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0粉丝奖励计划
对2024年中国经济的预期尚未达成共识。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数据,在乐观的情况下,中国今年的GDP增长可以达到46%,但如果房地产板块继续下滑,可能低至4%; 野村早前的预测在4%左右,国内一些券商等机构也做出了类似的**。 但与此同时,国内大多数机构认为,中国经济增长将达到5%,地方政府和2024年两会公布的各省加权目标增速将超过53%。
不同预期之间的分歧显然集中在三个方面:
首先,房地产何时何地触底? 这关系到房地产投资的下滑能否收窄,也关系到资产缩水在多大程度上会挤出家庭消费。
第二,债务约束对基础设施的影响有多大? 近日发布的“47号文件”明确指出,原则上不允许12个省市新增投资项目。 债务压力制约了地方基础设施,2023年债务压力较大的省份大多未实现当年预期的GDP增长目标。
第三,出口领域的不确定性有多大? 2020-2022年出错增长在2023年有所消退,2024年出口规模可能难以维持。
这意味着,为了实现5%的增长,有必要支持房地产或基础设施。 但这给增长带来了多少真正的意义?
对于前者来说,房地产作为一种资产,当然可以带来财富效应,也可以带动建筑、家电等行业。 中国的经济增长模式独树一帜,房地产对经济的整体贡献大于其他经济体。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房地产也是一种成本,在买卖过程中,资产和成本的周期交替,很难说是资产带来的收益更大,还是成本造成的成本更大。 房价的快速上涨也会带来消费的挤出。
在后一种情况下,随着基础设施项目趋于饱和,其对就业和经济的积极溢出效应会变弱,而其背后是滚动债务。 就像在房产上花很多钱肯定可以增加房产的价值一样,没有必要在水槽上铺两层地砖或花很多钱。 更重要的是,基础设施项目依赖于公共部门的支出和投入,但融资过程是市场导向的,这将加剧公共部门对私营部门的挤出,削弱基础设施对经济和就业的正向溢出效应,并进一步加剧经济的结构性失衡。
中国经济疲软的关键在于住宅行业受到各种因素叠加的抑制。** 随着房产价值的下降,股票财富的损失。 据保守估计,2021-2023年间,居民部门理财账户将缩水2万亿元,市值将减少54万亿元,住房资产缩水68万亿元。 虽然股票财富正在广泛萎缩,但增量收入的机会正在减少。 产业政策的调整加大了就业压力和竞争,城镇职工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从2018年6月的不足46小时增加到2023年12月的49小时,而同期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下降近3个百分点。
目前几乎所有的宏观经济矛盾都可以归因于对家庭部门缺乏期望和信心。 无论是工业消费品领域的产能过剩、低价格水平和通货紧缩风险,还是融资需求不足导致宽松信贷受阻,M1增速创历史新低,都与住宅部门承担非市场调整成本但不得不面对市场萎缩的事实有关。
资产负债表衰退理论认为,微型实体通过削减食品和服装并积极去杠杆化,是资产负债表衰退的开始。 从2021年到2023年,中国居民的杠杆率连续三年下降,这是前所未有的现象。
在这种情况下,单纯地谈论经济增长已经没有意义了。 我们再次重申这样一种观点,即改善家庭部门目前状况的3%的增长率将比与家庭部门无关的5%的增长率要好。
从这个角度来看,稳住房地产还是有用的,但要靠市场力量找底,不能再靠限购限售来控制,更不能靠非市场化的大规模保障性住房建设来提振房地产投资。 房地产市场的泡沫并非完全被市场因素吹破,土地融资、基础设施投资和信贷无疑放大了泡沫。
如果可以减少基础设施支出,那么降低个人所得税的空间很大,可以直接帮助家庭部门修复其资产负债表。 从近年来的基础设施投资资金来看,约17%的公共财政支出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约60%的专项债券投资于基础设施建设,约10%的土地出让支出用于基础设施建设。 假设上述基础设施支出可以减少,根据 2022 年的数据,节省的费用约为 35万亿元基建资金。 相比之下,2022年个人所得税总规模约为15万亿元。 这意味着,如果基础设施支出减少,甚至可以完全免征个人所得税。
此外,帮助民营经济回归市场也很重要。 当经济下行压力较大时,住宅部门和私人部门总会有本能的回落,根据凯恩斯主义理论,这个时候有必要花钱来弥补市场回落的缺口。 然而,凯恩斯主义认为,这种逻辑的一个重要前提是,支出可以帮助实现充分就业,只有充分就业才能为退出临时政策干预提供条件。 另一方面,如果民营经济不能回归市场承担吸收就业的功能,**支出可能面临无法退出的黑洞,就业是人民群众最大的生计,也是居民阶层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