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曹锦绣,80年代出生,住在秦巴山的一个村子里。 我曾经在省城谋生,我丈夫曾经从事销售和快递工作。 我在一家酒店当服务员,经过几年的努力,我们积累了一些资金。
2016年,我决定学习技术,在朝阳门附近的一个街区开了一家蛋糕店。 我的蛋糕店生意还不错,坚持平价路线,主要依靠回头客的支持。 多年来,我积累了大量的老客户。
然而,在农历二十六,我和家人一起回到了家乡过年。 在这短短的时间内,我们不仅送出了六份礼物,还慷慨地捐赠给村里的各种节日。 村里人与人的关系相当复杂,200元的礼金以前起步至少300元也就不足为奇了,亲戚们甚至要了500多元。 我送了1000块钱作为我叔叔儿子婚礼的礼物,三天就花了将近3000块钱。
农历新年的第二天是家里三爷爷的生日,他们家有个款待,我们又送了500块钱。 回到家乡后,我给了岳父母2000元。 除了春节的需要,我们带回来的1万块钱很快就花光了。
而在农历新年的第六天,我们趁着免费公路政策离开了家乡。 不过,今天接到邻居的报信,说有一位老人即将迎来70岁生日,而且是盛大的庆祝活动,老人的三个儿子正在四处通知亲戚朋友和村民参加。 由于他们没有我的**,他们只能通过邻居通知我。
太烦人了! 为什么知道我们常年不在家乡,在外地专心做生意,老人的生日不是婚丧嫁娶,为什么还要通知我们? 显然,这只不过是赚钱的举动。 如果我们在老家,我们肯定会去,但现在我们要走了,我们不得不为难人,甚至找人带信,只是为了让我们送礼物。
那个家里的事情太多了,老人多,孩子多,大大小小的事情需要处理。 坦率地说,我真的不想去参加这个节日,但我担心不去会得罪人。 另外,我们家里也有老人,以后可能需要村民的帮助。
这就是农村的现实,有些人经常开宴席,只要你不去送一次礼物,他们就会记住。 虽然我们俩常年不在家乡,但是在家乡要参加各种红白相间的仪式,礼金也是必不可少的。 每年的费用是巨大的,仅个人联系就花费了大约 15,000 美元。
今年,我们努力工作赚了一些钱,但大部分都花在了社交上。 真的很烦人。 网上说湖南、四川等地很亲切,但我觉得我们陕南并不容易,甚至可能比那些地方还要严重。 不知道其他地区的送礼标准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