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一杰:中国哲学中的“三才”和“天人合一”学说及其意义

小夏 文化 更新 2024-02-13

作者:唐一杰(1927年2月16日,2014年9月9日)。

他是当代中国哲学家、哲学史学家和哲学教育家。

唐先生说,我认为中国传统哲学中讨论的主要问题是“天人关系”问题。 《周义》中的《字典》深刻阐述了“天道”与“人道”相遇的道理。 “道”一旦形成,就有“三才”,而“三才”就是天、地、人。 “易”将天、地、人合一,所以强调天人是一体的。 中国传统哲学的特点是内在的超越,内在的超越问题就是生命状态的问题。 生命的境界是人,人必须提升到天道的层次,才能理解宇宙和生命的问题。 天人交汇,是对宇宙生命的基本理解。 内在的超越也应该体现在人们的修行中,体现在人们的自我道德提升中,体现在世界和社会中对真理的践行中。 

1.天堂有三层含义

在中国历史上,“天”有多种含义,至少有三种:(1)天主(有个性和神义); (2)自然之天(具有自然的意义); (3)公义的天堂(具有超然的公义和道德义)。 在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之前的古代文献中,可以说已经呈现了“天”的上述三种含义。 “主宰诸天”(如帝神)与西周王朝对“天命”的信仰密切相关,如《大于定》:“皮显文王天命大。“光荣的温王被上帝赋予了统治世界的命令。 《周之书:召唤》:“帝神,改变帝君之子之命。 “神帝,取代长子大阴,统治四方。

“帝神”或“帝天”和“神”都指至高无上的神,这里的“天”是主导意义上的“天”,它包含着人格神的意义,对世界拥有绝对的权力。 在《诗经》中,“天”也有统治的意思,如:“郝昊昊天,不君德,哀惭饥荒,斩四国。 大天啊,不要眷顾它,而是降下死亡和饥荒的祸害,杀死四国人民!

这里的“天”除了有“统治之天”的意思外,还有高高在上的“自然之天”的意思,表现为天灾。 这种说法早在银旭占卜中就已经存在了,如“帝齐降到潘尼”(《总编》363)和“神降至尊”(胡后璇:《甲骨的存亡》1)168)、堇的意思是“灾难”,“皇帝”的意思是“皇帝”和“神”。也有“皇帝”(神)下雨、下雨等的记载。 似乎在殷周时期,“天”既有“统治之天”的意思,又有“自然之天”高高在上的意思。 同时,我们也可以说,当时的“天”也具有道德意义,“天”通过赏善惩恶,表现出一定的道德意义。

比如《尚书传》中说:“但王病尊德,用王祈求永生。 “唯有崇尚德行,行之合德,皇帝才能得到上天的祝福。 也就是说,在春秋、战国时期之前,“天”的含义还很模糊,有多重含义。

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以后,上述三种不同的“天”含义在不同思想家的学说中逐渐变得清晰起来。 《论语》中关于“天”的词条并不多,孔子也用不同的含义来讲“天”。 有些词有“自然天堂”的意思,比如“真是天堂! 四点钟,万物诞生,天还能说什么! 从孔子话语的语气来看,他认为四季的运行和万物的生长是自然的,他没有说这些自然现象“天”,一切都会自然而然地运行。 但在更多的地方,孔子把“天”看作是一种神圣的超然力量,可以说是西方周“天命”观念的一种继承。 例如:“太好了! 瑶志为王,威风凛凛,唯天大,唯瑶不一。 这显示了孔子对“天”的神圣超凡力量的赞美和崇敬。

孔子还说“德生于布施”(《蜀叶》); 《天哀》“(”紫寒“); 阎渊死了,孔子说:“天丧! ”;孔子见到南子,子禄不悦,孔子发誓说:“不否认,老天就恨,老天也恨! 以此类推,他们都把“天”看作是一种神圣的超然力量,而这些地方的“天”有“意志的天堂”的寓意,是惩罚邪恶、弘扬善良,而这个“意志天堂”已经具有了道德意义。

