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届全国冬季运动会主会场——内蒙古自治区冰上运动训练中心。 照片由呼伦贝尔市委宣传部提供。
刚过初春,零下30摄氏度的气温,阻挡不了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参加冰雪运动的热情。 2月17日,第十四届全国冬季运动会开幕式将在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举行。
1 开幕式临近,规模是有史以来最大的。
举国上下都在观望和期待。 来自全国各地的冰雪运动员齐聚广袤雪原,赴赴冰雪赴约,“十四寒”蓄势待发。
2月2日至3日,记者作为“冰雪行走”主题培训及收风活动的一员,采访“十四寒”记者,来到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实地参观了“十四冬”会场,感受了“十四冬”的浓郁氛围。
2月3日上午,记者来到内蒙古自治区冰上运动训练中心冰壶馆。 在中国第一代女子冰壶队队长王冰玉等众多冰壶运动员的带领下,记者们相互合作,体验了“冰棋”——冰壶在比赛和比赛中。 “相信这次难得的经历,对于我们做好'十四冬'的宣传报道工作,会有很大帮助。 中新社记者郝玲玉在经历后感动不已。
王冰玉对大家在体验活动中的表现表示赞赏。 “冰壶运动需要密切合作和相互信任,”她说。 虽然我们的很多记者朋友都是冰壶新手,但在团结方面,大家都做得很好! 王冰玉透露,时隔5年,她将重返冰壶赛场。 目前,她正在为“第14届冬季”冰壶赛事做准备。
“十四冬”是继北京冬奥会之后,中国举办规模最大、水平最高、最具影响力的冬季运动综合性赛事,比赛项目完全对准2026年米兰冬奥会。
要举办盛大的活动,硬件条件必须放在首位。 为了迎接“十四冬”,呼伦贝尔市纷纷拔地出,成为城市的新地标。 内蒙古自治区冰上运动训练中心是“十四冬”主会场馆,是目前除北京冬奥会场馆外,国内软硬件设施最好的室内冰上运动训练场馆,也是内蒙古自治区唯一集比赛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场馆。 培训、表演艺术和其他功能。
第十四届冬季的场地于2019年完工并投入使用。 此前,场馆已参照北京冬奥会场馆的标准进行了一系列升级改造,包括照明、供电、滤水等,共进行了44个改造项目。 呼伦贝尔冰上运动中心副主任冼雪瑞在视察场馆时告诉记者,“我们对原有的高耗能灯进行了升级改造,能耗降低了60%至70%。 同时,利用内蒙古自治区丰富的风能和太阳能,将“绿色电力”直接引入场馆,践行绿色竞争理念。 ”
2月3日,参加收风活动的记者们正在体验冰壶。 摄影:记者肖阳怡。
2、以冰雪为媒介,“冷资源”变成“热产业”。
据统计,内蒙古自治区有冰雪运动场馆129个,其中滑冰场馆81个,滑雪场馆48个。 呼伦贝尔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每年降雪时间长达7个月,为冰雪运动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是时候欣赏北方国家的风景了。 每年冬季,呼伦贝尔市六馆一湖文旅融合示范区,成为市民参与冰雪运动的天堂。 2月4日上午,记者来到这里时,冰面在阳光下反射出明亮的光芒,市民们不时加入冰雪运动队。
据呼伦贝尔市六馆一湖文旅融合示范区冰雪运动园负责人介绍,随着“十四届冬季”大赛的开始,大家对冰雪运动的参与度越来越高。 每天9点,冰雪运动公园一开放,市民就会陆续进入冰雪度假村,体验冰上碰碰车、冰雪卡丁车、雪地摩托等项目。 为了更好地迎接“十四冬”,冰雪运动园还推出了多项优惠政策,鼓励大家参与冰雪运动,感受冰雪运动的魅力。
借助“十四冬”,内蒙古自治区还推出了冰雪那达慕、冬日英雄俱乐部、寒极马拉松、“马来西亚超级联赛”等“北疆文化”冰雪活动,让当地特色冰雪旅游项目既精彩又出圈。
