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不造车? 事实上,他们已经在制造汽车了! ”
车企全栈自发? 大体上不可能! ”
当王沩亮带领博世智能出行集团在中国的几位董事会成员时,人们发现他谈论技术的速度真的很快。 面对当前行业变化的众多热点话题,他似乎犀利而明确。
汽车相关板块将纳入新集团的管理
2024年1月1日,博世汽车与交通技术业务重组后正式命名为“博世智慧出行集团”。 近日,集团中国董事会正式向公众揭晓。
简而言之,博世中国重组了原有的部门,并将多个汽车相关业务部门整合到博世智能出行事业部。 据了解,该新业务单元和分公司的结构包括:电动自行车系统、电驱动系统、智能出行售后、汽车电子、动力系统、车辆运动智能控制系统、智能驾驶与控制系统、博世工程技术(包括商用车及越野系统、科冠瑞工程技术)、ETAS、两轮车及跑车、整车平台及服务, 以及车辆软件服务。同时,博世智能出行集团(中国)董事会成立,对博世中国相关业务部门和团队进行监管。
数据显示,博世智慧出行集团目前在中国拥有超过35000名员工和24个生产基地,销售额超过1000亿元。
为什么是“历史性”的结构性变化?
这是博世138年来最大的结构性变革,可以更快地推动技术创新、产品开发和客户服务,赋能中国最优秀的企业做大做强。 在谈到此次重大结构调整时,博世智能出行集团(中国)总裁王沩亮表示,此次调整是为了应对当今汽车行业的变化、挑战和机遇。 对于博世来说,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词是“创新”。 “在这种环境下,我们的业务转型需要适应这种变化。 “王沩亮说。
为了应对电气化、电气和电子架构的演进以及软件定义汽车等技术变革,博世对其业务进行了重组和重组,旨在创建更高效的跨领域解决方案,以快速灵活地满足现有和新的客户需求,同时促进业务的进一步增长。
对于博世智慧出行业务的增长目标,博世智慧出行集团中国区董事会常务副总裁蓝思明透露,这与博世整体业务相同,年均增长6%-8%,预计到2029年将达到800亿欧元。 中国市场的目标是实现高于平均水平的市场增长。
王沩亮表示,与上一年相比,博世智能电气化业务在2023年实现了两位数的快速增长,中国智能出行集团占全球销量的四分之一以上,也引领了技术的创新、生产和应用。
华为其实已经造车了,车企的“全栈自研”在广义上是行不通的
目前,很多主机厂都强调“灵魂”和“全栈自我开发”,但王沩亮对此持保留态度。 “企业想要对汽车行业进行整个改革,所谓全栈,就看如何定义,从狭义的角度来看是可能的,但从广义上看,汽车行业、汽车文化,包括生态环境、汽车环境,这是不可能的,既不现实也不科学, 更不用说可行了。他认为,博世支持客户围绕自己的产品进行产能建设,很多人将其理解为“全栈研究”,但在一定程度上,接受并掌握之后,成本肯定不好。 此外,博世已经习惯了与汽车公司的关系,这种关系既是客户,又是合作伙伴,也可能是竞争对手。
面对越来越多的车企以被贴上华为标签为荣,而华为一直声称自己“不造车”,王沩亮强调,多年来,博世一直坚持不造车,一直是主机厂背后的推动者。 “而华为目前实际上参与了汽车制造,它正在组建自己的汽车品牌,尽管它没有使用自己的名字。 在王沩亮看来,华为在汽车行业历史不长,但实力非常强大,与车企的深度绑定合作模式由华为主导。 他认为,博世和华为目前并没有感受到特别强大的竞争压力,甚至在智能化方面,博世的优势也是华为无法比拟的。
高端智能驾驶迎头赶上,今年发布城市NOA
在很多人眼中,在高端智能驾驶领域,不少车企纷纷布局,公布了各自城市和高速NOA的计划数量和时间表。 相比之下,博世在这方面似乎更加低调。 对此,博世智能驾驶与控制系统事业部中国区总裁吴永桥透露,博世已于1月20日在江浙安徽发布高速NOA,在城市NOA方面,博世将按规定行驶32万公里,只有经过严格的灰度测试、耐久测试等反复测试后才能交付给客户, 预计下半年将发布城市NOA。
现在城市NOA已经成为很多年轻人购买价格超过25万元的电动汽车的刚性需求。 甚至在很多人眼里,去一家4S店体验一个25万元以上的车型,别的什么都体验不到,都市NOA成了必备品。 事实上,它提供的智能体验确实很棒。 吴永桥认为,未来三年城市NOA将处于攀升阶段,三年后确实会迎来爆发式增长。
海湾金融观察。 大象转过身来,考验还没有到来
对于此前博世暂停激光雷达研发一事,行业分析很可能与成本话题有关,博世智能出行的一位资深人士给出了肯定的回答。 “研发成本实在是太高了。 他向南渡湾金融社记者坦言,中国市场的内卷化程度超出了他们的预期。 毕竟,有必要考虑研发投入和产出的时间和成本,并从中做出权衡。 事实上,在博世之前,已有多家跨国零部件巨头出于类似原因宣布退出激光雷达的研发。
正如一些资深人士所说,以博世一直引以为傲的毫米波雷达技术为例,4D毫米波雷达已经广泛推向市场,但博世还在做3D毫米波雷达,如何保证足够的竞争力? 再比如,在线控领域,面对竞争对手的深度介入,博世如何保持优势?
众所周知,博世是一家领先的跨国公司,结构庞大,业务覆盖面广,在行业内几乎无与伦比。 然而,在行业变革中,此功能有利弊。
早在新能源浪潮汹涌澎湃的上半年,人们就发现,很多百年老牌都面临着“大象转弯”的问题,规模越大,担忧就越多。 在智力竞赛的后半段,多年积累的成绩既是光环,也是枷锁。 如何解除自身的桎梏,将成为行业巨头们不可回避且势在必行的话题。
智能出行集团的成立是博世迈出的关键一步。 接下来,考验还没有到来。
博世也是当前汽车行业变化的一个缩影。
撰稿及摄影:梁洛哲,南渡湾金融社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