孟子对“天”的理解与孔子大致相同,认为“天”是一种神圣的超然力量,如:“服从天者生存,逆天者灭亡。 但“天”可能更有道德意义,正如他所说:“福仁,天的主,人的家。 意思是说,“仁”不仅是“天”最崇高的品质,也是“人”最稳固的地方,将“天”和“人”统一在“仁”上。 另一个例子是《泰国誓言》中的一句话:“天堂把自己看作人民,天空听自己,人民听。 “(《孟子》《万章一》)那么”天“就更有道德意义了。 但是,在孟子中,有些“天”也可以理解为“自然的天堂”,比如“天油多云,下雨”,这里的“天”应该解释为“自然”。

墨子的“天志”,更多的是“意志之天”。 正如他所说:“天道之行广无私,其布施无德,其光明长存。 也就是说,天智最高,能力最强,“赏善罚暴”,不偏袒。 在《墨子天志》中,也明确指出“天”有“意志”,“知天爱民”“天意,要大国攻小国”,违背“天意”,就要“天罚”,称“贼”。 由此可见,墨子的“天”基本上是继承传统的“统治之天”。

后来,到了汉代,有了董仲书,他所讲的“天”,一方面继承了“主宰天”的传统含义; 另一方面,它使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以来的“自然天空”神秘化,并将其与“支配天空”相结合。 他提出的“天人归纳”理论可以说是“天人合一”的一种形式,受到当时流行的机械归纳理论的影响,可能与传统的“周一”有机理论不同。 例如,他用气候变化来说明“天”的意志,比如他说:“天空之所以爱,生出温暖的春天,是温暖的; 秋天晴朗的人,是天空的严谨; 夏天的温度是天空快乐的原因; 那些在冬天寒冷的人,是天空哀悼和隐藏他们的原因。 (《春秋露》《王道通三》) 也就是说,人们认为四季的变化是天空的自觉行为。

如果说战国时期的一些思想家,如荀子,把四季的变化、日月的流逝、星辰的自转、阴阳大、风雨、万物的生长看作是“天”的自然表现,那么董钟书则认为上述现象不是“天”的自然表现, 而是“天”意的表达,“天”仁慈之心的表达。天地皆是万物,既生又大; 终结就是终结“(同上)。 基于这种对“天”的理解,董钟书的“天人合一”理论主要论述了“天人归纳”的问题。

自战国时期以来,机械感应就相当流行。 在董钟书看来,“天”和“人”之所以归纳,是因为“天”和“人”是一回事。 他相信:“你不能以人为生,你也不能成为人。 人是人,生于天上,天也是人的曾祖父。 此人之所以是上乘天道,也是。 也就是说,是“天”使人成为人,“天”和“人”是同一种。 因此,可以说,董钟书的“天人合一”思想,是一种“天人机械归纳”的“天人合一论”。 这种“合一论”显然与“周易”至宋人所创造的“天人合一论”大相径庭。

在宋代,朱习主张“天即理”。 他所指的“天”主要是指“义的天”,也就是说,“天”之所以变成“天”,一定是天地万物存在的原因,比如他说:“在有天地之前,毕竟只是一个理由。 有了这个原因,就有了这个世界。 没有这个,就没有天地。 但这里可能存在矛盾:如果我们承认圣人说“天看自己,人看,天听自己的人”,而“天”只是“理性”,那么抽象的“理性”又怎么能“看见”和“听见”呢?

