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早稻田大学特聘研究员丁安平
作为传统的出口国,日本近年来经常出现逆差。 日本在2022财年(2022年4月至2023年3月)的赤字创下了有可比记录以来的历史新高。 2023财年上半年(2023年4月至9月)**赤字为27,184万亿日元,这是日本连续第五个半年度赤字。 美联储持续加息导致日元汇率持续走高,俄乌冲突下日本进口成本高企,导致日本进口成本飙升。 日本国土面积小,自然资源贫乏,主要原材料和燃料(包括石油)依赖进口。 本文对日本外贸发展的经验和教训进行挖掘、梳理和分析,以期更清楚地认识和把握一个世纪以来世界面临的巨大变化。
外贸国家
在战后恢复时期,日本**作为资源严重短缺的岛国,在美国的帮助下,制定了“外贸国”的发展战略。 日本的对外贸易在国家层面得到保护和培育,这种战略也被称为“双管齐下”,即日本从海外大量进口原材料,在日本加工成产品,然后大量出口到海外。 在美国对日援助资金和“特殊需求”订单支持的帮助下,日本工厂日夜满负荷运转。 与此同时,美国向日本敞开怀抱,向日本开放国内市场,日本商品大量涌入美国。 日本经济奇迹般地从二战战败的废墟中一飞冲天,进入了30年的快速发展时期。
日本于1955年加入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并于1958年取消进口管制,对外贸易在日本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日益增加。 国际贸易和工业部(后更名为经济产业省)是日本负责管理的主要部门,负责各个经济和工业部门的整体管理和政策的制定。
经济产业省在战后废墟中牢牢抓住美国援助的契机,在随后的日美摩擦中灵活调整政策和战略,与下属日本振兴机构合作,进行全球布局,全力支持日本企业出海, 促成了日本商品在海外的顺利流动,并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股“日本制造”的旋风。为了促进对外贸易,日本努力建立国内外政府机构、日本外贸企业和产品行业协会共同应对日本和世界范围内高成本摩擦的机制。 经济产业省、财务省、日本银行、日本振兴机构的触角已经渗透到世界各大城市和港口。
日本第一家振兴机构做出了巨大贡献
日本贸易振兴机构(JETRO)是日本**出资于1958年成立的(当时称为日本**振兴协会),致力于促进**和投资**的机构,隶属于日本经济产业省,于2003年更名为日本**振兴机构。
Jetro在日本设有48个办事处,在日本以外的54个国家设有74个办事处,共计120多个办事处。 日本贸易振兴机构以全面振兴日本**为目标,支持中小企业和农林渔业和食品产业向海外扩张,吸引优秀的海外企业到日本投资,同时帮助日本大型企业和一般贸易公司向海外扩张**。
为了帮助日本企业尽快融入全球生态系统,日本贸易振兴机构在全球设立了约10个“全球加速中心”,以支持日本初创企业在日本拓展业务,支持本土初创企业进入日本。 在需求旺盛、经济合作呈现良好发展前景的海外市场,日本贸易振兴机构(JETRO)担任由**和民间支持机构组成的“新出口商协会”的秘书处,根据各公司的需求提供周到的服务。 同时,我们通过利用国际人才、利用跨境电子商务、开发前沿市场、利用知识产权和提升日本的吸引力,支持日本企业扩大海外业务。
通过投资咨询、海外办事处的实时情况介绍、海外市场开发技能研讨会等方式,为日本企业拓展海外业务提供必要的信息,为日本企业提供从业务规划到海外出口和投资的无缝支持服务。 此外,Jetro还积极为日本和海外企业提供咨询,为日本企业的营商环境和政策的优化做出贡献。
日本和美国“相爱相杀”。
日本出口的逐步扩大威胁到美国的利益。 日美之间的摩擦始于纺织行业,然后逐渐升级到钢铁、汽车、电器、半导体等行业。 1979年,日本对美国的顺差达到13万亿日元,达到94万亿日元。 面对日本产品不断出口,美国施加了强大的压力,日本灵活应对,及时出台了《前川报告》和《新前川报告》,主张扩大内需、转变产业结构、扩大进口,加快走金融自由化和国际化道路。
