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春,时任国民党东北“剿剿总司令”副司令员、第一兵团司令员、吉林省主席的郑东国率领10万大军保卫长春。
然而,随着解放军攻克锦州,长春的局势日趋紧张。 为了保护城里的居民和自己的安全,郑东国不得不做出一个艰难的决定——率军投降。
虽然在战场上失败了,但郑东的心里却不服气,这让他感到郁闷,仿佛生病了一般。 知道这件事后,他不仅邀请他到自己家里做客,还请***帮他“疗伤”。
那么,**和***是如何“治愈”郑东国的呢?保定之战,郑东国坚持到最后一刻。 1903年,郑东国出生于湖南省石门县一个农民家庭,从小刻苦学习,中学毕业后考入湖南省商贸专科学校。
经历过“五四运动”后,他和许多爱国青年一样,满怀报效祖国的热情。
郑东国先生深受孙中山先生的革命思想影响,认为只有推翻外国列强,铲除军阀,才能完成民族革命。
于是他从荣氏手中扔了笔,考上了黄埔军校,成为了一名革命军人。 黄埔军校是20世纪20世纪20年代大革命的产物,是国民党与共产党合作结晶的产物,培养了近代中国第一支真正的反帝反封建革命队伍。
爱国主义和“革命”已成为黄埔军校学员的思想宗旨和精神追求。 在学校里,郑东国听了孙中山博士的教诲,接触了许多先进的革命思想,结识了许多后来成为红军将领的共产党员,如王二卓、何胜阳。
在第一次东征对淡水的战斗中,刚出校门的郑东国担任党军第一团、连的党代表,参加了由20名军官、100名士兵组成的勇士队伍。
他率领勇者旅成员在敌人的炮火中架起梯子,奋力攻城。 当他看到战友们一个个倒下时,他的心中充满了恐慌,但他没有退缩,意识到革命军的军官们不可能贪生怕死。
于是,他不顾自己的危险,爬上了梯子,第一个爬上了塔。
郑东国因在北伐战争中的英勇无畏,在24岁时被提拔为国民革命军第一军第3师第8团团长。 1933年,日军侵占东北三省和热河,全国人民强烈要求抗日,蒋介石被迫派郑东国**军到古北口抗日作战。
在坚守南天门前线阵地时,郑东国率部拼命与日军作战。 第83师团阵地被日军突破后,郑东国立即率部返回前线,不顾危险向日军发起进攻。
在部队薄弱的情况下,郑东国脱下军装,只穿了一件白衬衫,率先拿着手枪冲向敌军,鼓舞士气,带领士兵击退敌人。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郑东国在庐山军官训练团接受训练后,立即率军第52军第2师参加金浦路北段保定战役,率领士兵与日军三个师的兵力英勇作战。
郑东国死守保定城墙,与日军战斗了两天两夜,城墙虽破,但他指挥士兵逐街与日军作战。 幸运的是,裴长辉率领第47师团冒着死亡危险作出反应,得以率部走出包围圈。
面对友善的韩扶玉和日军的迅速占领,郑东国接到命令后,立即率部向鲁南运河以北进发。 当腾县被日军占领时,他果断指挥士兵乘火车到运河南岸占领阵地,掩护友军集中,确保徐州的安全。
尽管困难重重,挑战重重,郑东国从未放弃抵抗,坚持战斗到底。 他的勇敢和坚定令人钦佩,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台儿庄会战中,日军企图南渡运河,与第2师先头部队激战,郑东国在关键时刻率领主力部队冲向运河南岸,渡河与敌人交战。
日军火力强攻,但关键时刻,郑东国师重榴弹炮营及时赶到,成功剁灭了敌人,使敌人败下阵来,放弃了渡江计划,转而向台儿庄发起进攻。