因此,不可能不承认“天”的神圣性,在解释经文时,我们不能忽视“天上”的本意。 当他的学生问他:“天看自己,百姓看,上帝听自己,百姓听,对吗? 朱习答道:“如果都是有道理的,你怎么能说你是百姓,这里有些霸道。 同时,朱习也认为“苍穹是天空,操作是无止境的”。 这显然是指“自然日”。 所以他说:“天是真理,但苍穹也是天,在上面的也是天。 “这是不同的,但这只是一个。 如果你知道同样的事情,你不妨让它与众不同。 了解差异,不伤害它们是一样的。 也就是说,“天”可以说不同方面,可以是“义的天”,也可以是“自然的天堂”,也可以是“统治的天堂”,但它们都指同一个“天”。

朱习的“天”有一定的神圣性,所以有“支配的义”,也是高高的苍穹,所以有“自然的义”。 当然,朱习把“天”看作“义的天”更为重要,正如他说:“就天地而言,万物都只是一个原则。 所以当他的学生问他《佛经》中“天”字的意思时,朱习回答说:“让人自己看,有说苍穹的,有说是统治者的,有独教的。 ”

如果在西方普遍认为“上帝”和“自然”是两个(斯宾诺莎的“上帝是自然”是另一回事),中国的“天”往往与“主”和“自然(世界)”合二为一,“天”被赋予“理性”,所以朱习说:“天就是天就是天,只是理性。 天没有这个道理,它不可能是天,所以苍穹就是这个真理的天,所以说:它的身体叫天,它的主人叫皇帝。 “世界上只有一个正确的真理,如果你遵循理性,那就是天堂。” “(《朱子语》卷25)似乎到了宋代,”天“更被看作是”义天“的方面。

在我看来,正是因为中国历史上的“天”这个概念具有上述多重含义,“天”不仅指人之外的自然世界,更指与“人”密切相关的有机的、连续的(活的)、无穷无尽的、动态的存在(“天行剑,君子不断奋斗自强”)。 中国哲学中的“天”也可以说是苍穹之上的“天”,但这个“天”不是死寂的,而是生机勃勃的,它与“人”密切相关(“天听自己听,天看自己,人看”),它不是混沌的,而是有道理的。

基于此,中国的“天”概念是指与“人”有内在联系的无穷无尽的理性有机体。 这样,可以说,中国哲学中的“天”概念可以统一理解为“统治的天堂”、“自然的天堂”和“正义的天堂”。 当然,这种对“天”的理解,只是我在儒家对“天”的理解。

2.“对命运的恐惧”和“知道命运”。

《国电楚剑》有一篇《性自命不凡》,其中说:“性自命不凡,命从天而降。 这里的“生命”指的是“天命”,即“天”的“命”,而“性”来自“天”的“命定”,而“天命”是“天”赋予的。 《礼记注:中庸之道》:“天命是性”,注释说:“天命也是天生之人的生命。 “性”是由“天”决定的,是人类无法企及的,所以“天命”是一种超然的力量,“人”应该敬畏“天”,也就是“对天命的恐惧”。 不仅要“敬畏天命”,还要“知天命”。 然而,“天堂”不是死寂的,而是生机勃勃的,没有方向和地方,所以《字典》说:“上帝没有方向,容易没有身体。 “天堂”是无所不在的,既是超然的,又是内在的,在“人”之内。

孟子说:“守心养本性,凡事也好。 长寿不是两,修身修养是为了照顾它,所以也是有生命危险的。 “滋养”是“石田”; “修身”是“生命”,所以“天”和“人”是一体的。 总之,“天”和“人”有着内在的超然关系。 所以,在《国店楚剑:于聪一》中,有句说:“知天之所为,知人之所为,后知之,知之所。知道“天”的原理(运行的规律)和知道“人”的原理(做人的原则),即“社会”的运行规律,两者的结合就是“知道”、“知道”再知道“天”,而“知道”是推动“人”(天命)的内在力量。 这是因为“人”是内在的“天堂”。 因此,孔子说:“五十知道天命。 “知天命”,就是按照“天”的要求,充分实现从“天”获得的“本性”。