日本经济已从外贸拉动型经济转变为内需拉动型经济,在提高自主创新和知识产权方面下了很大功夫,不断提高产品性能,降低生产成本,满足消费者对生活质量和生活质量日益增长的要求。 在美国的强大压力下,为了缓和摩擦,逐步降低壁垒,日本在1986年和1990年分别对1,853种进口商品和1,004种进口商品降低了20%的关税。 值得一提的是,面对洋货的涌入,日本适时鼓励国内企业在竞争中优胜劣汰,出台税收和信贷扶持政策,扶持国内优秀企业,引入退出机制,淘汰劣质企业。
同时,为了规避美国壁垒的风险,日本鼓励日本企业赴美投资设厂,在美国工厂生产,再在美国销售。 日本**为海外投资提供税收优惠,并建立了完善的海外投资保险体系。 据日本官方统计,日本对美国的直接投资从132017 年增加 2 亿美元至 519 亿美元,增加了 399 亿美元3次。
日本企业出海的主要目的是寻求机会深入参与当地市场,此外,还进行再出口**。 在走出去的过程中,日本企业的海外产销率一直在上升。 今天,我们在学习总结日本“失去的30年”的教训时,不应忽视当年日本企业灵活出海的宝贵经验。 面对美国的强硬压力,日本冷静地采取了应对策略,利用发展中国家廉价的土地和劳动力,将日本的出口能力转移到第三国,然后出口到欧美。 正是通过海外收入的飙升,日本才得以维持其整体经济增长。 然而,冷战后期,美国逐步确立优势,加大对本国产品的保护主义,全面压制日本高端产业的升级改造,这是日本经济停滞不前的主要原因之一。 作为“日美同盟”的盟友,可以看出日美“相爱相杀”。
“黑信还”计划的得失
日本的“资本回收计划GRM”计划是20世纪80年代为推动日本企业走向海外而采取的一项成功措施,总额为650亿美元,主要包括**发展援助(ODA)和商业日元贷款。 从1987年到1991年的五年间,日本从国际盈余(黑色)中拿出一部分资金作为优惠贷款,在世界银行、国际货币组织、日本进出口银行、日本海外协力等国际国内开发金融机构的帮助下,以优惠利率贷款的形式,分三个阶段支持发展中国家的重建建设以及日元债券的发行,不仅缓和了日美之间的摩擦,而且有效支持了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树立了日本友好的国际形象,开辟了日本产品出口到第三国市场的新途径。
在方案实施过程中,还附加条件,规定贷款必须用于在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过程中购买日制产品和设备,从而有效带动日本产品和设备的出口,帮助日本企业在发展中国家市场形成跨国产业链, 为日元国际化、日本产品、设备的本土化应用、国际产能新模式的打造奠定坚实基础。
然而,由于发展中国家的营商环境与发达国家完全不同,这一生机勃勃的计划也遇到了一些发展中国家的适应性两难甚至政治风险。 此外,“黑信还款”贷款的利率虽然相对优惠,是低息或无息贷款,但借款人需要承担汇率波动的隐患,再加上日本在战争年代对中国等东南亚发展中国家犯下的罪行, 这一计划的实施,在改善日本的历史形象和建立友好关系方面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由于日本经济下滑,财政连续性薄弱,该计划在还款到期后逐渐进入低潮。
技术创新的辉煌与瓶颈
战后初期,日本的出口产品大多是“假冒伪劣”,附加值低,替代程度高,缺乏世界竞争力。 20世纪70年代,日本推出“科技”新战略,重点扶持清洁能源、生命科学、电子、新材料等产业的生产和出口,升级能耗大的产业。 日本企业研发技术的提升,实现了“日本制造”产品从低端向高端的逐步转型。
支付 5
文章**丨清华财经评论,2024年2月,第123期
本文由王毛编辑
主编丨丁凯燕.
校对丨蓝银帆.
初审丨徐兰英.
终审丨张伟
review of past articl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