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立体”教师? 湖北省教师苏祖祥在自己的新书《做“三栖”教师》(江苏凤凰科技出版社出版)中给出了自己的定义:会教、会读、会写。 《做“三栖”教师》也分为“教与思”、“读与思”、“写与获”三个部分,记录了日常教育教学的思想和行为、读书和看电影的经历、对历史和现实的思考和质疑、生命的终极意义等严肃话题。
在大多数人的想象中,作为一名高中语文老师,阅读应该以高考研究、课文解读、课堂记录、教育教学为重点。 但是,作为“三栖”教师,必须阅读广泛的书籍,具有广阔的视野,从中国古典诗曲、先秦竹子、戏剧**、教育教学,到世界历史、哲学、科学和......在《做'三活'老师》中,提及的书籍和电影有《我的名字叫红》《西厢记》《九十三年》《双城记》《理想国》《枪炮病菌钢铁:人类社会的命运》《美丽人生》《死亡诗社》等,包罗万象,古今中外。
“三比”老师是以自己读过的书为基础,完成学生的成就。 《诗与爱同色,艺术与科技一起飞翔》一文是苏老师为一位学生诗集写的序言,记录了同学在他的指导下,认知不断提升、追求爱情、事业,最终师生成为价值观相投的同事的故事。 在《石头:叛逆与幻灭的症状》一书中,他认为中国古典文学中描绘的叛逆者是被招募或被摧毁的; 在《尊严与智慧:历史的意义》一书中,他比较了中国和日本同时代人许继基和福泽谕吉的不同命运,并思考了人类异化的悲剧和可能的......在权力面前的尊严
教师可以打破教学科目和专业的限制,努力拓展认知边界,努力建立相对完整的知识结构。 在这本书中,苏女士的写作不经意间呈现出各种爱好和跨学科思维。 在《诗歌朗诵使大地七孔流血》一文中,他批评了日常汉语教学中的“诗意泛流、缺乏理性”,揭示了朗诵问题本质上是权力造成的语言污染问题。 在《我的名字叫红》的读书笔记中,他展现了自己对艺术、艺术史、世界史的熟悉,思考了人类摆脱无明、走向光明的力量; 在《自然是自由的表象》一文中,苏老师带着孩子们亲近自然,观察众生,发自内心地尊重自然界的一切。 他是一个博物学家的爱好者,一个耐心细致的叔叔和祖父,一个充满责任感的老一辈; 除了艺术、书籍、电影、思想史之外,他甚至还了解了时间和空间的概念和可能性,表现出对科学和哲学的浓厚兴趣。
王晓波说,“追求智慧和兴趣与此无关,而是一种兴趣”,“有文史修养的人,活在从古到今的漫长时期”,“有科学知识的人能预见未来,从现在起就活在浩瀚无边的未来中”。 基于此,多身份、跨学科、多领域的写作背后,是小个体摆脱身体局限、走向浩瀚时空的努力,是发自内心地寻找真理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三笔”老师不仅在思考和写作,更重要的是作为老师在实践。 在《滚雪球:应对陌生场景的阅读方法》中,苏老师记录了新高考中根据跨界阅读的新要求,引导学生进行跨境阅读的课程实践。 苏老师的学生分析时政新闻,分享阅读文章,交流经典阅读的感受,**科学发展,中外品味**,这是教育理想主义者脚踏实地、雄心勃勃的实践和努力。 《冲动,怪物》记录了帮助学生应对情绪控制的实际过程,苏老师创作了一门“情绪控制”主题课程,以解决学生的问题。 它反映了教师关注学生生活成长的多样化需求,努力服务于学生成长的多样化需求的努力。 相较于阅读和写作,作为老师,苏老师的课程意识更注重细节,致力于解决琐碎的问题,帮助学生进步成长。
做一个“立体”的老师,就是要调动所有可以调动的资源来读、写、教。 而《做'三栖'老师》展现了一名普通汉语教师跨越国界阅读、提升自我、努力成为一名好老师的过程。
作者是江苏省张家港市第八中学教师
《中国教育报》,2024-02-21,第4页
作者:尹国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