《朱子文集》第六十七卷说:“在天上,众生之心,在人中,爱人之心,爱人之心,四德四端亦然。 “天道”无穷无尽,以仁为心,“天”有使万物兴好发展的功能,所以“人”也要效法天,照顾一切。 这是因为“人与自然是一体的”。 “人”得了“天”的精髓,成为“人”,所以人生要实现“天”的“生命之心”,有“爱人和爱物的心”,天心和人心才真正是一心一体的。 生命的意义在于“天道”的实现,生命的价值在于“天命”的实现,所以“人”与“天”的关系,其实是一种“内在关系”。 “内部关系”不同于“外部关系”,即两者(或多个)是独立且无关的,而“内部关系”是指两个(或多个)彼此之间没有分离。

3.自然与人的统一

在我们对中国哲学中“天”含义的复杂性的理解的基础上,我们可以讨论周义提出的“天人合一”学说,或者我们可以更好地揭示其含义。 同样,我们对“天人合一”思想的讨论,或许可以使我们进一步理解“天”在中国哲学中的哲学意义。

我认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现在之所以受到大家的重视,我认为这与今天正在发生的“生态”危机有关。 科学的发展无疑会造福人类社会,但也可能危害人类社会。 近年来,由于对自然的过度开发、资源的浪费、臭氧层的稀薄、海洋的中毒、人口的爆炸、环境的污染以及生态平衡的破坏,人类严重威胁着自己的生存条件。

1992年,全世界1575位科学家发表了《世界科学家对人类的警告》,开篇写道:“人类与自然正在走上一条矛盾的道路。 不能说这种情况与西方哲学中长期存在的“天人二分法”思想无关。 罗素在《西方哲学史》中说:“笛卡尔的哲学......它已经完成或几乎完成了......精神和物质二元论,始于柏拉图,主要出于宗教原因而发展笛卡尔体系提出了两个平行而独立的世界,即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对一个世界的研究可以在不涉及另一个世界的情况下进行。 ”

西方哲学认为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是相互独立的、互不相干的,因此其哲学是建立在“精神世界”与“物质世界”的外在关系之上的,或者说其思维方式是以“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为独立的二元性,可以相互研究而不涉及。 (这种二元论思想受到现代西方哲学的一些流派的批评,例如怀尔德海的过程哲学。 但是,中国哲学及其思维方式与它有着根本的不同,中国哲学(尤其是儒家)认为,对“天道”(天道)的研究不能不涉及“人”(人); 对“人”的研究不能不涉及“天堂”。

这就是中国哲学中“天人合一”的思想。 这一思想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被中国哲学家提出,这就是《国典楚剑:玉丛一》中所说的“易,所以会是天人道”。 我们来分析一下《周易》中蕴含的“天人合一”思想。

《周义》中的《辞典》是对《易经》的哲学诠释。 它深刻地阐述了“天道”与“人道”相遇的真理。 《字典》中说:“《易经》也是一本书,而且是广义的,有天道、人道、正道。 这是两全其美的。 这意味着《易经》一书浩瀚无垠,包罗万象,既包含了“天地”的真理,又包含了“人”的真理。 “道”是通过“天道”、“正道”和“人道”,“道是一,三才有备”。 “道”一旦形成,就有了“三才”。

“三才”是天、地、人。 对《易经》的另一种解释,即《卦传》说:“历代圣人所作之事,《易经》,也将以自然之道为本,即立天之道,称为阴阳; 据说站立在地上的方式是僵硬和柔软的; 立人之道为仁义,有三才,二有。 古代圣贤写“易”是为了符合生命的道理,所以用阴阳来解释“天道”,用刚柔来解释“地”,用仁义来解释“人性”。

所以,宋茹张再说:“三才两才,没办法。 天(地)人合一,阴阳合一,刚柔柔,仁义三才。 天、地、人三才,都说是彼此对立的。 “易”将天、地、人合一,所以强调天人是一体的。

这种“天人合一”的思维模式,对于宋代的物理学家来说,更是一清二楚,如程毅说:“安人知人却不知天道? 道,一也。 人类是一体的,天堂是一体的吗? 儒家认为,我们不能把“天”和“人”分成两部分,更不能把“天”和“人”看作是外在的对立关系,不能研究一个而不涉及另一个。

