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条路上,我可能是一个不走平常道路的人。
我毕业于上届985纯文科英语专业,三个维度都算可以,18年我申请了四个硕士学位,考了四个,QS排名比较不错,但都是文科。
在19年决定转码后,我做了大量的功课,精心挑选,最终敲定了一所最适合我的学校——美国东北大学。
在以往经验的帮助下,我这个负基础玩家,拼命下注,如愿以偿,成功拿到了20fall的offer。
虽然对于很多大佬来说,这个结果可能没什么大不了的,但从个人角度来看,这是我根据自己目前的情况,想出来的最佳选择,对结果我非常满意。
从文科转为理工专业,是一条非常狭窄、没有前途的路,但在这条路上,我遇到了很多和我有同样经历的同学,见过很多成功案例,也遇到过很多迷茫的后来者。
我希望与还在这条道路上等待的学弟学妹们分享我的申请经验,帮助大家走出迷茫,获得想要的申请结果。
本科:中国最后的985 - 英语专业 - GPA374(3%)
硕士:英国的 G5 学校 - 语言学专业 - 没有具体结果(只有 ABC 成绩单)。
ielts:8(l9,r9,w7,s7.5)
toefl:waive
gre:无需提交。
offer:northeastern university, msc in cs align
前期准备可能是我申请中最费力的部分,在这个过程中,我不断地了解自己并质疑自己。
在我真正决定出国留学和转专业之前,我最常问自己的两个问题是:我为什么要这样做? 我能做到吗?
在攻读语言学硕士学位期间,我偶然接触到了NLP,并学习了R语言和SQL。 它离真正的NLP只有几万八千英里,但它至少激起了我对计算机的兴趣,并给了我一个提示——没有我想象的那么遥远。
当学习计算机的想法诞生时,我在网上做了很多功课。
作为一个善于收集信息的人,没过多久,我就和几位转行了英语专业的“学长”取得联系。
他们有的在国内实验室担任算法工程师,有的在国外大型工厂担任开发人员。 尽管职业、职位和路径各不相同,但这些前辈的分享和支持为我打开了通往新世界的大门-妈妈! 这和我预想的完全不一样!
早在17 18年,我在申请硕士学位的时候,就通过各种渠道咨询了不少offer持有者。
每个人都彬彬有礼,朴素无礼。
当我考虑在19年后转专业时,我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热情的鼓舞,所有学长都主动提供各种信息和帮助,这让只处于观望阶段的我受宠若惊:啊,这就是开源的想法吗?
我喜欢这里的气氛。
就像东亚偶像剧里的老式剧情,我突然意识到自己好像被感动了,甚至有点栽赃。
没错,最初的动机是如此简单,以至于经不起推敲,甚至可能是一种冲动。
我很快开始了前期工作,在这段时间里,我一直在质疑我是否真的喜欢这项工作。 它真的能胜任这项任务吗?
在通过各种形式(什么数据结构、C语言)编造各种先修课程的过程中,我惊喜地发现,我非常喜欢学习语言的过程,它让我感觉逻辑性强、有条理、有计划,我好像真的很喜欢写作,而且学习速度相当快。
直到那时,我才下定决心要申请电脑转账。
我一直这么认为,当人们不懂某件事时,很容易对它产生很多美好的幻想,而有些幻想可以被极度美化和不切实际,所以很难说你是真的喜欢还是讨厌它。
只有在我投入了一定的精力、时间和理解之后,我才能初步回答我一开始问自己的两个问题。
例如,我可能会发现自己一时无法学习 C 先决条件,对计算机失去了兴趣,或者我可能会觉得离散数学太无聊,缺乏努力学习的动力。
总而言之,一个人可能会因为各种奇怪的原因而产生转专业的想法,例如经济原因、对象因素和感觉很酷(? 依此类推但真正的决定只有在付出了一定的沉没成本之后才能做出。
如果你当年还像我一样在等待和犹豫,那么在下定决心之前,这两个问题需要你在前期的准备中不断的练习和思考,以免自己在申请甚至学习的后期开始后悔。
做好基础准备和心理建设后,就该选择学校了而选择一所学校对于转专业来说无疑是重要的。
所有的留学申请都是一个双向的选择过程,从申请人的角度来看,我们需要做的就是选择适合你的学校和被录取的概率。
世界上有那么多高校、那么多项目,初审无疑是一项繁琐、细致、耗时的任务。
陷阱很多,也有很多地方让申请人感到困惑。
假设你对自己收集和分析信息的能力没有足够的信心,或者你忙于学习而没有时间这部分确实可以交给比较专业的人,这样可以节省相应的时间和精力去专心做自己的事情,比如这个专业的学习,先修课程的基础和各种海外考试。
但是,即使有人在择校过程中帮助和指导您,您仍然是决定申请哪些学校的人。
作为申请人,您是最了解自己情况的人。
当时我也经过了几轮筛选,先选了一些自己能满足前提条件的课程(这是转专业的必修条件),然后又挑出了对文科学生比较友好的选项。
从理论上讲,此时我已准备好提交这些计划的申请。
但是,出于个人原因:
1)我的学士和硕士学位还不错,不需要国外项目的“镀金”
2)也没有必要再次体验完整的西方教育。
3)我想在国外获得工作经验等。
我又补充了三个因素:家庭因素、出国就业前景和整体项目成本neu cs align只有一个项目,自带8个月的合作社,可以做两个长期的全职实习,校园地理位置优越,学费合理,完全符合我的期望,而且我也有一定的竞争力,所以最后我决定只申请这个, 这是我最好的镜头。
选择好要申请的课程后,您终于进入了正式的申请阶段。
就我个人而言,我认为,需要针对不同的项目开发不同的应用材料尤其是对于背景较弱的同学或者转专业的选手来说,这可能是我下意识只定一个申请目标的原因,因为当时很忙,而且很懒。
那么,招生官到底想要什么样的学生呢?
