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ast Tech 2018
来源:量子比特 作者:曹媛
巨型车企市值一夜之间蒸发了数百亿,中国是罪魁祸首?
日产是日本前三巨头之一,近日公开表示,中国等市场竞争激烈,下调了全年销量预期。
但这种下调使得日产的股价**116%,市值损失18亿美元(约合129亿)48亿元)。
日本三巨头中,日产会率先退出吗?
日产的市值一夜之间蒸发了130亿。
股价**,是有原因的。
同日,日产发布了2023财年第三季度(2023年10月至12月)的财务业绩。
尽管截至报告期末,日产在2023财年的业绩总体良好。
9个月全球累计销量244万台,同比增长12%;净利润为917万亿日元(约4,417)92亿元),同比增长22%。
此外,营业利润也在增加,达到4780亿日元(约合230.)。29亿元),营业利润率为52%。
不过,在下阶段下调销量预测时,日产下调了销量预测,预计全年销量为355万辆,较上一预测减少15万辆。
虽然在解释下调原因时,公司仅表示,由于多个市场的激烈竞争和前几个月的销售业绩,销量有所减少**。
但是,如果你仔细观察日产在每个市场的销售情况,你就会发现该公司暗示,如果没有中国市场,我们会表现得更好。
例如,在谈到特定季度的表现时,日产写道: 尽管最近一个季度的销量下降了 27%,但不包括中国,销售额将增长15%,产量将增长13%。
日产在评论该公司在主要市场的销售时表示,日本、北美和欧洲的销量增长有助于抵消中国“充满挑战的市场环境”。
合著者季度销售业绩不佳,归因于中国市场; 基于这一销售业绩,销售预测已经下调。
但这种下调导致了日产股价20年来的最大跌幅。
中国市场疯狂,日本合资企业抱怨。
日产中国困境。
事实上,日产在中国的表现越来越差,这是事实。
在所有市场中,中国的销售额是唯一同比下降的市场。 2023财年第三季度,销量为188万辆,减少35辆6%。
如果汽车卖得不好,无非是产品竞争力的丧失。
纵观日产在中国销售的车型,主要产品有Sylphy、Qashqai、Teana等,均在10万-20万元,主打经济实用的产品。
尤其是一代神车赛尔飞,凭借可靠性和耐用性,以10万**的成绩累计销量500万辆。
不过,这种便宜,油耗还可以,配置也还可以,虽然过去还能卖得好,但现在放进自家品牌的疯狂量里,已经没有话语权了。
别的不说,仅比亚迪一人就凭借秦998、宋加DM-i、Sylphy、X-Trail等怪兽级产品,拿下了10万-20万级市场的定价权......日产中国车型都无法被击败。 Sylphy是唯一一家可以算得上是好卖家的Sylphy,2023年的销售额将萎缩12%。
燃油车的份额不断被侵蚀,但日产的新能源车型呢?
有人说是电动混合动力车,其实是增程的电动动力,国产增程车用的是几十块大电池,日产用的是2kwh的小电池。
几乎没有纯电动范围,只能作为中继站进行充放电、剃须、充谷为燃料动力; 同时,它不支持高压系统,充放电功率无法上去。
另一款纯电动车型艾睿虽然基于前瞻研发平台,拥有四轮驱动,还拥有90kWh的大电池,但性能水平并不特别突出; 同时,智能驾驶仍处于L2级,智能座舱才刚刚达到及格线。
难怪日产在2023年一直在降价,Sylphy Classic的落地价一度不到8万; 艾睿电子自上市以来一举跌幅,部分地区底价甚至不到15万,与上市时间相比,已接近减半。
曾经贡献日产销售额和净利润30%的日产中国,现在已经失势。
日产在中国:从璀璨的灯光到衰落。
要说日本人正式进入中国市场的时间,与美国和德国的系统相比,还算不算太早,而日产还是一个比较晚的玩家。
2000年,东风与静安云豹的合资公司风神汽车成立,日产的技术率先进入中国市场。 这家公司是东风日产的前身,也是日产在中国销售的主要责任。
然而,东风与日产的合资企业,以及日产汽车制造厂的正式成立,一直等到2003年,丰田、本田、铃木等其他品牌要么建厂,要么已经开始生产。
然而,日产有一个良好的开端。
成立当年,东风日产销量超过650,000台,经过短暂的磨合期后,停产并返回,2005年累计销量超过300,000台,年销量同比增长159%。
随后,随着赛逸、逍客、X-Trail等车型的不断推出,东风日产凭借其经济实惠的性价比,销量持续飙升,并创下行业新纪录,将达到百万辆销量的时间从5年零3个月缩短到24个月,再到12个月。
2015年,日产中国达到了一个里程碑:年销量突破100万。 直到2022年,日产一直是中国市场“百万俱乐部”的一员。
但经济衰退已经悄然开始。
首先,三缸技术扼杀了X-Trail的一大销售支柱,当它改回四缸时,这款曾经最受欢迎的SUV已经失去了它的名字。
还有中国自主品牌的崛起,不断将其他日产车型推向死胡同。
技术布局晚了一步,新能源转型晚了一步,赶不上一步就来不及了,就像进入中国市场有点晚一样。
2023年,日产在中国的销量将达到79%38万辆,同比下降24辆05%,这是九年来首次跌破百万大关。
但日产显然不甘心。
财报发布后,首席财务官马表示,日产的目标是留在中国,并希望成为中国市场的参与者,最好是一个相当大的参与者。
那么评论区有没有人愿意支持此举,日产怎么能留在中国呢?
责任编辑:罗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