朱习说:“天是人,人是天。 人的初生是从天上得来的; 如果这个人出生了,那么天空就在这个人身上。 “天与人密不可分,人与天不可离。 人的开端是诞生的,虽然是从天上得来的; 然而,既然这个“人”出生了,“天”就全由人显现出来,“人”对“天”负责。 如果没有人,我们怎么能体现出“天上”的热闹气息,又怎么能“立天立心”? “立心天地”就是“立人命”,不能一分为二。

孔子说:“人可以弘扬道,但不能弘扬道。 只有人才能使“天道”发扬光大,如果人不践行“天道”,又如何使人完美高尚? 孔子说:“知道天命。 “知天命”,就是要了解“天”的运行和发展趋势。 因此,在中国传统哲学中,“天”是有机的、连续的、生机勃勃的、无止境的、与人合而为一的。

王福之的《章子正蒙笔记:乾城商》中有一段话,大意是,我们学者的学说,从汉代开始,只掌握了先秦学说的外在现象,并不知道《易经》是“人”的根源,但在宋代周敦义, 他提出了“太极图”,*“天人合一”的原则,并阐明了人的起源是“天道”变化的结果,在“天道”的变化中,“天”赋予了人本质,使之成为“人性”,因此“人性”的原则与“天道”中阴阳变化的顺序是一致的, “人”与“天道”的统一,永远不能被侵犯。

总之,就是说“人性”是建立在“天道”之上的(因为“人”是“天道”的一部分),“人性”不能与“天道”分开,同样,在讨论“天道”时也必须考虑到“人性”,因为“天人合一”的原则不仅是“人性”的“日常事物的自然原则”, 也是《天道》的“阴阳变阶”。王浮之的这段话,可以说是对《易经》“如此天人道”的很好的诠释,也是儒家“天人合一”思想的进一步发展。

易谈“天道”,同时讲“人性”。 《易》是一部阐明“天人合一”原则的经典之作。 我们在讨论“天人合一”的思维方式时,要说明“人”与“天”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关系,必须统一考虑“人”与“天”的关系,不能只考虑一个方面而忽略另一个方面。 《周义》所阐述的“天人合一”的主张,无疑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基石。 既然“天”和“人”有着内在的、不可分割的联系,那么“天”就一定不是死寂的,而是一个与人密切相关的活生生的有机体。 因此,我们说“自然与人的统一”作为一种哲学命题和一种思维方式,对于解决当今“人”与“自然”的关系应该具有积极意义。

四、几点启示

“天人合一”的主张是中国儒家思想的重要基石。 儒家哲学认为,“天”与“人”之间存在着“内在关系”,两者是不可分割的。

因此,对一个的研究不能不涉及另一个。 按照“人与自然的统一”的哲学命题和思维方式,我们必须在考虑人类自身问题的同时考虑“自然世界”的问题,如果我们忽视这一点,人类就会受到惩罚。 难道不正是因为今天的人类严重忽视了“天”与“人”之间这种不可分割的内在关系,“人与自然正在走上一条相互矛盾的道路”吗? 难道不是因为今天的人们之所以受到惩罚,正是因为他们不了解“天”的有机和神圣本质,不了解与“人”密不可分的关系吗?

《易经》开创的“天人合一”思想(即“易”的思想,所以是天人之道)对于我们解决当前“生态问题”作为一种哲学思维和思维方式,可能有几个启发

1)我们不能把“人”和“天”看作是对立的,因为“人”是“天”的一部分,“人是从天上生来的”。作为“天”的一部分,保护“天”应该是“人”的责任,而“天”的毁灭就是“人”本身的毁灭,“人”必须受到惩罚。 因此,“人”不仅要“知天”(知道“天道”的规律),还要“敬畏诸天”(对“天”要有一定的敬畏之心)。

目前,人们强调“知天”(所谓掌握自然规律),却只是一味地利用“知”来利用自然,以致无序地破坏自然,把“天”当作征服的对象,不知道应该对“天”有一定的敬畏之心,这无疑是“科学主义”极端发展的表现。 “科学主义”否认“天堂”的神圣性,从而否认“天堂”的超越性,使人们失去了精神上的支持。

