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京报零碳研究院研究员到安徽省滁州考察时发现,滁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两旁都是光伏板和众多新能源企业,与几年前的“两地似”。
滁州高新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如今的高新区仍在招大做强,提升产业发展水平,“近年来,辖区内重点投资对象是光伏等新能源企业。 ”
图IC手机
近年来,滁州依托产业投资、入驻投资、商业投资、一流投资等模式布局光伏赛道,与全国光伏行业协会600多家会员单位保持密切联系,2023年光伏板块新增项目10个, 新增项目27个,新签约项目24个,成为不折不扣的“光伏之都”。
产业升级带动城市GDP发展。 2017年,滁州GDP总值仍为1607亿元,在安徽16个城市中排名第五; 如今,滁州依托新能源赛道发展先进光伏、新能源储能、动力电池、新能源汽车等,GDP已位居安徽第三。
据滁州市工作报告,2024年,滁州将锚定长三角“四地”“七强城”目标,聚焦“新三”,争抢新赛道,加快建设全省“一、二、三”城市:安徽省先进光伏和新储能产业第一城市, 动力电池产业第二城市,新能源汽车产业第三城市。
新能源赛道正在改变中国城市的经济格局
从地方统计局的最新数据来看,2023年中国大陆万亿GDP城市数量已扩大到26个,山东烟台和江苏省常州的GDP实现了“历史性飞跃”,使中国GDP的“万亿城市”又增加了两个。
以常州为例,常州万亿GDP离不开新能源产业的发展。 常州地处长三角核心地段,是我国现有“万亿城市”中人口最少、地理面积较小的城市。 尽管如此,常州还是走上了自己的新能源发展道路。 早在2013年,常州就开始布局新能源产业,初步构建了新能源“生、储、输、用、网”全链条的闭环。
图IC手机
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常州新能源产业产值突破7680亿元,动力电池领域产业链完整性达到97%,位居全国第一。 根据“2023胡润中国新能源产业集聚城市榜单”,常州新能源投资热集聚指数位居全国第一。
与滁州的光伏产业一样,常州的上下游产业链也产生了集聚效应。 越来越多的常州制造的电动乘用车、锂离子电池和太阳能电池等“新三”产品畅销海外。
如今,不仅安徽滁州和江苏常州都在抢占新网点。 更多的城市也响应号召争赛道,江苏宿迁积极布局储能产业,四川宜宾大力发展动力电池,江西宜春也在锂电池产业......的帮助下崛起中国的城市经济格局正在重塑。 放眼世界,中国也在引领新能源产业的“出口”,改变着世界经济格局。
涛烨,新京报零碳研究院研究员。
编辑:徐超。
校对傅春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