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郑东国的前妻想复合,但郑东国婉言谢绝了我的工资,不够她花10天
1954年9月,在中南海丰泽园举办宴请一众老朋友,桌上一片欢声笑语。
然而,刚从上海到北京担任国防委员会委员的郑东国却显得郁闷不已。
见状,他好奇地问道:“郑东国,这么美好的日子,你为什么郁闷? ”
原来,郑东国刚刚和妻子陈碧莲离婚,此时他一个人在北京。
眼前是眼前温馨幸福家庭的景象,让他想到自己的家事,心里更是低落。
这对大半辈子在一起,手牵手走过抗战岁月的老夫妻,为什么会落到离婚的境地?
难道是郑东国对陈碧莲做了什么她无法容忍的事情?
1933年,郑东国第一次见到陈碧莲,当时他30岁,已经结过一次婚,而陈碧莲还是个17岁的少女。
面对一朵花似锦的美女,这位中年丧偶的老兵心情惶惶不可终日,觉得自己失分寸了。
陈碧莲在**中展现出端庄的风度,眉清澈,眼神美眸,儒雅而书卷气。 她经常穿着纤细的碎花旗袍,长发整齐地盘在脑后,散发着独特的气质。
在那个时代,将军和美女的结合简直是极品中的极品。
得知郑东国的用意后,陈碧莲连的求婚都答应了。
* 陈碧莲令人印象深刻,举止得体,面容清新,气质优雅。 她总是穿着修身的碎花旗袍,长发整齐地卷成一个发髻。
在那些日子里,将军是绝配。
得知郑冬国的用意后不久,陈碧莲就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他的求婚。
郑东国的第一任妻子名叫秦腊娥,比他大八岁。 郑东国14岁那年,他们由父母结婚。 两人育有三个孩子,过着朴素幸福的生活,像客人一样互相尊重,从未发生过重大争执。
不过,郑东国对这个比自己年长很多的妻子并没有太多的感情。 由于年龄差距和缺乏团聚和分离,两人从未有过太多的恋爱机会。
因此,在妻子暴毙后,郑东国急于寻找新的伴侣,以重新获得一些情感寄托。
刚从古北战场回来的郑东国,被年轻貌美的陈碧莲所吸引。 然而,婚后两人的关系并不尽如人意。
在那个饱受战争蹂躏的时代,男人们要勇敢地踏上前线,为国付出生命的代价,而女人只能在家里默默地等待归来。
年幼的陈碧莲一直被恐惧所困扰,担心自己的丈夫郑东国会在战场上会受到伤害。 在梦中,她经常看到他浑身是血,拼命地向她招手,这让她醒来时感到不安,难以安然入睡。
1939年,郑东国随军驻云南进行抗日战争,陈碧莲作为军人家庭,终于得以陪夫上战场。
宁可亲眼目睹丈夫英勇冲锋陷阵,也不愿独自躲在家里听不到战场的消息。 陈碧莲年轻勇敢,在部队中极为活跃,甚至赢得了“怒江之花”的美誉。
陈碧莲的美好岁月,在军旅生涯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她懂得与士兵打成一片,慷慨解囊给阵亡士兵家属,甚至毫不犹豫地拿出自己的私款。
这样的行为使她在军队中受到高度重视,赢得了无数赞誉。 1943年,陈碧莲也随郑东国驻印度。 在这次旅行中,她带着简单的行李,在异国他乡度过了整整两年。
看到妻子跟着他历尽千辛万苦,郑东国心里不安,忍不住流下了眼泪。
情绪危机。 陈碧莲在得知郑东国即将去北京工作后,正面临与郑东国的离婚危机。
当时,陈碧莲还没有给郑东国生孩子,同时又觉得自己是南方人,无法适应北方的生活,于是决定和郑东国离婚,选择独自留在上海。 她不想再和郑东国一起跑来跑去,心情很烦恼。
陈碧莲从印度回来后,甚至把孩子传给了弟弟,一家人在上海度过了非常幸福的时光。 他们经常邀请朋友到家里聚会,家里充满了欢声笑语和温暖的气氛。
对于经历过流浪的陈碧莲来说,这样的平静生活才是她所向往的。