中国的“天人合一”学说认为,“知天”和“敬畏天”是统一的。 如果我们“知天”而不“惧怕天”,我们就会把“天”看作死物,如果我们不了解“天”是一种有机的、无穷无尽的、强大的流行病,我们就会把“天”看作是“人”之外的一种神秘力量。 但是,“人”无法体验到“天堂”的热闹氛围,也无法很好地从“天堂”中受益。 “知天知天”与“敬畏苍天”的统一。 这是为了说明“天人合一”的一个重要方面,从而表明“人”对“天”的内在责任。

2)我们不能把“天”和“人”的关系看作是外在的关系,因为“天是人,人是天”,“天”和“人”是不可分割的。“人”离不开“天”,“人”离不开“天”; “天”离不开“人”,没有“人”,就无法展现出“天”的超然神圣和活泼的气息。 这种“天”与“人”的内在关系,是中国哲学的特征。

如果“人”和“天”是一种外在关系(即它们是分离的、无关的),那么“人”就可以无限制地向“天”索取,甚至把“天”看作是一股敌对力量,最终人会带来自己的毁灭。 “彝”,所以会是天道和人道“,正是要解释”天道“和”人道“合一的原因,我们不能在”天道“之外说”人道“,也不能在”人道“之外说”天道“,宋明立雪看得很清楚这一点。

虽然程柱的“性是理性”和陆王的“心是理性”对于“天”与“人”的关系有不同的出发点,但在“天与人的关系”问题上却是相似的。 程朱的《性是理性》是从“天理”的超越推向“人心”的内在,“天理”不仅是超验的,也是内在的,同样,“人性”不仅是内在的,也是超然的。 鲁王的“心即理”从“人心”的内在性推到“天理”的超越性,“人心”不仅是内在的,也是超然的; “天道法则”不仅是超然的,而且是内在的。

因此,我们可以说中国哲学是建立在“内在超越”的基础上的。 由于中国哲学是从“内在超越”的角度来讨论“天人关系”的哲学,也就是说,“天”和“人”不仅不是对立的,而且有着内在不可分割的关系。 如果你不了解一个,你就无法理解另一个; 如果你不抓住一个,你就无法抓住另一个。 所以,“立天地心”就是“立民生”,不能分两部分。 通过理解“天”与“人”之间不可分割的内在关系,我们可以更深刻地把握“天”与“义”的神圣超越之间的关系。

3)“天”和“人”之所以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关系,是因为“天”和“人”都是建立在“仁”的基础上的。“天”具有生长和滋养万物的功能,是“天”的“仁”的体现。 “人”生于“天”,与“天”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关系,所以“人”的本性不能不“仁慈”,所以就有了“爱人爱物”。 如果“天”没有生长和养育万物的功能,“人”如何生存和发展? 如果“人”没有“爱人爱物的心”,无情地摧毁“天”的“受造之心”,那么“人”又如何生存呢?

从“天”的方面来看,正是因为它有一颗“生物之心”,才是无穷无尽的、活泼的、有机的连续的。 从“人”方面看,正是因为“爱人爱物”,才被列为与天地并列的三位人才。 中国哲学认为,“天心”和“人心”都是建立在“仁”的基础上的,也正是因为如此,“天”和“人”才能连通,“天”才能在“人”里面。

4)“天人合一”的哲学命题体现了“天”与“人”的复杂关系,不仅包含“人”应该如何认识“天”的方面;它还包含“人”应该尊重“天”的方面,因为“天”有其神性(神性)。 这或许正是因为中国哲学(主要是儒家哲学)虽然不是像**宗教、佛教那样纯粹意义上的宗教,但它具有很强的宗教性质。

也许正因为如此,儒家思想在中国才能发挥宗教功能。 “天人合一”不仅是“人”对“天”的认知,更是“人”应该追求的一种生活状态。 因为“天”不仅是自然意义上的“天堂”,也是神圣意义上的“天堂”,“人”需要不断修炼自己,才能达到内在要求上“与天同为”的超然境界。

