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一年即将到来,广袤的乡村充满了新年的味道。 记者走访了多个村庄,看到从产业链延伸到线上线下销售渠道的拓展,从人居环境的改善到生态背景的打磨,从人才的回归到中外人才参与农村的共建, 到处都是新的变化,揭示了年初农村的热情。
行业兴旺,思想是拓展思想而发展起来的。
今年春节期间,来自上海的游客徐青青带着孩子们来到浙江省诸暨市安化镇凤江周村,了解当地特产红糖的古老方法。
引进优质甘蔗品种,开发古红糖、陈皮红糖、红糖麻花等特色产品。 凤江周村党委书记周格发说。 凤江周村自古以来就有种植甘蔗的传统,近两年来,村里成立了强大的村公司,经营“甜凤江”工夫作坊,大力发展红糖产业。 目前,全村甘蔗产业链年产值超过300万元,带动80余户农户增就业增收。
数十万种特色农产品从田间端上桌,投入电商平台,融入旅游体验,通过精耕细作、科技赋能,农村产业的“新玩法”越来越多。
位于安徽省合肥市长丰县水湖镇智慧农业谷数字草莓示范园内,巡检机器人正在评估沿轨道高架路种植的草莓生长情况。
草莓幼苗脱毒技术研究、草莓种质资源苗圃建设、长风宏宇......等新品种选育去年,全草莓产业链产值突破110亿元,参与全产业链建设的农户人均年收入达到3070,000元。
特色农产品走出农村,也吸引“城里人”来村消费,带动产业多元化发展。 春节期间,素有“天坑村”之称的重庆市吴山县竹仙乡下庄村热闹非凡。
重庆市巫山县珠仙乡下庄村村民在餐厅前忙碌。 新华社记者唐毅摄。
前不久,一条新的旅游环路通向下庄村,春节期间游客人数明显增加。 “我们采用'龙头企业+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的产业模式,引导村民活化闲置房屋,建民宿,目前下庄村接待能力超过200人。 下庄村党支部书记毛祥林说。
生态优美,美丽乡村迷人
走进重庆市梁平区竹山镇列神村,长江一级支流龙溪江的发源地,竹海环绕,绿色产业迅速集聚,很难想象这里的生态竟然因为无序开采而遭到破坏。
梁平区投资服务中心副主任邹大富表示,梁平在利神村封矿复垦土地,目前利深村绿化率超过90%,拥有1万亩生态竹林和小微稻田和山地立体梯田湿地。
记者走访发现,不少地方加快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让乡村更美丽,生态更美丽,人民生活更滋养。
烈神村利用当地竹资源发展竹木加工业,现有竹笋竹食品、竹制品、竹工艺品经营实体170余家;下庄村发展柑橘产业,2023年产值160元以上; 重庆市无锡县天坝镇天池村,依托海拔优势发展高山蔬菜产业......
浙江省永嘉县苍坡村,历史悠久,村里街道干净,砚台潺潺,各式古建筑在冬日的阳光下更有魅力。
改造后,砚水池更漂亮了,道路拓宽了,村里的游客也越来越多。 村民李宪春在村里当了20多年的导游,讲起村里的变化,笑得合不拢嘴。
自2003年实施“千万工程”以来,我们从改善村内环境入手,按照“整村建村外新村”的思路,整体推进新村工程,改造升级村貌等景观。 苍坡村党委书记黄立高说,保护环境已成为村民的自觉行动。
集聚人才,建言献策,推动共建。
温暖的阳光融化了农田的积雪,从头上探出的麦苗形成了“地毯”,释放出春天回归大地的信息。 在安徽省合肥长丰县枣家乡,“00后”粮农余泽明一大早就来到田间,开始无人机巡检田间。
农历正月十五前后,我们将增加对小麦的青肥施用量。 现在检查苗木情况,以便制定下一个农业经营计划。 无人机应用专业毕业的余泽明大学毕业后选择回乡和父亲一起经营农场,他用所学的知识,在科技助力下开垦了4300亩农田。
2023年,余泽明将获得乡村振兴人才证书,并被授予乡村振兴初级农艺师称号。 像俞泽明一样,成群结队的海归在农村找到了一席之地。
乡村振兴人才的选拔,不仅仅是学历,也不仅仅是学历,更注重其专业技术能力和示范带动作用,鼓励更多乡村人才带动周边乡村产业发展。 长丰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专业技术人才管理科科长于鹏表示,去年长丰县共有184人被授予乡村振兴人才称号。
家乡的面貌日新月异,村里的就业机会也更多了。 下庄村归乡人袁晓欣表示,2022年,她将回到家乡,重拾百年前下庄村的扎染技艺,开扎染手工艺作坊,将“天禄”、“柑橘”等夏庄元素融入作品。 不久前,在村民的支持下,袁晓欣当选为下庄村村委会主任。
袁晓新炫耀自己的扎染工艺品。 新华社记者唐毅摄。
不仅是家庭主妇,还有来自法国等国家的国际友人,在浙江省安吉县玉村的元宵节上与当地人一起庆祝春节。 近年来,当地政府实施了“玉村全球合作伙伴计划”,吸引中外青年带着项目到农村去,参与农村共创。
本次元宵节,我们邀请了榆存全球合作伙伴团队和青年漫画家,设计创作了9组11个原创龙灯,蕴含着榆村的发展故事,展现了青年参与乡村振兴、乡村共创的成果。 安吉绿乡运营管理总经理、玉村运营负责人丁文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