然而,这种平静的生活再次被外界的战争打破了。
抗日战争结束后,蒋介石单方面废除和约,派郑东国出任东北安全副司令,追击当地人民解放军。 陈碧莲看着丈夫远去,心里很是担心,一直希望他能早点回来。 她给郑东国写了一封信,表达了对他安危的担忧,说自己吃喝不安,脸色变得憔悴起来。
这封信也反映了两者之间的哲学差异。 陈碧莲无法理解丈夫的残暴行为,不解他为什么“不顾性命地这样做”。
后来,当她得知郑冬国可能去世的消息时,她感到无助,变成了一个泪流满面、哭得停不下来的人,完全失去了前进的方向。
知道郑东国还活着,陈碧莲心中欢喜涌动,仿佛重生了一般。 她毫不犹豫地立即启程前往长春,在那里度过了她一生中最寒冷的岁月。
长春的寒冷和艰辛,加剧了郑东国的胃病。 为了治病,两人于1950年回到上海。
在上海,陈碧莲或许本以为他们最终能够安安共度余生,但郑东国却意外地提出了一个在北京任职的计划。
东北的这段艰难经历,给陈碧莲的心里投下了沉重的阴影。
当丈夫再次提起北方时,她脑海中浮现的第一个念头是,两人可能又被生死分开了。
她不忍心看到丈夫再辛苦劳作,于是毅然决然地选择了离婚,她相信漫长的痛苦总比短暂的痛苦好。
此时的陈碧莲太悲观了,看不出新中国与蒋介石时期的巨大差异。
她本可以和丈夫一起在北京过上更好的生活,但她的胆怯和猜疑剥夺了她这个机会。
离婚后,陈碧莲很快嫁给了一位钟姓商人,但两人并没有孩子。
到1960年代,这位商人因使用非法手段获取财富而入狱,他的财产几乎全部被没收。
虽然陈碧莲等着他出狱,但她的生活并没有好转。
当她的第二任丈夫去世时,她正处于人生的低谷,独自一人在上海,失去了所有的希望。
郑东国在北京认识了离异女子顾仙娟,两人在朋友的介绍下走到了一起。 顾仙娟带着前夫和郑东国所生的7岁女儿开始了新的婚姻,他们过着幸福的生活,一起迎来了两个孩子。
虽然郑东国为晚年找到了新的伴侣,但顾仙娟却没能陪伴他度过一生。
顾仙娟去世后,陈碧莲听说了这件事,去北京看望前夫和孩子,表达了再婚的愿望。
孩子们对她的到来表示同情,认为她是一个可怜的孤独老人,大多数人都愿意接受她。 然而,郑东国一直保持沉默。
十年过去了,陈碧莲依旧独自生活在上海。 她无法忍受独自生活,再次表达了想回到郑东国的愿望,但这一次,他拒绝了。
他的理由很简单:郑东国觉得自己的工资负担不起她在上海习惯的特权生活,也付不起她的开支。
别人能看出,郑东国说这话时有些怨恨,很可能还没有原谅陈碧莲拒绝和他一起去京城。
此外,郑东国晚年的心思,很可能都放在了自己的第三任妻子顾仙娟身上。 有一次,郑东国给儿媳写了一封信,信中充满了对顾仙娟死后的悲伤。
他表示,顾仙娟的离开,成了他人生中又一个惨痛的打击。
大约在北京的时候,郑东国的长孙在接受采访时谈到了祖父的性格,称他豁达大方,在军事上稳重果断,因此赢得了蒋介石的信任,一直被称为黄埔家族的“长辈”。
在古北战场上,他接到了撤退的命令。 然而,在得知前线惨不忍睹,甚至有士兵为国牺牲生命后,他决定日夜赶回前线。
面对山顶上身穿卡其色制服的日军士兵,他毫不犹豫地脱下军装,率领一排探子,毫不犹豫地冲向危险的地方。
正是凭借这种力量,他们能够在那场战斗中击败日本敌人,并为增援部队争取宝贵的时间。
郑东国做出了向我党投降的决定,这在他心中经历了激烈的心理斗争。
一方面是因为蒋介石对他的信任,另一方面是他从小就受到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坚持尊贵自卑,走君臣之道,所以不敢轻易改变立场。
1948年,东北内战爆发,形势严峻,郑东国终于决定改变立场。
当时,长春已经被人民解放军紧紧包围,郑东国身为吉林省主席,处境艰难,圣令无法传达到城门之外,他心急如焚。
