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克松的女儿朱莉访问中国并与***交谈,朱莉想换座位。
1972年,尼克松**访华,结束了两国长达20多年的闭关状态,这是历史上的重要时刻。 从当时的国际环境来看,两国关系的改善对双方都是有利的。
三年后,尼克松的女儿朱莉和女婿大卫·艾森豪威尔应邀访问中国,你知道吗? 大卫其实是美国前**艾森豪威尔的孙子,尼克松的选举成功也得益于艾森豪威尔,所以可以说这也是一种联姻。
对于两位前美的后裔,董事长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和关注,虽然当时董事长身体不好,但见到他们时,还是让助理扶着他站起来,向客人伸出手来欢迎他们。
初步交流后,主席热情邀请两位美国客人入座。 朱莉实际上是代表她父亲来的,她父亲一直在兴高采烈地与主席交谈。
在谈话中,她对朱莉坐的沙发感到非常兴奋,以至于她立即提出与大卫交换位置。 为什么? 那个座位有特殊意义吗?
朱莉此行的任务是什么? 她的旅行产生了什么影响? 这一切都源于她父亲访华后发生的事件。
1972年,尼克松访华受到热烈欢迎"破冰之旅",开启了中美友谊的新篇章。 此行,尼克松夫妇不仅对中国赞不绝口,还参加了一次专程旅行"熊猫外交"。
访问期间,尼克松夫妇参观了北京动物园,尼克松夫人帕特一看到这只熊猫就被迷住了。 在动物园的许可下,在工作人员的陪同下,她与大熊猫进行了近距离接触。
在那天的宴会上,帕特惊喜地发现每个人的桌子上都摆放着一盒熊猫牌香烟。 她拿起香烟,仔细欣赏着上面栩栩如生的熊猫图案,忍不住赞叹道:“这支烟好漂亮,我好喜欢熊猫! ”
听到帕特的话,负责招待他们的***笑道:“夫人,这不是香烟,这是您和夫人的大熊猫。 帕特听到这话,忍不住笑了起来,说他不抽烟。
他仍然微笑着解释说:“这不是烟,这是送给你和你妻子的熊猫礼物。 这一事件给尼克松夫妇对华的友谊和热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成为中美关系史上的一个好故事。
帕特·尼克松(Pat Nixon)激动不已,尼克松(Nixon)喜出望外。 尼克松离开美国后,一对来自中国的大熊猫抵达华盛顿国家动物园,这似乎成为两国友谊的象征。
尽管尼克松为两国关系正常化奠定了基础,但两国在他任职期间并未建立外交关系,因为他于1974年因水门事件丑闻而被迫辞职。
就在他辞职几天后,尼克松总理发来电报,邀请他再次访问中国,这让尼克松感到惊讶和兴奋。 然而,在他做出决定之前,他因健康状况不佳而住院,无法成行。
**得知这一消息后,他通过翻译表示哀悼,并告诉他,在中国人心中,尼克松是最伟大的政治家之一,如果他愿意,中国随时欢迎他。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尼克松需要处理国内事务,因此无法成行。
1975年12月1日,美国**福特访华,两国关系更加密切。 福特回国后,考虑到尼克松的健康状况,决定邀请尼克松的女儿和女婿访华。
当这两位**的后代得知***的董事长可能会接待他们时,他们非常兴奋,因为董事长已经很老了,接待外国客人的机会不多。
他们虽然出身显赫世家,但只是普通人,获得这样的荣誉,怎能不激动呢? 12月29日,朱莉和大卫抵达北京,这是他们第一次来到中国,一切都让他们感到好奇。
前两天,一名工作人员带他们参观了北京的一些地方。 31日深夜,朱莉正准备休息,一名外交人员敲门,告诉她总统要见他们。
他们立即穿上衣服,跟着工作人员来到了中南海。 据朱莉回忆,当他们到达***董事长的住所时,正好敲响了新年的钟声,1976年的元旦到了。
总的来说,福特的访华拉近了中美两国的距离,尼克松的女儿和女婿的访问成为他们晚年难忘的经历。
他们的故事向我们展示了国家元首的影响力和中国人民的热情好客。
在时任中国驻美联络处主任黄震的陪同下,朱莉和大卫走进了***的书房。 主席坐在沙发上,看起来有点疲惫。
见有客人来了,他也示意工作人员扶他起来,伸手欢迎他。 大卫一直对主席很好奇,这一次他终于见到了他,目光不由自主地锁定在主席的脸上。
董事长也注意到了客人的不同,问道:“你在看什么? 大卫回答说:“我看着你的脸,你的额头丰满而突出。 ”
主席听了这话,笑着说:“我有一张很棒的中国脸,鼻子比较扁平,演戏也不错,法国人、美国人、苏联人都能演。
外国人做不到,演不了中国人,鼻子太高了,演戏看不见鼻子。 董事长的话让大家笑了起来,朱莉和大卫原本的紧张瞬间消散了。
幽默是任何时候最好的调节器。
朱莉对董事长父亲访华的事件充满了好奇,董事长耐心地一一回答。 她特别想知道那把椅子坐在哪里,椅子微笑着回答说就是她现在坐的地方。
朱莉听了大吃一惊,立刻站起身来,仔细看了看沙发,然后向主席提出了一个要求:“主席,我想和戴维换个座位,这样他就可以说他也坐过这张历史悠久的沙发。 ”
董事长笑着点了点头,看到两个年轻人迅速换座,古怪的样子让董事长的心情大开。 然后,朱莉从包里拿出一封尼克松的手写信,递给主席。
主席接过来看了一会儿,然后用英文读出了日期:“1975年12月23日。 这对朱莉和大卫来说都是一个很大的惊喜。
董事长会说英语也就不足为奇了,他的保安王明福回忆说,董事长一生都爱读书,60多岁游完长江后,一上岸就开始背英语单词。
主席看完这封信后,问道:“*先生的腿恢复得怎么样了? 朱莉回答说:“好多了。 董事长点点头:“请告诉**先生,上次他说要爬长城,让他好好照顾自己的腿。
顺便说一句,帮我告诉他,我一直想念他。 大卫在一旁提醒:“他不再是**了。 然而,主席并不关心这些细节,仍然习惯性地称呼尼克松**。
朱莉有些遗憾地提到:“现在有很多人反对我父亲,甚至有人强烈要求对他进行审判。 ”
当她的父亲再次来到中国时,他会等他。 朱莉被中国人的热情深深打动,回到中国后,她把这段经历告诉了父亲。 她期待着10年后再次访问中国,届时一切都将是全新的。
我们应该寻求公正的和平。 会议持续了1小时40分钟,也是主席与外国客人的最后一次长时间对话。
主席生前的愿望,就是希望中美两国早日建交,让两国交往多一些,人民走得更远。 令人遗憾的是,总统未能亲自见证这一天。
1976年9月9日,总统病逝,尼克松以老朋友的身份发表公开吊唁声明。 1978年12月16日,中美发表联合公报,15天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其实,这一切,也是董事长那一代一步步推动的。 利己主义是暂时的,但正义是永恒的。 不管是敌是敌,都对董事长有很高的评价,因为他是一心为民的伟人,所以他也能受到老百姓的爱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