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中将领的摇篮
说起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首先想到的可能就是八路军和新四军,但除此之外,还有在白山黑水之间英勇抗战的东北抗日盟军, 还有在天涯海角奋战的琼崖纵队。
不过,除了这四支主力之外,还有一支我们可能不太了解的武装力量——山西青年抗敌敢死队。 在巅峰时期,这支队伍有50个团和50,000人,我们将详细介绍这支不知名的敢死队的诞生和成长,以及它产生的共和国高级将领。
山西青年反敌敢死队臂章的来历和背景,必须提到一个人——*他是闫锡山眼中名气如***的山西同乡,也是山西的青年才俊,但因为不能被阎锡山利用,最终选择与他分道扬镳。
自1932年阎锡山重新掌权山西以来,他深知蒋介石一直想吞并山西。 1935年,日本策划的华北“自治运动”与阎锡山垄断发展山西的理念发生冲突。
阎锡山虽然曾在日本士官学校学习,与日本保持着良好的关系,但在日本企图占领山西的情况下,出于国义和个人利益的双重考虑,他开始整装兵种进行战争,并一再向**寻求经济援助。
然而,此时蒋介石奉行“先守内后攻外”的政策,不仅无视阎锡山的要求,还一再催促他出兵剿红军。 阎锡山明白,依靠江是行不通的。
为了保护自己在山西的家园,巩固自己在山西的地位,阎锡山开始寻求与共产党合作,共同保卫山西。
在抗日战争的烈火中,中共山西省公开工作委员会创始人通过创造性、灵活运用党的统一战线思想,成功地与山西皇帝严锡山建立了特殊形式的统一战线。
**提出“戴阎锡山'帽子',说山西话,做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救国工作”的三句话方针,卓有成效地开展了一系列工作。
首先,他接手重组了原有的山西献祭救国团,派共产党员骨干加入牺牲团,大力动员群众,培养干部,使牺牲团迅速发展壮大,仅用了三个月就发展到20万人,到1939年夏天, 祭祀联盟的成员已经增长到大约300万。
**在牺牲同盟中,大力举办军事和政治训练班,训练了一大批抗日预备队,这些人大多后来成为山西乃至全国抗日战争的中坚力量。 阎锡山同意成立山西青年抗敌敢死队后,立即明确了我党的主张,要求新军必须实行新军制,用政治武装新军,因此政委制要落实到新军中。
阎锡山对此表示支持,并承诺:“只要能打赢仗,打败日本人,保卫山西,你就放手,求人给人,枪还枪,总之,你就是做主! ”
最终,新团的名称被确定为“山西青年抗敌敢死队”。
在阎锡山的允许下,依托祭祀盟的资源,迅速组建了山西省青年抗敌敢死队。 1937年8月1日,敢死队第一军团在太原正式成立,**担任该军团政委。
为保证敢死队的整体领导,创新性地制定了《政委制度条例》,规定政委是单位最高首长,有权罢免同级指挥员,单位有权未经政委签字拒绝执行命令。
这一规定为我们党真正控制敢死队创造了有利条件,保证了共产党对新军队的领导。
1937年11月初,率领敢死队第一纵队开赴山西东南抗战前线,任山西省第三行政区政治总监,成功领导建立太越抗日根据地,为八路军抗日游击战提供了有力支援。
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敢死队迅速发展壮大,很快由一个军团发展到四个纵队,辖1至12个军团,共12个团,成为抗日战争时期我们党领导的重要武装力量。
1938年底,“敢死队”进行“西林整顿”,八路军许多高级将领,如**、左权等,给“敢死队”的干部讲课。
到1939年上半年,“敢死队”已发展到50个团,5万多人,占阎锡山总兵力的三分之一。 然而,看到不断壮大的敢死队只听从共产党的领导,阎锡山开始坐以待毙,继续制造摩擦,妄图消灭共产党领导的敢死队。
1938年6月,阎锡山的老军官陆英林、贾玉之趁敢队政委不在,私下率领敢死队前往临汾前线,按照阎锡山的指示,企图与日本侵略者交战,企图在日军手中消灭异见分子。
然而,敢死队在没有政委签名的情况下拒绝执行命令,使他们免于毁灭。 1939年12月1日,阎锡山再次命令敢死队第二纵队进攻日军,这将使第二纵队陷入夹在日军和顽固分子之间的境地,因此第二纵队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拒绝执行命令。
阎锡山以称二纵队为“叛军”为借口,宣布第二纵队为“叛军”,下令“十字军东征”。 随后,他们以金穗军6军的兵力,对山西省习县和孝义县第一带的敢死队发起了攻击。
敢死队奋力拼搏突围后,部分部队调往山西省西北部正式加入八路军,其中第一纵队由八路军司令部直属率领,第二、第四纵队由第120师团率领,第三纵队由第129师团率领。