随后,郑东国在枣庄等运河以北地区进攻日军,策划了台儿庄守军的防御行动。 在攻打义城的过程中,郑东国不幸被日军炮弹击中,好在口袋里的银元挡住了炮皮,才幸免于难。
4月初,郑东国率领第20军团和孙连忠的部队在洋楼、地阁一带包围日军,击败日军第5师、第10师,成功杀伤日军2万余人,取得了著名的台儿庄胜利。
台儿庄战役胜利后,第52军奉命追击逃往义城的日军。 日军依靠九山险地形顽强抵抗,导致我军的进攻屡挫败,郑东国决定将猛攻改为智取。
他亲自挑选了数百名精锐士兵,在夜色的掩护下,成群结队悄悄地上山。 随后,士兵们向日军碉堡和工事投掷手榴弹,郑东国趁机命令第二梯队冲上山,经过激战,一举攻占了九山高地。
郑东国在徐州之战后经历了意外的晋升,却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他不再是第2师师长,而是被提拔为副师长,同时,关林正被提拔为第32军团司令员,张耀明被提名接任军长一职。
郑东国对此很不满意,他更关心的是自己能不能继续带兵打仗,这次晋升让他失去了这个权力。 国民党内部一直存在派系纷争,**将军照顾同乡和下属也就不足为奇了。
然而,在抗战的紧要关头,在前线奋战了十几年的郑东国却被撤了出来,这让他难以接受。 离开自己待了多年的二师,郑东国感到非常痛苦。
不过没过多久,唐恩伯就调他担任第三十一军总司令,参加武汉战役。 郑东国得知消息后非常高兴,他立即接受了唐恩伯的命令,赶到第三十七军前线督战。
在这里,他又遇见了北伐时的老巡抚黄国良。 两人时隔十年再次相遇,激动得无以言表。 他们白天一起指挥战斗,晚上谈论过去。
然而,这样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多久,就被汤嫩堡的一通电话打破了。 唐恩伯指责黄国良指挥不力,在**中表现不佳,并要求郑东国接替黄国良担任第37军军长。
这时,郑东国才意识到,唐恩伯并不是简单地让他督战,而是要接替黄国良的位置。
郑东国对唐恩伯的好意心存感激,却不愿意就这样“谋划”自己的老朋友老首长。 于是他找了个借口,回到了集团军司令部。
黄国良不知道郑东国离开的原因,对郑东国的突然告别,他不舍,一直坚持着。 但郑东国担心夜晚会漫长而梦幻,一刻也不敢多待。
后来,唐恩伯的幕僚们调侃郑东国:“你把军统一职放在一边,又回来当个赤裸裸的参议员,太迂腐了吧! 郑东国只是笑了笑,没有说话。
1939年底,日军为迫使国民**投降,派出号称“钢铁军”的第五师团入侵贵南南部,并迅速占领了南宁和南宁东北的战略关口——昆仑关。
国民党第五军奉命执行**,与驻扎在昆仑关的日军第十二旅展开了非常激烈的血战。 当时,在师长郑东国的指挥下,荣誉1师不怕牺牲,勇往直前,两次冲进昆仑关,击毙敌旅旅长中村正雄,为全军全军歼灭做出了巨大贡献。
当时,全国都在关注昆仑关战役。 郑东国指挥士兵攻占昆仑关西北重要制高点洛塘高地后,身在重庆的蒋介石亲自发来贺电。
在昆仑关战役后期,日军增援部队突破了友军的防线,重新占领了昆仑关西南的重要制高点441高地。
得知441高地的重要情况后,孙立人与郑东国的荣誉第一师立即投入战斗,为了守住阵地,他们毫不犹豫地多次与日军激战。
然而,残暴的日军竟然释放了毒气,给中队造成了大量的毒气,阵地陷入了极其危险的状态。 就在这关键时刻,郑东国的一名手下要求退出战斗,郑东国郑重其事地说:“就算只剩下一兵,也要抵挡我!