举办“十四冬”是一场大棋局,而终点不仅仅是竞技层面。 借助“十四冬”,内蒙古自治区以冰雪运动为媒介,一幅幅全民健身的图景正在慢慢展开。 在辰巴尔虎旗感受冰雪那达慕,在满洲里感受中俄蒙国际冰雪节的欢乐,在中国冷基根河市跑马拉松挑战极限,胆......在西林郭勒雪场的“马超”联盟中op这个冬天,内蒙古自治区丰富多彩的冰雪活动,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体验。
内蒙古自治区乘势而上,将冰雪旅游培育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出冬季旅游线路,举办冬季旅游精品活动,出台冬季旅游优惠政策,将冬季运动与消费有机结合,融合民俗、演艺、文化创意、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元素。 并将美食融入一系列活动,从而提高游客参与度,赋予冬季旅游新的文化内涵,将“冷资源”变成“热产业”。
呼和浩特作为内蒙古自治区的省会城市,开通了北京与市之间的滑雪专列,来自全国各地的滑雪爱好者齐聚呼和浩特马毛山滑雪场,体验雪花汇演、春节嘉年华等14项主题活动。 特色冰雪运动和冰雪旅游项目激发了全民参与冰雪运动的热情。
3 全力以赴,陕西运动员取得好成绩。
陕西运动员王培璇获得第十四届全国冬季运动会雪橇项目女子单人滑冠军。 图片由陕西省冬季运动管理中心提供。
自2023年7月13日“十四冬”首届冰球公开团体赛开始以来,8个大项目、16个子项目、176个小项目依次上演。
四年磨剑,一次试剑。 1月17日,陕西省速滑队教练李兴伟在“十四冬”陕西体育代表团成立大会上表示:“作为本届冬奥会的教练,我将全力以赴备战比赛,严格制定参赛计划,分析获胜规则,让运动员们保持良好的竞技状态和水平, 在球场上顽强拼搏,全身心投入到每一场比赛中,努力为全省人民交出满意的答案。 ”
李兴伟,吉林省人。 2021年,她从吉林来到陕西,将自己对滑冰的热爱投入到三秦这片火热的土地上。 “北京冬奥会让我国冰雪运动的发展进入了'快车道',人们从一句口号开始了解冰雪运动,到参与冰雪运动,都成为了现实。 目前,陕西也在加紧筹备陕西省首届冰雪冬奥会,希望能为陕西冰雪运动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李兴伟说。
1月29日,在“第十四届冬季”高山滑雪赛事女子速降比赛中,我省运动员马永琪以1分12秒47的成绩获得季军。 根据“十四届冬季”比赛规则,马永琦在获得一枚铜牌的基础上,为陕西体育代表团获得一枚金牌。 赛后,马永琪表示,高山滑雪是冬奥会的比赛项目之一,需要运动员具备超强的身体控制力。 比赛过程中,很多选手在转弯时出现失误,摔出赛道,足以说明本次赛事的难度。
截至1月31日,陕西体育代表团在本届冬奥会上共获得9枚金牌、2枚银牌和2枚铜牌。 其中,淮明明获得雪橇项目女子单人滑冠军,朱子龙携手队友夺得男子四人雪橇冠军。
雪橇项目是陕西体育代表团“制造”金牌最多的重大赛事。 包振宇获得男单第一名,朱巴依赛克伊(陕西)侯硕联手夺得男双冠军,代表中国出战北京冬奥会的王培璇毫无悬念地获得女单第一名。 此外,陕西省两名运动员王培轩和包振宇组队夺得团体接力金牌,赵佳莹(陕西)古丽杰奈蒂·阿迪久木搭档夺得女子双人冠军。
在高山滑雪比赛中,马永琪获得女子滑降比赛的金牌。 在男子冰球(公开组)比赛中,陕西队通过与北京队联合训练运动员获得团体赛金牌。
值得一提的是,陕西冬奥运动员在“十四届冬”雪橇项目上获得5枚金牌,在雪橇项目上获得2枚金牌。 “十四冬”雪橇、雪橇赛事的优异成绩,离不开陕西省2019年建成的陕西安康国家雪上项目训练基地。
陕西安康国家雪上运动训练基地作为国内首个拥有雪橇、雪橇、钢架雪车三条起跑道的国家级雪上运动训练基地,承担着国家雪橇队的训练和备战任务,同时也为我省冬季运动运动员提供优质的场地条件。 如今,雪橇和雪橇两个项目已经擦亮了陕西冬季运动的“金招牌”。
如果说北京冬奥会的举办带动了全国冰雪运动的发展,那么内蒙古自治区则借助“十四寒”,为国内冬季的“冰雪热”又添一把火。
冬天的呼伦贝尔市,千里冰雪飘,千里雪飘。 随着“十四冬”开幕式的临近,全国人民的目光即将聚焦在内蒙古自治区这个银光笼罩的世界。 内蒙古自治区以冰雪为笔,以冬季运动为媒介,张开双臂,向全国人民发出邀请,一起去冰雪。 (记者 肖阳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