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1912年南京成立,但北方的清政权仍有实力,河南、河北、山东等东部三省尚未解放,北方革命者的武装起义也被镇压瓦解。 "
1月1日,辛亥革命成功推翻了清封建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制。 在新的历史背景下,中国开始采用和实践世界流行的民主共和政体模式。
为建立新**,孙中山根据南方十三省代表会议决议和南北和平协议,推荐袁世凯为大**,并于3月10日在北京举行就职典礼。
在此期间,孙中山颁布了《暂行规约》,任命了以唐少义为首的内阁。 尽管联盟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将失去权力,但辛亥革命的胜利仍然标志着中国历史的进步和变革。
武昌起义后,同盟总部从东京迁至上海,新家园办公室成立。 鉴于党内的消极倾向和组织松懈的状况,总部于12月26日和30日举行了两次会议,讨论修改联盟章程和组织重组问题。
南京临时学会成立后,同盟的无组织行为现象愈演愈烈,孙中山一心处理南京临时学会的各种矛盾和困难,无法顾及同盟的内部问题。
在同盟其他领导人的心目中,反满革命的任务已经完成,下一步就是效仿欧美民主共和国,实行政党政治。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联盟开始考虑将其从一个秘密的革命政党改组为一个公开的政党。
当时,其他各种政党已经成立。 1912年1月13日,同盟总部从上海迁至南京。 22日,在总部召开会议,宁宁省团协会代表出席,胡汉民代表孙中山出席会议。
经过激烈的辩论,会议终于就改组问题作出了决定。 1912年3月3日,同盟在南京总部召开全体会议,通过了新的总章,选举孙中山为总理,黄兴、李元洪为助手。
官方宣布,联盟将改组为一个政党,并且将秘密开放。 新的总章由6章和34条组成。 《总章》规定,同盟“旨在巩固中国,贯彻民生原则”。
具体的政治纲领是:完成行政统一,促进地方自治; 实行种族同化; 通过国家社会政策; 普及义务教育; 倡导男女平等权利; 实行征兵制度; 组织财务并确定税收制度; 争取国际平等; 注意移民和填海的原因。
联盟的这个新计划已经改变了原来的目的。 为了适应新体制的要求,内容包含了政治制度、经济建设、边疆建设、外交等诸多方面应当考虑的重要原则和方针,指明了今后的建设方向。
首先,新政策纲领摒弃了国籍和公民权利两大学说,在政治上显得不成熟。 其次,新党员入职没有严格的标准,使得党员的组成复杂,凝聚力和战斗力逐渐减弱。
这些因素导致了联盟的崩溃和战斗力的削弱。 随着南京暂时迁往北方,同盟总部也迁往北京,这让孙中山开始意识到重视党的建设的重要性。
然而,由于他作为临时领导人忙于政治事务,他筋疲力尽,不再关心党内事务,他想着“如果他已经掌权,如果他立即组织联盟,那岂不是全国俱乐部联盟? ”
这给人起了***的怀疑,再加上立宪派的攻击,让他开始考虑不干涉党的事务。
孙中山博士致力于民生原则,特别是在铁路建设方面,他的演讲和演讲始终围绕这一主题。 据统计,从1912年4月到年底,他发表了以民生为主题的演讲和演讲38次,占所有演讲和演讲的三分之一以上。
此外,早年政党众多,各阶级、各阶层利用辛亥革命后形成的民主氛围,组织各种公开的政党或政治团体。 据统计,从1912年2月到10月,民政部登记了85个当事方,还有更多的当事方没有登记或后来提交。
到1913年底,共有312个政党团体,形成了早年特有的“政党政治”现象。 其中,联盟外的政党大致可分为五类,如中华全国联合会、人民学会、中国自由党、中国工党等,其宗旨和指导思想各不相同,但都与孙中山先生的民生息息相关。
吴景恒当选为总干事,何温为书记,刘成宇、王鹏年为重要成员。 他们出版了《公民社会章程》等文件,表示他们以卢梭的《人民盟约论》为基本概念。
后来,孙武等人在汉口成立了民社支部,积极招募党员。 他们中有些是武昌起义的领导人,有些是老官僚政治家。
