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人们处于风口浪尖时,对她的任何评价都不是那么客观。 现在,关于电影《我是一座山》的争议已经消散,我们终于可以冷静地谈谈海清到底是什么样的演员了。
或许“国媳妇”的形象太深扎根于民心中,很多人谈起海清,难免会吐槽她的气质。 但很少有人知道,海清出生在南京的一个显赫家庭。
南京,古代被称为金陵,似乎与生俱来就有些奢侈。 这里有一户姓甘氏,是前秦时期宰相甘毛的后裔,海清母亲甘娟的母亲。
甘家的血脉虽然传到了海清母亲的分支,但家族已经走到了衰落的后期。 但贵族家庭的意识形态传统一直影响着海清的母亲。
海清从小就被家庭浓厚的艺术气息所熏陶。 她被爷爷要求学习昆曲和京剧,即使她对戏剧不感兴趣,也不敢违抗爷爷的命令。 不仅如此,她的爷爷和叔叔还为她提出了其他的学习目标。 比如小提琴、二胡等,海清惨不忍睹。
而她母亲甘娟对海清的要求更加严格,礼仪,一言一行都要符合母亲的要求。
据海晴自己说,如果她在饭桌上摆错了姿势,她妈妈的一巴掌马上就要过来了。 如果有一个大而富裕的家庭,对女孩生活的限制可以用物质来弥补。
但一个没落的大家庭,除了用严格的封建传统管教女孩子,几乎无法给海清任何物质上的反馈。 家里的空间很小,下雨的时候连伞都没有。
尤其是爷爷因为自己住的甘家老房子被没收,变成了南京民俗博物馆,搬到了她家之后,更是人头攒动。 海清就是在这种极度压抑的氛围中长大的。 有人曾经说过,海清是个喜欢炒作的人,眼球和年轻流量一样好。
我不同意这样的论点。 要对一个人下结论,你不能那么简单易行,忽略了她自己的性格和做事的出发点。 无论是在给郭景明颁奖时当众脱下高跟鞋,还是对欧豪大喊“你是我的神”。
海清所谓的疯狂,有她童年抑郁的原因,导致她在终于摆脱了父母和家人的束缚后,选择了放手。 除了被压抑太久之外,她也被保护得太好了,对外界的反应太慢,做事的第一反应就是不考虑后果。
至于这种性格对海清来说是好事还是坏事,对她的事业有好有坏影响,有时候需要辩证地看待。
说起《你是我的神》的火梗,几乎所有看过原著**的网友都会给海清的行为一个字“抓马”。 如果我想用外行的话来说,它是戏剧性的。
你会觉得这不是正常人能做到的事情,更像是影视剧中会出现的剧情。 没错,这就是海晴,这就是她作为演员所能给予的戏剧性碰撞。
不同于书面剧本,也不同于排练后的完美表演,海清可以随时随地或一时兴起。
除了在大众面前这样表演,海清对演员生涯的规划也有些疯狂。
如果你喜欢一个剧本,你愿意等一年半,即使你有一个更有商业价值的剧本,你也会把它推开。
据她说,当她看到《藏在尘埃中》的剧本时,她完全忘记了自己还在度假。
从飞机到火车再到公共汽车,她颠簸地来到了即将拍摄的村庄。
装丑没什么好怕的,拍戏期间生活条件不好也没什么,连上旱厕都可以在采访中当笑话。
海清对待演员这个职业,有着常人看不见的疯狂能量,我们常将其理解为“速成”。
当她看到自己喜欢的剧本和角色时,可能不会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只想着自己能不能获奖。
毕竟,她曾经说过,自己是上帝选中的演员,应该生来就对表演充满热情和热情。
《我是一座高山》本该是海清的下一部《藏在尘埃里》,带给她口碑回馈。
只可惜,由于种种原因,这部电影没能展现出张桂梅先生这个角色的核心,也让海清跌入了口碑的谷底。
谁还记得,在路演期间,她回答了观众提出的问题。
这些话听起来还挺真心实意的,却被质疑为高超的优越感,消费女权主义被推翻了。
这其实又回到了核心问题,那就是:海清对外界的反应太慢了,做事的第一反应就是不考虑后果。
通俗地说,她习惯于从自己的角度思考问题,不会灵活地适应周围环境的变化。
在表演方面,就变成了无论她怎么努力演戏,她总有同样的感觉。
从《双面胶带》到《媳妇的美好时光》,从《小告别》到《小喜》,角色不同却有着相同的人物背景,歇斯底里的表演风格可谓是一样的。
不能说海清的演技不好,因为确实挺有感染力的。
只能说海晴掌握了太多的演技,以至于无法带给观众更强的代入感。
我努力工作,但我总是缺乏天赋。
这种天赋,不是上山下乡几年就能弥补的,毕竟要表现生命的气息,还是要把自己当成一个真正的人。
如果你置身于这个世界之外,无论你如何体验它,它都是无用的。
也正是因为如此,《我是一座山》的矛盾终于爆发了。
观众对海清的不满,不是因为她在表演上不够认真,而是因为她一直无法突破人与人之间的隔阂。
如果你不能洞察真实的人性,你就无法表现角色的核心。
我从不怀疑海清是个好演员,我很欣赏她对事业的追求,如果要用网络上那些极端的言论来评价她,那是不公平的。
很多事情需要辩证地看待,非黑即白是不可取的。
不过,海清想要让自己的事业更上一层楼,确实不是努力那么简单。
只有用更多的心,而不是用技巧,我们才能实现人与神的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