功能和服务价值,以“按效果计薪”、“同工同酬”的基本原则,制定合理的成本引导机制,形成可持续的商业模式,为促进能源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和市场环境仓储行业。
在电力供应端,一是加快电力现货市场建设,合理反映可再生能源高比例情景下的电力供需关系和系统成本,合理引导储能成本通过市场。 二是合理实施新能源分配和储能,科学评估电力平衡中的灵活资源,以及各种时间尺度下的调整需求,合理安排新能源分配和储能规模。 三是鼓励新能源站和共享储能联合运营,进一步完善新能源配送储能商业模式。
在电网方面,首先,结合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要从抽水蓄能和火电调峰容量的电价中吸取教训,尽快引入新的储能容量价格机制,建立合理的成本引导机制。 其次,对于电网侧独立储能,建议本着“市场先,规划后”的原则,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投资建设。 三是建议各地结合实际情况,研究制定产能租赁市场运营规则或指导方案,建立区域产能租赁平台。
在用户端。 首先,应根据用电负荷特点,及时调整分时电价政策,以满足实际负荷需求。 其次,进一步向用户侧储能系统开放市场,鼓励用户侧储能参与配套服务、需求响应、虚拟电站等,拓展收益渠道。
第十八届中国国际电池链条及储能技术博览会“会的年月日在南京国际展览中心(龙蟠路88号),展览面积50,000,将重点展示:动力电池、储能电池、储能技术应用、电池电芯生产加工设备、电池加工生产设备、电池包、新能源智能工厂、电池材料、光储充及配套设备、充换电及配套设备等全产业链生态闭环,为全球电池及储能产业链厂商和应用侧买家打造最佳的展示、通信和一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