他们本来希望暂时进入南京担任要职,但最终没有成功,因此对南京**和孙中山怀有强烈的敌意。 民沙声称其目的是发展健全的共和政体,但实际上它反对孙中山,支持李元洪和袁世凯。
他们在上海出版了机关报《民生报》,在建都问题上,民社首先反对在南京建都,被认为是在湖北支持袁世凯的代言人。
袁世凯在北京就职,临时参议院迁往北京时,民主社会与美国组成联盟,组成共和党,对抗国联。 其他包括中国自由党、中国工党等。
第二个是从立宪主义者的组织演变而来的。 清朝末年,立宪之友会和立宪实用促进会目前的立宪活动,由于辛亥革命和元朝的缘故,詹姆士王任命的贵族议员自然消失了。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望,随着民初政党政治风潮的兴起,他们迅速改变形式,重新活跃起来,建立了一系列小组织。
比如湖北省原协商局局长唐化龙、福建省协商局代表林昌民组织的“共和国建设研讨会”,原立宪派委员孙弘毅组织的“共和统一**”,以及中银创办的“全国进步会”, 周大烈,以及立宪派的其他人。
第三次是由当地士绅发起和组织的。 比如1912年3月,周霹雳、徐旭旭、罗明举等十余位绅士在上海发起了中华民快速发展会,其总部设在上海宝山街祥林里,随时设立分会。
其宗旨是“秉持正义,化私为政,拥护民权,发展舆论,引导全国人民,履行公民义务,巩固世界,形成完善的共和政治”。
1.入党者需缴纳党费2元,每年定期缴纳4元,分四个季度缴纳。 沈建侯当选为经理。 计划的主要活动包括发行《**》以在演讲中发挥作用,普及共和国的思想,编纂实用书籍作为教科书的准备,以及在各地建设小学以培养公民素质。
然而,该党未能实现上述计划。 2.在政治斗争过程中,一些有类似想法的政党最终合并并重建了几个较大的政党,以获得动力。
例如,在共和党内,1912年3月1日,张泰岩将中华全国**联合会改名为佟**。 5月9日,联合同盟与潘昌旭、朱守鹏于1912年2月成立的全国协会、人民协会、国民公会、国民党联合,在上海召开成立大会,命名为共和党。
该党的成员主要是立宪主义者、老官僚、老军官和同盟中的沮丧分子。 他们反对孙中山,支持袁世凯,反对同盟,成为第一个反对同盟的大党。
他们称自己为“民族权利党”,称联盟为“民权党”,甚至诽谤为“暴民党”。 3.联合共和党由三个组织合并而成:“共和党统一协会”、“国家进步协会”和“政治对话委员会”。
总干事是蔡毅和王志祥。 他们主张建立一个“绝对统一”和“完全共和”的中国**。 1912年2月底,共和统一会的景瑶月负责召集三党在上海开会,初步就合并成立“统一共和党”达成了协议。
4月11日,统一共和党在南京召开成立大会,宣布将“巩固民族团结”。
一、建设完善的共和政治,顺应世界潮流,发展国力,奋进”。
成员来自联盟和立宪派,其中大多数是政治领袖,因此活动资金充足。 比如,蔡毅一次拨出10万元作为党的活动经费。
他们认为自己是第三方,并试图调和联盟党与共和党。 在全国范围内,他们在10多个省份建立了支部,吸引了数以万计的党员。
1912年10月27日,由“共和建设研讨会”和“全国协会”组成的民主党召开了成立大会,选举童化龙为总干事。
这些成员都是清代协商局的前成员,他们声称他们的团体在政治观点的基础上比其他政党更稳固。 他们宣称支持普世政治教育、法律自由、建立强权政府、改革行政和社会福利,但实际上他们支持袁世凯胜过孙中山和同盟。
中国社会党是由江康虎创立的,他自称是社会主义的宣传者和实践者。 1911年7月,他们成立了社会主义研究会,11月5日,他们在上海召开了一次大会,将学会改组为中国社会党。
他们具有浓厚的非宗教色彩,主张无宗教、无国家、无家庭三不,主张男女平等、教育平等、财产公有制。
中国社会党成立后,在青年学生中广受欢迎。 然而,他们的申请在6月1912没有获得批准,但他们继续为之奋斗。
最后,在1913年8月7日,北京**下令解散该党。 这四个政党有一些共同的特点:纲领模糊,组织纪律松散,时不时,非常不稳定,其成员大多属于资产阶级或小资产阶级的上层,包括知识分子和新老官僚。