从这个意义上说,“人”和“天”不仅不是对立的,而且“人”应该与“天”和谐共存,才能实现自身的超越。 也就是说,“天人合一”作为一种哲学思想,表达了“人”与“天”有着内在的、不可分割的有机联系,在“人”实现“天人合一”境界的过程中,实现了“人”的自我超越。

我想,通过对“天人合一”的分析,我们或许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天”在中国传统哲学中的意义。 理解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天”,不仅是理解中国传统哲学(主要是儒家哲学)的一把钥匙,也是中国人向“天人合一”境界提升自我的一条道路。

这是因为中国传统哲学的重点不是追求哲学知识体系的建立,而是要求“人”通过“把知识转化为智慧”(把知识转化为智慧)来达到“与天同在”的最高境界。

本文由唐一杰先生的《天有三意》《惧天命》《知天命》《天人合一》《几启示》汇编成一篇文章; 原收录于《唐逸杰文集》第九卷《一盏灯,半夜之光》,中文大学出版社,2016年6月版,正标题由编者有意为之。

相似文章

    他身为文官,却名气不亚于齐继光,最终竟然当上了明朝军部书记!

    说起齐继光,大家都知道他为保卫东南立下了功,是民族英雄。不过东南战场上也有一位功勋卓著的人,名气不大,地位更高。金石出身,却是战场上的强者,立下了大功,是明朝的秘书。他就是谭伦,明朝的军事战略家 戏剧家,统军年,也和齐继光一起被称为 谭奇 为什么他有这两个头衔?谭伦和他的人民 谭伦,生于江西福州,嘉...

    南宋的赵芳只是一个儒家学生,何德怎么可能被晋人称为“赵爷爷”?

    看看它的讨论,这将是一个英雄!在阅读了 礼记 的试卷后,他被 谈大施 的文字深深打动,并赞不绝口。打开印章后,候选人的名字跳在纸上 赵芳。辛七姬慧眼珠珠。多年后,意气风发的赵芳成为南宋坚定的主战派和反晋大臣,将景翔防线打造成金兵不可逾越的铜墙,抵挡金兵的入侵,主动进攻敌军。赵芳是儒生,何德怎么能被晋...

    京城“老枪”余谦在剧外是个闲人,却是德云社里唯一懂事的人

    风雨来袭,江湖汹涌澎湃。郭德纲在远距离相声表演的道路上锲而不舍,但于谦却选择了与世界抗争。面对师兄们争权谋利的局面,余谦像没听见一样,置之不理。俞倩选择在暴风雨来袭时避开世界的干扰。对江湖中的这些委屈和委屈视而不见,似乎云是轻的,风是轻的。她是一尘不染的相声女王,就算泰山在她面前倒下,脸色也不会变,...

    “你知道吗”明兰是个妃子,居然让一个国母的皇后穿着便衣头发下跪?

    在古装剧 知道 中,家事本该只涉及内屋是非,却升华成了法庭情境。一个国家的女王因此而下跪,这绝不是普通的阴谋。本文将深度演绎 你知道吗 中这一惊天动地的一幕,还原明兰智慧之光和女王深情。明兰沉稳睿智,以独到的见解和出色的分析能力赢得了女王的信任。在这场风波中,她的建议不仅合理可行,而且是解决危机的必...

    这场战役,使毛主席从学者变成了“一代军神”。

    这一战,让 不再只是一个书生,他成为了一代军神,在战场上骂方玄,指点国。这场战斗结束后,用笔写了一首诗 万木霜脸色一红,天兵们怒火中烧。雾气弥漫龙岗,千峰漆黑,齐声呼唤,张慧山被抓在了前面。二十万大军重新进入江西,风烟滚滚,一天半。唤起千百万工人和农民共同努力,不要绕过危险信号。虽然已经是万木霜日霜...