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科技部正式公布了我国首份《脑机接口研究伦理准则》,指导脑机接口研究的合规性,为近期具有高度存在感的脑机接口发展划定了“红线”和“底线”。
脑机接口是指在大脑和外部设备之间建立信息通道,实现两者之间直接信息交互的一种新型交叉技术。 近日,美国和中国都有关于启动脑机接口临床植入试验的新闻报道。 同时,《关于促进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发布,明确了未来产业十大标志性产品,“脑机接口”列名。 这些消息让脑机接口成为热门话题,大家都期待脑机接口能给残障人士带来好消息,很多人担心脑机接口芯片会不会成为黑客的“后门”。
研究伦理是科学研究中的道德准则和行为准则。 脑机接口确实会带来伦理问题,但它们并不是一个新的挑战,也不是独一无二的。 在科技发展过程中,任何勇闯无人区的新技术,由于其不相容性和不确定性,都存在各种风险和隐患,因此有必要强调科技向善和道德的存在。 人类历来关注科学研究的伦理问题,特别是近年来,由于当前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导致了伦理问题的高密度、高强度的出现,对与时俱进的相关伦理规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国首部《脑机接口研究伦理导则》不仅对脑机接口有单独的规定,而且对面向未来的工业技术有共同原则,对脑机接口的标准化发展具有指导意义,对其他未来工业技术的标准化发展也具有借鉴意义。
例如,《指南》明确了开展脑机接口研究的一般要求,强调开展脑机接口研究必须符合我国相关法律法规,遵循国际公认的伦理准则,以及科学界达成的专业共识和技术规范。 这是脑机接口发展的“底线”,也是其他新兴技术也需要遵守的底线。 再比如,《指南》还为禁止划定了“红线”:不允许通过脑机接口研究进行非法活动、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破坏社会稳定; 不得传播与脑机接口实际效果不符的虚假广告信息。
共同的伦理规范体现了科研伦理的原则和科学界的共识,而个别的伦理规范则突出了对新兴技术的调查研究和前瞻性预测。 《脑机接口研究伦理指南》明确界定了脑机接口的主要术语,预测了不同类型脑机接口研究的风险,并给出了针对性的规范和详细的规则,并提出将“适时定期评估和修订”指南。 这说明,伦理规范的制定本身也需要加强科学研究,从而科学划定“红线”和“底线”,构建识别、评估、防御、治理一体化的机制。
当然,制定伦理规范只是保证科学研究健康发展的第一步。 建立多方参与、有效、协同的未来产业治理格局,引导企业建立数据管理、产品开发等自律机制,完善安全监测、预警分析和应急处置方法,落实科研伦理。
未来的行业具有显著的战略性、领先性、颠覆性和不确定性,这也意味着科学研究的伦理风险更高。 道德已成为行业未来发展中“必有”和“必答”的问题。 期待未来更多行业建立健全相关道德规范,健康有序发展。 (本文**:经济** 作者:佘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