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支持袁世凯,反对孙中山和同盟,少数同情和支持孙中山和同盟,反对袁世凯。 他们的大多数组织缺乏群众基础,建立得很快,很快就消失了。
此外,还有一些由满族王室组织反对国家结构改变的政党,如宗社党。 1912年1月19日,载涛、梁碧等满蒙诸侯贵族见不可能用袁世凯来阻止清朝皇室退位,于是联合数十人,以“君主立宪维护会”的名义发表宣言,宣布成立宗社党。
在北京,他们煽动满族官兵组成卫队,对外则勾结陕西甘肃省长庚、陕西省长云,阻止袁世凯与革命者议和,以延长清朝的统治。
1.在南京临时**的催促下,清朝皇帝被迫退位,北京宗社党自行垮台。 在这种思潮的影响下,以宋教仁为代表的绝大多数革命者都急于尝试并积极地进行同盟改组为国民党的工作。
2.孙中山最初对国民党的形成漠不关心,并不热情。 然而,面对早年的“建党热潮”和“大量政党”的形成,他也不得不同意宋教仁的提议,支持他改组同盟,联合其他党派建立新的大型政党,以巩固新生的**政权。
3.不过,孙中山也强调,目前的政治形势不能带来重大变化,要从经济建设出发,开发物质资源,使民生富足,国家动能不动摇,政治才能有所作为。
他把同盟的改组和国民党的建立留给了宋教仁,而他自己则计划投身于铁路的建设。
从1912年5月30日开始,中华同盟开始与其他政党讨论合并。 6月5日,联盟党、共和党和联合共和党讨论了建立政治舆论会议,作为三党讨论政治观点和议题的机构。
然而,共和党一心要与联盟对抗,没有合作的可能。 经过一番波折,8月11日,中华同盟、统一共和党、国民党进步党、民共和务进会、国民党在北京成立了一个新的政党,命名为国民党。
8月25日,成立大会正式召开,张骥担任主席,通过了党名和国民党章程。 会议选举孙中山、黄兴、宋娇仁、王崇辉、王志祥、吴敬莲、王文文、张峰、公桑诺布9人为董事,选举胡汉民、张吉、谭彦民、于友仁、闫锡山、白文伟、李烈军、唐少义、胡颖等30人为参议员。
9月3日,国民党在北京召开会议,选举孙中山为主席。 然而,孙中山对党务兴趣不大,很快就把仍专注于铁路等民生问题的宋娇仁**托付给,走遍了全国各地,甚至日本。
正式成立前后,国民党先后颁布了《国民党宣言》、《海外通函》、《国民党章程》等文件。 《国民党章程》规定,总部设在首都北京,监督全党事务; 董事9人,代表党,分管党务,任期2年,1名董事相互提名为董事长; 有30名参议员,他们将参加党的重要活动,任期2年; 交通部在省会以外的所有商业港口设立,在省会城市设立分支机构,在地县设立分支机构; 党员1000人以上的侨胞应当设立支部,在党员不足1000人的场所设立支部。
国民党的组成根本就是为了在民族运动中争夺参议院席位,所以联盟早期的三民主义内容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民族主义不见了,而是提出“严格的种族同化”,民粹主义不提,而是提出“文官政治”,民生变成了“采取民生政策”。
为了在国会获得多数席位,在“新旧融合”的口号下,在组织发展过程中,采取了“包容”的发展方针,到处招人入党,大批官僚、政治家、立宪派成为国民党党员。
在赵秉军的内阁中,除了陆、海、外三位首长外,其余都是国民党人,所以赵炳军的内阁被称为国民党内阁。 此举使国民党变得更加复杂"没有办法实施,中国同盟时代的革命精神几乎已经丧失"正如陈其美在给黄兴的信中所说:“同盟是在秘密时代形成的,在辛亥之后,它变成了国民党,从形式上讲,它的范围在扩大,它的力量也在增长。
但从精神上讲,它是无法辨认和复杂的,就像同一个设备一样,有好有坏。 腐败的官僚,卑鄙的恶棍,各种言论,谁应该负责?
当自己的人互相残杀时,谁能受到责备? "第二次革命失败后,国民党的国内支部遭到袁世凯的攻击和扼杀,很快就崩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