在官网上找到课程介绍,拉出往往专业录取信息**这些都不会直接告诉你这个项目喜欢什么样的人,但至少他们会给你一个味道。
例如,它可能更喜欢有海外背景的申请人,可能更喜欢有工作经验的人,可能对来自不同背景的人更宽容,可能对某些条件要求特别高,等等。
那么我们的论文、推荐信和简历应该尽可能接近它的喜好。 但无论如何,我个人认为文书工作的一般原则是说明这是最适合我的课程,我是最适合该课程的学生类型如果能把它融入到一个讲故事的模式中,把上面的问题解释清楚,自然是最好的答案,如果因为各种实际原因不能这样写,至少应该强调这个原则。
无论是申请硕士学位、申请硕士学位、申请第四所高中,还是申请转专业,我都是围绕着这一点来写我的材料。
在文书工作中,我没有表现出我有多“令人敬畏和聪明”,没有必要,我强调了我对这个学术方向的承诺,我的动机是什么,它有什么独特之处,我为此付出了什么,以及我取得了什么成果。
当然,基本规则听起来都很***,如何安排,措辞是另一回事。
一篇优秀的作文不是一篇好作文,它可能就像一篇高中语文命题作文,同样的题干,基本相同的大纲,就是有的学生得了高分,有的同学可以挂在及格线上。
不过,这个问题并不难解决,找一个能及时沟通想法的高水平作文老师,总会有别人擅长我不会擅长的事情,至少可以保证我的作文朝着我想去的方向发展,不会落入模板和套路。
从上面可以看出,对于我的整个申请过程,第一个环节,“认识你自己”,非常重要这可以说是最重要的部分,即使它听起来像鸡汤。
只有了解自己,不管我喜不喜欢这个专业,能不能学这个专业,才能在择校中挑选出自己喜欢的专业,在申请材料中更有针对性、更有条理地讲述自己的动机、承诺和发展计划,呈现出更加坚定真诚的形象,更容易说服为我写推荐信的老师, 然后说服学校的招生官。
申请人本人,也就是“我”的存在,在整个申请过程中不能缺席,因为没有人比“我”更了解我,“我”对我的申请负全部责任。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能寻求外部指导和帮助。
例如,如果你对选择学校感到困惑,你可以找专业人士来分析; 文档的语言表达能力有限,可以找水平高的人打磨; 在线申请系统繁琐费时,可以找细心填写的人; 如果你对某些考试成绩没有达到要求,你可以找老师帮你提高分数等。
但扮演主角并做出最终决定的是“我”。
回想起来,自己申请似乎并不复杂,尤其是对于像我这样有二次申请经验的人来说。
然而,事实上,整个申请过程还是给我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和焦虑,走完整个过程后,我感觉自己正在剥皮,这对每个申请者来说可能是不可避免的。
我现在自然松了一口气(尽管有新的压力? hhh),但相信还有很多低年级的学生在痛苦和迷茫中,希望这次分享能给大家带来一点帮助。
当你咬紧牙关经历这个过程时,无论你多大年纪,你都会发现自己成长了很多。
对于很多人来说,这可能是留学的第一次考验,也可能是长征的第一步,但最终,我们只是步伐,我们终将在路上相遇,加油,互相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