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漱溟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创始人,是中国新儒家思想的鼻祖,是哲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 关于两人半个世纪的恋情,笔者在不起眼的著作《梁漱溟的问答》和《梁漱溟与***》中都有过写意。 我现在要补充的,是对梁漱溟晚年的一段评论,这个训诫是作者在写上面的书的时候没有发现的,虽然只是梁漱溟名字的一个点,但可以很好的说明,作为一个政治家,直到他晚年——在他去世前一年多, 在他的思想宝库里,还有中国共产党的三宝之一——统战思想之光。
众所周知,梁漱溟和***是在“五四”期间认识北大的。 解放前,梁溟亮曾两次单独到延安会见,就国事与他长谈。 解放初期,他们多次单独会面,交流思想,讨论国家大事,直到1953年9月。 在我自己关于梁漱溟的书和散文出版后,经常有年轻读者问我,梁漱溟和***几十年的友谊,是否因为1953年9月发生的风波而白费了。 我把这个问题交给梁淑明先生来回答,自然是在主席***(**1976年9月病逝,梁漱溟于1988年6月病逝)去世后才出现的。
梁漱铭听了这话沉思了一会儿,对我说:“1953年9月以来,我确实失去了单独与主席***见面交谈的机会,但我心里已经意识到,从1953年9月开始,我就以委员的身份成为政协委员,我的生活待遇一直保持不变, 而且我没有被任何组织处理过,我仍然体现了主席的意思***。 事实也正是如此:1953年9月梁漱溟受到***主席的严厉批评后,虽然对所涉问题受到如此不公平的对待感到委屈,但也对自己在众处与***对峙的行为深感惋惜。 不久之后,梁书明苦思索,想出了八个大字,那就是:闭门造车,等待处理。 他没有直接写信给***,而是写信给当时的全国政协副主席陈树通和全国政协秘书长李维汉,请求长假,暂时不参加政协的各项会议和活动,以便有更多的时间在家学习,闭门思考。 这封信发出后,梁漱溟真的没有去政协。 但没过多久,陈、李二人就派人通知他,政协发给他的通知将按原样发出,他是否能出席会议,由梁淑鸣自行决定。
自从主席***逝世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很多海内外来访的朋友经常好奇地问梁淑明先生,他怎么说? 笔者曾就此问题采访过梁淑明先生。 梁漱溟对***的评价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第一,无论是从领导还是老朋友的角度来看,他都是一个伟大的人物,可以说他不仅是本世纪中国的伟人之一,更是本世纪的世界伟人之一。 二是他大半辈子都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但是晚年却犯了一个大错误,所以在他的一生中,不仅有一个***没有相同的***,而只有一些不同的***,比如***内战时期的抗战***在文革解放初期的“时期”,在***的后期,梁漱溟经常表达自己独特的见解和意见用他独特的思想和语言。但无论谁提问,梁漱溟在评价***时,总是怀着深深的敬意,举止相当严肃和情绪化。
同样的问题,很多读者都问过,自1953年9月动乱以来,你如何看待梁漱溟这个不同的老朋友? 笔者认为,最能说明问题的,就是本文开头对梁漱溟晚年的评论。 1974年9月30日晚,病重的总理最后一次出席了国庆25周年招待会。 当时,***同志刚刚被任命为党和国家的前线工作负责人。 为了贯彻落实党的政策,与“文革”以来以往任何一年不同,一批受“文革”影响的老干部、老民主人士、老教授、老专家应邀出席了国庆招待会。 当时,中国科学院(现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与社会科学系也应邀出席。 国庆招待会结束后,当时的哲学社科系领导班子给***写了简报,体现了出席国庆招待会的知名学者们的兴奋之情。 **看完后,我非常高兴,对这篇简报评论道:“没有人是完美的。 名单上的人参加招待会的都很好,可惜没有周阳和梁淑明。 ”
经历过“文革”的人都听过“没有人是完美的”这句名言,却不知道背后有一句话,“可惜没有周、梁漱溟”。这是由于当时的特殊情况,不可能公开引用所有这些指示。 周是革命家、文学理论家,曾在宣传部和文艺界担任重要领导职务,在“文革”中受到严重影响。 至于梁漱溟的特殊身份,他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资产阶级学术权威”,而是一个“花岗岩头”的“反动派”,其实从1953年就被认定出来,只能扮演一个“反面老师”的角色。 因此,1974年10月这一指示的重要性在于,梁叔明的名字在他的统一战线政策中具有典型的意义; 二是确认,尽管毛和梁在1953年后很长一段时间没有见面和交谈,但他们并没有忘记梁漱溟这个特殊的老朋友,在***的记忆库里。 从这两个方面来看,**的这个指示既是政治性的,又是充满友谊的。
当我得知上述指示的内容时,梁淑明先生的身体状况已经很差了,我在探访时向他转达了这一点。 听完这话,他既严肃又满意地对笔者说:“没有人是完美的,这是一句至理名言,既适用于凡人,也适用于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