郑东国在长春的困境中度过了长达七个月的时光,他的士兵们无法忍受,于是他也开始考虑投降的想法。
随着长春的和平解放,党组织将郑东国带到哈尔滨后方休息,给予他优待,这也使郑东国的政治地位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他发现自己的老师邵立子、张志忠,以及同学陈明仁都是共产党的支持者,这吸引了他,于是他开始研究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等人的著作,以及***选集。
郑东国年轻时**(中上)。
1952年,郑东国应***的邀请移居北京,最初担任水利部参赞。
郑东国本来是不愿意答应这个邀请的,一是因为家里妻子的反对,二是觉得自己年纪大了,辛苦了半辈子,本来打算以后种地的,所以想拒绝***的好意。
不过,**还是热情邀请,并特意邀请郑东国在黄埔军校的老师***和他的老朋友李启忠邀请他重返工作岗位。
他们说,新生的祖国需要人才,郑东国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和丰富经验,为社会主义建设作出贡献。
郑东国看着这些老朋友,觉得自己还不到50岁,应该多为老百姓做些事。 回想起长春时期,他深深地感受到了***和党对他的宽大优待,觉得自己辜负不了这种“不懂提拔”,于是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1954年,郑东国在***的建议下开始担任国防委员会委员,军衔为九级干部,薪金240余元,享受特殊汽车待遇。 更令他感动的是,主席亲自接见了他,并邀请他参加家庭晚宴。
在董事长家里,郑东国第一次真正感觉到***和蒋介石有很大的不同。
在蒋介石面前,他必须恭敬乖乖,***从不拘泥于这些礼节。 董事长甚至用火柴点燃了他的香烟,让他体验了浓烈的烟雾和亲密的人情味。
一到***家,**就从沙发上站起来,走到门口亲自迎接他,用浓重的湘口音喊出他的名字:“郑东国,郑东国”,声音极大,让***和**在一旁哈哈大笑。
宴会上,**分享了自己在工人运动中的经历,对郑东国影响深远。
**当他谈到要去铁路上和工人交谈时,工人们并没有太在意他。 后来,他反思并意识到问题出在自己身上——他没有放下架子,这导致他和工人之间有距离。
我们不能永远保持一张娃娃脸和一个学生,我们必须真正与工人团结起来,才能真正改变我们的立场。
这些启示深深地触动了郑东国,从此他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和人民事业孜孜不倦地奋斗。
在他晚年,许多退伍的退伍军人向他求助,希望得到一些帮助。 他忙着给他们寄信,送衣服,甚至提供经济援助,他毫不犹豫地投入其中。
虽然官方表示,退伍军人的支持可以由公众提供,而无需他自掏腰包,但他坚信,这些退伍军人一直是他的战友,分担他们的困难是他的责任。 因此,他总是选择自掏腰包帮助这些退伍军人,并承担他们的需求。
或许正是因为这样的责任,他深深的觉得陈碧莲未必能跟着他,因为他微薄的薪水连陈碧莲短短十天的开销都不够。
他于1991年在北京去世,陈碧莲再次踏上了前往北京探望遗体的旅程。
她曾经说过,他是一个“善待人,心地善良,应该得到回报”的人,但她并不期待好的回报,而是选择了迈出第一步。
面对心爱的人死去的面孔,回想起过去的点点滴滴,陈碧莲可能会后悔自己没有选择和他一起去北京,和他一起度过余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