如果你失去了你的位置,我会开枪打死你! 无奈之下,郑东国只好召集探子连和一些轻伤组成了一支不到200人的精锐突击队,在夜色的掩护下,突然向日军发起了进攻。
经过激烈的战斗,他们成功击溃了日本人,确保了整个战役的胜利。 在这场战斗中,该中队歼灭了日军第12旅团,在敌旅团长中村正雄的指挥下阵亡近5000人,缴获了大量战利品,不仅鼓舞了士气,也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抗战的勇气。
战斗结束后,后方各界人士组织慰问团慰问前线士兵。 1943年初,郑东国奉命担任中国驻印第一军新军长、中国驻印军副总司令。
然而,此时中国战区总司令蒋介石和参谋长史迪威在中队控制问题上,特别是与驻印度的中国军队发生严重冲突。
史迪威认为郑东国的任命是多余的,所以他对郑东国和其他中国将领采取了艰难的预防措施。 尽管面临十分困难和复杂的环境,郑东国仍然坚持把祖国的利益和尊严放在首位,同时也要从抗日战争的大局出发,尽量避免与史迪威等人发生矛盾和冲突。
郑东国脾气好,却受不了史迪威。 他两次要求遣返,但均被拒绝。 然而,中国士兵的杰出成就消除了史迪威等人的偏见,建立了深厚的战斗友谊。
在密支那战役中,美国指挥官的指挥失误导致了重大损失。 史迪威决定让郑东国等中国将领统战,最终打赢了这场仗。
1945年,日本宣布投降,中国人赢得了战争。 郑东国作为第三方面军副司令员参加了日军投降签字仪式。
他感慨万千,亲眼目睹了这一难忘的时刻。 抗战结束后,蒋介石发动内战,但随着形势的发展,国民党战败撤退,国民党与共产党的局势彻底逆转。
在1948年的东北战场上,国民党已经没有优势了。 3月25日,郑东国在政治局常委会上被任命为东北大城市长春市司令员。
会上,几位常委表示希望能动员郑东国起义,以防城里百姓受苦。 **还说自己对郑东国有所了解,他是一个负责任的人。
听到这话,**同意了大家的意见,并要求***给郑东国写一封信作为老师。 可惜的是,当时长春市已经一片混乱,郑东国没有看到***写的那封信。
就算他看到了,相信他也不会投降,因为当时他对蒋介石非常忠诚。 随着时间的流逝,战斗再也无法继续,郑东国的部下隐瞒了他与解放军的联系,最后郑东国被迫率部投降。
当他放下**,沮丧地跟着部队出城时,一辆吉普车开了过来,肖金光和肖华坐在上面。 小华见到郑东国,立刻让司机停车下车握手打招呼。
萧华的态度让郑东国大吃一惊,因为解放军大将对他这个战败的将领并没有嚣张跋扈的态度,这让郑东国感觉好多了。
当晚,萧金光和萧华邀请郑东国共进晚餐,期间两人相客气。 不过,由于头城心情不好,郑东国只是喝了一口酒,没有说话。
他还向萧金光和萧华提出了一个要求:“这件事我投降了,不广播,不刊登报纸,不参加公开宴会......再来一次。”
郑东国离开长春,前往哈尔滨沉思人生。 这些从黄埔军校毕业的国民党人参加革命的初衷,是出于爱国主义和对民族复兴的向往。
然而,他对此感到痛苦。 郑东国认为,国民党非但没有救国,反而陷入了他无法理解的绝境。 在他思想转变的过程中,有一个他无法克服的障碍,那就是他的“忠、孝、义”思想。
1950年8月,郑东国因身体不适需要去上海治疗,路过北京时,肖金光和肖华邀请他参加解放台湾。
不过,郑东国经过深思熟虑后还是委婉地拒绝了,他希望看到两岸的统一,却不愿意和曾经的统帅和战友们动手。
***得知郑东国路过北京时,特意请了负责**工作的李启忠陪同,并邀请他到自己家里做客。 这是郑东国没有想到的,他和***不仅有黄埔军校的师生关系,而且在东征期间也有上下关系。
所以,面对***的邀请,郑东国欣然答应了。 郑东国见到***,愧疚地说:“*我几十年来辜负了你的教诲。
在长春解放前夕,您还亲自给我写信,虽然我没有收到这封信,但您的宽广胸怀足以看出您的慷慨,我确实没有辜负您的期望......”
**询问郑东国的健康状况和家庭情况,并换个话题,暗示他继续为国家和人民服务。 郑东国说,他打算回老家务农,但***鼓励他继续为国家建设做贡献。
郑东国被他的话深深打动了,他也表示愿意回到家乡休养生息,再次报效国家。 没过多久,郑东国就收到了***的邀请,他幽默的话语让郑东国感到非常高兴和惊讶。
郑东国点头表示同意,接过***递过来的香烟。 他迅速从口袋里掏出一根火柴,起身为他点燃了一支烟。 **亲切随和的举止,让原本紧张内敛的郑东国感到轻松。
宴会上,**问郑东国一家人的生活状况,郑东国如实回答。 **听了这话,他亲切地说:“你的家庭生活已经安排好了,难道你不应该出来为百姓做点活吗?
你才51岁,还年轻! 郑东国听着***的话,心中一震,没想到当天的董事长竟然会记得自己的年龄,一时间感慨万千。
接下来,他越和郑东国聊得越随意,自己的心脏病也被董事长和周工教授,这让郑东国坚定了信念,认真学习,努力转变自己的世界观,走上了爱国主义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