尽管受到严锡山的阻挠和攻击,敢死队始终坚持共产党的领导,为抗日战争做出了巨大贡献。
山西省青年反敌敢死队的组建和发展,离不开共产党的领导。 共产党向敢死队输送了大批中高级干部,使敢死队得以壮大,并最终加入人民军队。
在建立新中国的一系列战役中,敢死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然而,一个奇怪的现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敢死队的主要领导人和四纵队的主将大多被调到地方工作,没有被授予头衔。
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纵队政委担任华北局第一书记、**财经委副主任、政府会议财政部长。 该纵队政治部主任牛培丛担任河南省副主席。
参谋长阎天明成为中华全国总工会书记和“工人”社会党总支书记。
**和妻子决定牺牲生命,第二纵队第一政委张文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交通部办公厅主任、党组副书记,政治部主任韩军担任北平市委委员, 1949年任市委秘书长、北平军管委秘书长,第二政委王凤元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担任国家物资局副局长。
第3纵队司令员荣子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担任财政部副部长,纵队政委董天志于1940年去世。 第四纵队司令员、政委雷仁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担任**部副主任,纵队政治部主任李立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担任沈阳市委副书记、唐山市委书记, 继任主任刘玉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担任川北支部**部副主任。
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敢死队四纵队的主要领导人被调到地方工作,无法获得军衔,但仍有许多敢死队的高级将领成为新中国的开国将领。
这些人包括李巨奎将军、刘昌义将军、李乘芳将军、李守璇将军、肖新怀将军、匡福昭将军、周彪将军六位中将,以及王战将军、王平将军、李珏将军、顾景生将军、苏璐将军、孙朝群少将等70余人。
李聚奎曾任决死第一纵队副纵队副司令员、决断旅第1旅旅长、太越军区陆军第1师师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石油部长。 1958年,当他从石油部长调任总后勤部政委时,他被授予将军军衔。
李聚奎海军上将曾任决死第3纵队参谋长,后任海军旅顺基地第一副司令员,1955年获中将军衔。 李成芳曾任太岳军区第1旅副旅长、陆军第1师副师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西南军区第二副参谋长,1955年获中将军衔。
李守璇曾任太行军区第3纵队副师长、陆军第3师副师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铁道兵团副司令员,1955年获中将军衔。
肖新怀曾任决战第四纵队训练部部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第66军司令员,1955年获中将军衔。
肖新怀中将曾任山西野战动员委员会第二支队副支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志愿军第十九兵团副政委、政治部主任,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周彪中将,曾任山西青年抗敌敢死队第二团第一大队队长,后任沈阳军区防空部队政委,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这支部队作为共产党领导的一支特种部队,为民族的独立和自由,为国家的民主繁荣作出了巨大贡献。 他们是英勇的战士,他们的故事值得永远铭记。
如果你对这支部队有任何了解,欢迎留言讨论,让我们一起怀念这支英勇而又特别的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